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參考文獻(2)

 作者君將相關參考文獻列舉如下(接上篇):

 【1】李鵬,劉建峰,李磊磊,任華興,楊東升,李媛媛.空間站燃料電池係統中某液路切換閥密封失效問題分析及改進【J】.液壓與氣動,2018(11):70-75.

 【1】任小孟,徐新宏,方晶晶,江璐,巴劍波.微重力燃燒特點及空間站火災預警技術分析【J】.山東化工,2018,47(21):116-119.

 【1】劉將輝,李海陽,張亞坤.空間站平均力矩平衡姿態的氣動力矩影響【J】.國防科技大學學報,2018,40(05):20-26.

 【1】屈子琪,徐宇新,薑萌,任小孟,王軍龍.用於空間艙火災預警的氣體檢測技術研究【J】.載人航天,2018,24(05):654-661.

 【1】陳超.基於PXI總線的空間站對接機構自動測試係統硬件平台設計【J】.載人航天,2018,24(05):679-683.

 【1】張翔,HANCOCK Paul,WAYTH Randall,季江徽,馬月華.基於調頻廣播信號的空間碎片探測方法【J】.天文學報,2018,59(05):70-82.

 【1】武耀,馮咬齊,馮國鬆,楊江,魏博.空間站吸聲降噪設計的仿真評估與驗證【J】.航天器環境工程,2018,35(04):330-335.

 【1】範炳輝,李長春,杜成斌,邵國建.空間站超大型桁架結構優化設計研究【J】.計算機仿真,2018,35(07):22-26+116.

 【1】賀雲,張飛龍,劉明洋,徐誌剛.空間站對日定向裝置試驗台的控製器設計與精度考核【J】.宇航學報,2018,39(06):674-682.

 【1】唐林江,張寶林,陳滔,張彬彬,萬成安.應用於空間燃料電池的氫技術研究進展【J】.空間電子技術,2018,15(03):87-94.

 【1】王帥,張海聯,陸彬.基於協同的空間站運營飛行任務規劃方法研究【J】.載人航天,2018,24(03):333-339.

 【1】彭坤,楊雷.利用地月間空間站的載人登月飛行模式分析【J】.宇航學報,2018,39(05):471-481.

 【1】裘嶽良,曹海春,毛新宇.基於空間站有效運用的探討【J】.現代信息科技,2018,2(05):19-20.

 【1】師帥,李九人,張海聯,張高飛,曹永奎.空間站艙內飛行器總體設計及試驗方案研究【J】.載人航天,2018,24(02):163-170.

 【1】張海峰,孫立臣,孫立誌,劉恩均,汪力.空間站用高溫截止閥氦質譜檢漏技術研究【J】.真空,2018,55(02):45-48.

 【1】東華鵬,王亞軍,安雪岩.可重複使用空間站補給方案設想【J】.宇航總體技術,2018,2(02):22-26.

 【1】閆海江,靳永強,魏祥泉,肖餘之.國際空間站在軌服務技術驗證發展分析【J】.中國科學:技術科學,2018,48(02):185-199.

 【1】張宇,周立,孔靜,韓意,段成林.長期姿控擾動情況下空間實驗室軌道影響分析及建模【J】.宇航學報,2017,38(12):1273-1280.

 【1】曹文斌.一種空間站大麵積柔性電池翼等效模型快速分析方法【A】.中國振動工程學會、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結構力學及控製國家重點實驗室.第十二屆全國振動理論及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中國振動工程學會、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結構力學及控製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振動工程學會,2017:7.

 【1】王天夢,王華,李海陽.麵向補給任務的空間站共軌飛行器部署研究【J】.載人航天,2017,23(05):582-588+596.

 【1】吳誌強,高峰,鄧一兵,卞強,董文平,劉向陽,周抗寒,李英斌,趙成堅.空間站再生生保關鍵技術研究【J】.航天醫學與醫學工程,2018,31(02):105-111.

 【1】孫曉君,尹玉梅,趙曉淩.國際空間站訪問飛行器接口標準探究【J】.中國航天,2017(06):33-36.

