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劍道氣運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大隋當年攻略了蜀國之後,便於邊境之處擁有了這一天然險地,以之成為拒北邊境的最強地利。

 大唐若向南下伐隋,勢必要過蜀地。

 而蜀地多歧路,多群山,便是猿猴、黃鶴這等林間靈物,亦是對那些絕地險壑望而生畏。

 蜀地群山之間,多以羊腸小道相連,相傳,便是飛鳥進入茫茫山間,亦有可能會迷路。

 此地又有當年春秋滅國名將陸起,今代閻浮大地上的兩大兵神之一的鎮北軍駐守,堪稱是天底下最難破的防線。

 在蜀山的某兩座山峰之上。

 這裏大小兩座山頭上,坐落著幾院道觀。

 大的是青蓮峰,小的是白蓮峰。

 兩座山峰相隔不過幾十裏,有瀑布垂落,黃鶴繞飛,有時候山間雲霧蒸騰時,也有幾分仙境韻味。

 但若給一些普通人說這裏就是當年名震江湖修道界的曾“天下劍宗”,恐怕沒多少人願意相信。

 相較於佛門的三座宏大寺廟,尤以金剛、菩提二寺為例。

 據聞在南隋有一共四百八十寺分院,皆是這兩寺的別支,而這兩大佛門主寺,更是有“佛鍾一響,淨土千裏”的典故。

 說的就是其中的金剛寺,寺廟淨土,各種功德林,寶殿,足足占地一千裏。

 放在普通人的眼中,這才算得上“三教正宗”,根蘊深厚,大氣磅礴。

 就算不如佛門這般金碧輝煌,道門幾大福地間,也有香火善客絡繹不絕,圈地名山大川,是真正的人間仙境。

 而在整個江湖修道界分量不輕的“劍仙”門人,怎麽也不至於寒酸的隻落得兩個山頭基業吧,但事實就是如此。

 其實嚴格來說,這裏已經不能叫做“天下劍宗”了。

 昔日天下劍宗,因道、劍之爭分家之後,這裏就隻剩下信奉“劍通天道”的一脈,為了區別於原“天下劍宗”,此地分得了一個“天”字,號稱天宗。

 而另一脈,則是號稱劍宗!

 這五百年來,劍宗在江湖修道界威名赫赫,時不時的就走出幾位年輕劍修,名震江湖。

 反之,天宗卻日漸落寞。

 這一日。

 天宗青蓮峰上。

 站立著一老人和一個中年。

 這位白袍老人募的麵色一動,手中劍訣掐動,周圍頓時有隱隱劍氣,牽動了道理星象。

 老人閉目喃喃道:“劍氣南移,看來是他們不負厚望,終於將人帶回來了。”

 “掌教師兄,那就由我去接吧。”一個布衣漢子語氣微喜道。

 然而,他話語方落。

 老人聲音就有些飄渺了。

 “不,這三成劍道一脈氣運,必須我親自去接才保險。”

 語落。

 有劍氣錚鳴。

 老人已經消失在了青蓮峰。

 中年漢子仰頭望天:“十幾年前,您說將未來劍道一脈的七成氣運帶回了青蓮峰,但那孩子他……唉……”

 “如今,您又說。咱們帶回了另外三成,按您老人家以劍卜道的觀象,這等於是未來天下的十成劍道氣運,盡歸了我天宗了。”

 “難道……”

 中年漢子語氣裏透露著不能平靜:“五百年了,我天宗終能有望出現一位陸地劍仙?”

 …………

 南隋。

 極西。

 海浪波濤,汪洋起伏。

 一座古老的城池,臨海而立。

 白帝城。

 城中某處院落。

 一個唇邊續起黑須,約有三十歲的白衣中年人,正削著一把木劍。

 忽地,他幹淨整潔的手指停住。

 心有所感。

 人,看向了隋唐交界之處。

 “好劍!”

 男子眸光閃爍,站起了身,輕聲自語:

 “白眉真人,五十年前我未生,你欺我葉家無人,摘走了我城中的白帝劍,如今,五十年過去了,這段公案或許是時候……”

 白衣男子走出了院落。

 “順便,去看看那把劍,可堪期待?”

 男子手裏是那把剛削好的木劍。

 帶著它,走向了北方。

 …………

 南北邊境上的某座小山。

 一個十五歲的少女正站在這裏,心急如焚的等待著。

 “說好了在這裏會和,怎麽,可惡的小瓶子,我可都等了你一天一夜了。”

 趙青羊輕咬發白的唇,嘴上不斷說著氣話,臉上卻全是擔心。

 而後又給自己打氣。

 “他已經不是以前那個需要我保護的小瓶子了,他現在比我還厲害,一刀能殺死築基三層的高手,他怎麽會出事?”

 可是,若沒有出事,為什麽約好了一天一夜,小瓶子卻還沒能來?

