第1卷 第122章

公孫瓚捂著被典韋砍傷的肩膀傷口, 就要上前和張飛拚命,卻被曹操攔住。

眼看形勢不妙,曹操在馬背上拱手, 謙和道:“原來是名動天下的郭奉孝和張翼德將軍,操能見到兩位豪傑,真是榮幸之至啊。”

張飛從鼻孔中重重哼了一聲:“盡管放馬過來, 不必廢話。”

曹操繼續說:“我等奉朝廷詔書前來討賊道荀瀾,兩位英雄何必為漢賊效忠,徒留史書罵名啊?”言罷,高聲對郭嘉和張飛身後的兵卒說:“我有漢室討賊檄書在此, 爾等還不放下武器,否則便是逆賊之流!”

張飛大怒, 丈八蛇矛直指曹操:“你這屠城狗還有臉在這裏吠叫, 還不是你等搬弄是非, 讓小皇帝下詔書?我主公乃是得道的仙長, 豈容你汙蔑!”

說著, 張飛拍馬上前,直取曹操:“看我不把你的狗頭擰下來!”

郭嘉淺笑著揮舞了下扇子, 命令後方兵卒攻擊,不給一路奔逃的曹操和公孫瓚喘氣之機。難怪主公特地吩咐過, 不要和他多言。

動搖軍心失敗, 曹操無奈,隻得迎敵。

郭嘉和張飛帶來的軍隊皆是豫州人, 皆聽不得人罵自家州牧。若非有荀州牧, 自己一家指不定和兗州百姓一樣備受欺淩, 曹操一番話反而起了反效果。

夏侯兄弟和曹仁兄弟死戰, 加上樂進、李典的護持, 才堪堪護曹操逃過一劫。但樂進被張飛生擒,李典中箭被兵卒們捉住,曹操和公孫瓚帶著殘餘騎兵五千,狼狽不堪地投奔了在濟寧城的袁紹。

這一戰打至天明,荀瀾繳獲了無數的兵器輜重,還有許多的俘虜。對於這些俘虜的處置,謀士們產生了分歧。

賈詡覺得這幾萬人是負擔,都是要吃飯的,乃是拖累。俘虜不如就地坑殺,主公的仁慈不必麵向敵人。

荀彧亦覺得押送俘虜回洛陽太耗費己方軍力,不如驅趕他們作為先鋒,攻打濟寧城。說白了,就是當攻城的炮灰了。

郭嘉則認為,強令這些人打仗也沒什麽明顯效果,這些人對己方軍隊沒有歸屬心,又要去攻打昔日主公,鬥誌極弱。兗州的俘虜可以放他們回鄉與家人團聚,以示主公仁慈,幽州的俘虜可以在打下公孫瓚後,拉去冀州打仗。

荀瀾也是同意郭嘉的意見,唯一糾結的是——糧食問題。他不願意增加賦稅,增加百姓的負擔,這個年代的百姓生活得已經夠苦了。

豫州、荊州秋收的糧草,刨除軍費的開支,還要用在日後兗州、青州的賑災上,這樣才能□□兩州,讓百姓知道跟著誰能有好日子過。

至於從南方運糧,那邊雜交水稻剛開始推廣種植,糧食產量不足以支撐他郡戰爭。而且 路途遙遠,路上多有消耗,根本不劃算。

糧草不足,總不能跟曆史上一樣,用死人肉當肉幹吧?

“冀州糧草充足,可以就地取糧。”知道主公的煩擾,郭嘉再提議:“當速戰速決打下濟寧城,再快速行軍至冀州,這樣糧草無憂。”

提到濟寧,荀彧笑了起來:“主公,我倒是覺得,公孫瓚和曹操灰頭土臉去投奔袁紹,反而會嚇到他,說不定此時的袁紹已沒有了戰意。”

荀瀾難以置信道:“文若的意思,袁紹不會棄城而逃吧?他們還有一戰之力啊。”

“但他們最為倚仗的公孫瓚騎兵損傷過半,如此一來,士氣必然低落。主公,有個法子可以一試,”考慮到公孫瓚受傷、袁紹惦記著冀州的地盤,荀彧建議道:

“不如命兵卒晚上悄悄離開軍營,白天從遠處縱馬而來,以樹枝拖在馬後,掀起塵土陣陣,造成援軍源源不斷的假象。在這樣的兵力威脅下,他們意見必定產生分歧。”

這法子當初董卓也用過,讓洛陽百官摸不清他到底有多少兵力。荀瀾新勝,士氣正足,趁機往濟寧城推進,在城外紮營,和袁紹、曹操及公孫瓚呈對峙之勢。在路上,荀瀾還勸降了曹操手下的兩員大將——李典和樂進。

初時李典和樂進還是誓死不降的,畢竟兩人追隨曹操好幾年了。

但經過口才過人的郭嘉勸說,再加上荀瀾用催熟粉顯示了下自己神仙手段是真,兩人不得不降服。

荀瀾放了兗州的殘部,讓兩人帶兵一部分豫州軍。這樣,即使兩人有什麽歪心思,也翻不起浪花來。畢竟豫州軍最認可的,不是將領的實力,而是帶領他們過上好日子的州牧荀瀾。

曹操和公孫瓚來投時,袁紹也存了防備之心,讓他們將兵力駐紮在城外,同文醜的兵力和在一處,自己則在城牆厚而高的城池之內。

聽斥候說荀瀾有大量的援軍來後,袁紹悚然一驚:“之前呂布帶領千人,就已經讓我們日夜不得安寧,現在這麽多兵卒前來,莫不是要圍城?”