 【1】張文星.空間試驗單元重複對接鎖定與分離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7.

 【1】陳雲鵬,龐麗萍,尹永利,李國相,王浚.空間站大氣環控係統應急運行策略優化【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7,43(09):1924-1930.

 【1】程彭超,閔銳.近地空間輻射環境與防護方法概述【J】.輻射防護通訊,2017,37(01):14-21.

 【1】丁平,趙成堅,姚菲菲,勞春峰.空間站洗浴廢水淨化技術研究【J】.載人航天,2017,23(01):39-44+50.

 【1】盧勳.空間站冷凝水製備生活用水工藝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7.

 【1】汪翔羚.空間站用氣體快卸連接器設計及密封分析【A】.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流體傳動與控製分會.第九屆全國流體傳動與控製學術會議(9th FPTC-2016)論文集【C】.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流體傳動與控製分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流體傳動與控製分會,2016:4.

 【1】謝敏,高建民,杜謙,吳少華,秦裕琨.國際空間站站載設備的熱環境分析【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16,48(10):17-23.

 【1】張宇,段建鋒,陳明,孔靜,段成林.一種提高空間實驗室定軌精度的方法【J】.宇航學報,2016,37(09):1056-1062.

 【1】張春永.基於金剛石電極的航天器艙室水質淨化回用技術研究【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第七次學術年會會議手冊及文集【C】.中國空間科學學會:中國空間科學學會,2009:1.

 【1】張建翬,張雲峰,李春楊.航天器環境模擬試驗工藝循環水遠程監控係統的設計與分析【J】.航天器環境工程,2012,29(06):705-707+711.

 【1】何新星,吳大蔚,李瑩輝.空間站再生水汙染防治策略【J】.載人航天,2012,18(01):15-21.

 【1】於濤,李永峰,馬軍,張吉利,楊傳平.空間站尿液廢水處理回用技術及其應用進展【J】.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9,23(02):124-130.

 【1】袁瑞.航天器軌道機動動力學和分離動力學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

 【1】賈彥翔.密閉空間人工環境氣氛控製及反應動力學研究【D】.北京科技大學,2015.

 【1】周興明,胡曉,毛勝華,張毅,毛龍.空間站氯酸鹽氧燭備份氧試驗研究【J】.航天醫學與醫學工程,2013,26(05):394-397.

 【1】謝振剛.空間站用CO_2去除裝置吸附劑性能試驗研究及原理樣機研製【D】.蘭州理工大學,2009.

 【1】沈力平,周抗寒.空間站座艙大氣再生技術實驗研究【J】.空間科學學報,2000(S1):56-66.

 【1】黃誌德,沈學夫.空間站環境控製和生命保障技術【J】.中國航天,2000(02):30-34.

 【1】趙凡,張九星,張偉.“國際空間”站美國國家實驗室的項目管理實踐【J】.國際太空,2017(06):31-37.

 【1】苗治平,仇伍霞,馬小莉,騫愛榮.空間微重力環境對骨代謝影響的研究進展【J】.宇航學報,2017,38(03):219-229.

 【1】仲作陽.國際空間站噪聲仿真與評價【A】.中國力學學會動力學與控製專業委員會.第十屆動力學與控製學術會議摘要集【C】.中國力學學會動力學與控製專業委員會:中國力學學會,2016:2.

 【1】戴振東.空間機器人的若幹前沿領域:研究進展和關鍵技術【J】.載人航天,2016,22(01):9-15.

 【1】顧冬晴,葉飆,劉玉.基於整周模糊度精確解算的空間站伴隨飛行器DGPS相對導航技術研究【J】.載人航天,2015,21(06):589-592+617.

 【1】朱閱訸.空間站運營在軌事件與貨運補給規劃方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5.

 【1】於沫堯.地月L1平動點空間站的力矩平衡姿態研究【A】.中國力學學會動力學與控製專業委員會.第九屆全國多體係統動力學暨第四屆全國航天動力學與控製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中國力學學會動力學與控製專業委員會:中國力學學會,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