曹操安慰他說:“本初兄不用擔心,若是真的兵力充足,他們早就將城池團團圍住了,現下不過是在正門處安營紮寨,可見不過是虛張聲勢。”

袁紹旗下的謀士許攸也十分讚同發小曹操的意見:“荀瀾帶兵,從來沒有以兵力取勝過,若是要比拚兵力,一開始進入兗州的時候他就會帶數十萬之眾來了。”

袁紹並沒有被安慰到:就算是沒有援軍,那荀瀾擅長以少勝多,現在兩方兵力此消彼長下,都快持平了,聯軍還有什麽優勢可言?

再加上荀瀾那些新奇的攻城工具,比如被投石機拋入城牆就會炸開的霹靂彈。在這樣的威脅下,與其等著城破,還不如回去占據廣袤的冀州,再徐徐圖之。

袁紹旗下,深得他心的另一謀士郭圖說:“荀瀾坐擁豫州、荊州、揚州,百姓人口超過一千五百萬之巨,有援兵不斷而來也在情理之中。當今之際,不如趁著夜色撤兵,這樣還能保全我們的實力。”

袁紹讚賞地看著他,不愧是郭圖,每次的想法都和他不謀而合。

其實郭圖擅長察言觀色,不過是把袁紹的想法說出來罷了,所以才一直得到袁紹的重用。相比之下,恃才傲物的許攸則被他和逢紀排擠了。

曹操忙道:“不可,若是不趁機遏製住荀瀾,等他完全收服了兗州、消化了交州,那我們必無立錐之地!”

袁紹不以為然,冀州兵多糧足,雖然不一定能南下伐荀瀾,但自保還是可以的。況且他手裏有重要的底牌——漢室皇子劉辯,想來對方不會輕易攻打他。

公孫瓚有些舉棋不定。此番爭奪地盤失利,還讓人圍住了,著實讓人挫敗。

其實他也有退兵之意,隻是兵力受傷慘重,就這麽一無所得回到幽州去,他不甘心。因為過於糾結,也沒個謀士商量——荀諶叛變去荀瀾陣營後,公孫瓚現在看哪個謀士都像奸細,手臂中箭後他精力不濟,就讓袁紹和曹操先商量著,他幹脆回兵營養傷睡覺去了。

曹操和袁紹商量了幾天,也沒商量出結果來。

這時候,濟寧城的軍隊裏爆發了瘟疫。原來曹操、袁紹和公孫瓚在兗州四處屠殺百姓,百姓的屍體就隨意地拋到喝水和井裏。

在袁紹進駐濟寧城的時候,又毫不留情地屠戮了一波城內的守備軍,還將反抗他們搜羅財物和糧食的百姓盡數殺死。百姓無糧可吃,有的人在瀕臨餓死之際,吃起了人肉。

這波瘟疫一開始隻在百姓之間肆虐,室室有號泣之哀。但隨著袁紹軍營的兵卒強占民女,士兵中也有人得了瘟疫。

瘟疫最大的特點就是傳染,等袁紹發現的時候,軍中不少兵卒們已經一個個發著燒倒下了。他隻能聽從帳下謀士郭圖、逢紀的意見,將得了瘟疫的兵卒們單獨關在一處,讓他們自生自滅,不要過“瘟氣”給其他健康人。

內憂外患下,袁紹決定退兵。他的謀士郭圖認為:“既然曹操不認可退兵,不如就留其和荀瀾對抗,主公趁機回到北方,先占冀州、再圖幽州、青州,到時候坐擁三大州,再加上天子辯在手,您還懼怕荀瀾什麽?”

逢紀也建議:“雖然公孫瓚和我們暫時休戰,但其一直是我們的心腹大患,不如讓他和荀瀾死鬥,主公坐收漁翁之利啊。”

袁紹一聽,這不是說到自己心坎兒上了麽:“是啊,其實我也一直擔心公孫瓚反水,所以才讓他和曹操駐紮在城外。不過……若是我等撤兵,那留在城外的文醜及八千兵卒就不能輕舉妄動,否則必然引起曹操和公孫瓚的注意。”要是曹操和公孫瓚和自己一起撤,那就不能起到殿後作用了啊。

郭圖說:“等主公回到北方,八千兵卒募集起來還不容易?至於文醜將軍,您不必擔心,他武藝高強,必然能單騎擺脫敵軍。”

袁紹聽得頻頻點頭:“帶我寫一封手書給他,讓他不要死戰,文醜應當能明了我的意思。”

郭圖又說:“主公,此事萬不可走露風聲。”

逢紀道:“城中瘟疫肆虐,正好以防傳染為名,不讓城外的守軍再進來,主公可修書一封,和公孫瓚、曹操言明自己身體不適,請他們也當心,這樣一來,城外人人自危,也不敢進城了。”

袁紹撫掌笑道:“好!”

郭圖說:“主公,還有一人,也是咱們計劃的關鍵。”

袁紹問:“誰?”

郭圖連忙給自己同事上眼藥:“和曹操關係親厚的許攸,不可不防啊。”

袁紹沉吟片刻:“沒錯,許攸打小就和孟德玩得好,比起我來,他更喜歡和孟德吟詩作對。可是他現下無過錯,我能有什麽防備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