 少女在半天之前,就有點忍不住要折回去尋找。

 可是心裏卻又閃爍著念頭,萬一陸青萍隻是腳步慢一些,繞了些路,她現在一走,到時候又換陸青萍找不到她了。

 黑夜下。

 一彎烏月高懸。

 冷風吹煞世人。

 一顆滿是愁緒和焦急的心。

 就在這一刻。

 忽的。

 趙青羊心中有一絲異樣,她猛然感覺到了一絲極其銳利的事物,出現在了空氣裏。

 強大警覺和冷靜,讓少女立刻握住了手中的劍,冷喝一聲:“什麽人!!”

 這一喝之下,周圍的鋒芒氣機更加濃烈了。

 但,回應少女的聲音,卻是溫和。

 “老夫任壽。”

 趙青羊聞言,起初警惕十足,但旋即,她就心中電閃,當即脫口而道:“天宗掌教!”

 老宗師說到了邊境,會有天宗的一位神通法相境的高人來接應他們,帶他們順利回返南隋。

 但,沒想到來的這位那裏是第四關神通法相,而是第五關天地烘爐境的元神真人,隻差一步便可達陸地神仙的當世最強幾位劍修之一。

 天宗掌教白眉真人,俗家名任壽。

 一個白袍老人,長得慈眉善目,溫聲道:“沒錯,前來接你的正是老夫。”

 趙青羊下意識的問了一句:“去哪兒?”

 老人溫和笑道:“你是想回那洛陽皇宮?還是想跟老夫走,成為未來這世間的一位陸地劍仙?”

 可是,少女雖放下了警惕。

 下一刻,卻根本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她咬唇低聲道:“老先生,你能不能幫我去找找小萍兒,他約好了和我在這裏會和,但是已經一天沒有消息了。”

 她快速將之前和陸青萍分手前的約定之事說了出來。

 老人微怔,之前因為太關心這三分劍道氣運,竟沒去在意這裏隻有少女一人。

 “出了雲夢關,分頭而逃,然而一天過去了,鎮北王的兒子沒能到這?這……”老人心中升起幾絲意外,旋即迅速對少女道:“你且在這裏等著,老夫去找他。”

 語落。

 老人鬼魅般的消失了,臨走前在這小山上畫了一劍,以保護少女。

 “為了把這三成氣運留在青蓮峰,老夫答應了陸起將他的兒子也一並帶回來,他才肯去皇宮對趙家天子說情,要是少了那少年,卻不好對他交代,畢竟家底還在這武夫的境內……”

 老掌教心中自語。

 趙青羊在小山上等著。

 但,過了三個時辰。

 她看見老掌教麵色凝重的返回。

 “不可能……”老掌教皺眉自語:“雲夢關外兩萬裏戈壁平原,老夫都找遍了,竟然一點氣息都沒有了。”

 “什麽?”趙青羊小臉煞白。

 “怎麽可能,小瓶子絕對已經殺了出來,不可能沒氣息的,老前輩,你再好好找一找。”

 老掌教卻是凝重搖頭:“不可能,若是老夫的劍卜問道還察覺不到氣息,這世間再能找到的也沒幾人了。”

 他捋須暗思:“不會是後麵又發生了什麽意外,那少年又被捉回了大唐境內。”

 他一雙劍目望向北方。

 若真是如此……

 他可無法深入大唐去查探。

 為何他要到趙青羊逃出大唐至兩國邊境才來接應。

 那便是因為有人給這世上的大修行者,定了一個規矩。

 “已經上山的人,不得再主動插手人世王朝之間的事,要恪守仙凡有別。”

 這少男少女,皆是身份特殊的對象。

 他若以山上仙人的身份,明目張膽的去大唐帶回人,便是參與了兩國之事。

 那時,恐怕還沒等至長安,那位定規矩的人,就已經一巴掌將他拍回去了。

 “這……”

 老掌教麵現難色。

 怎麽也沒想到,居然會失蹤了陸起的兒子。

 少女麵色變了變,也意識到了什麽。

 但她旋即坐在了山上的石頭上,麵容平靜,卻透出一股死誌般的堅定。

 “老前輩,你走吧,我沒等到小瓶子,我是不會走的。”

 這一刻。

 名震天下的白眉真人,天宗掌教,有心輕鬆拍暈少女將之帶回青蓮峰。

 但又想到,那少年沒回來,不僅沒法像陸起交代,還無法讓少女心甘情願的跟自己走,拜入天宗……

 “好罷,老夫就陪你在這一起等。”

 他無奈的妥協道。

 心中則是想著傳訊給人入大唐打聽消息。

 也就在這兩個人都在小青山等著陸青萍的時候。

 ……

 陸青萍隻記得自己騎在馬上,逃出了雲夢關,卻被一陣困意襲來,睡著前似乎看見了一陣妖異的光芒。

 醒來後,就到了這裏。

 一個古樸的殿堂,四周雕梁畫棟,其上點綴的皆是龍、鳳、麒麟等異獸,有些更是陸青萍兩世記憶中叫不出的異獸形象。

 這殿堂好似一座古老的祠堂,在外麵有四扇大門,門外有卻是灰蒙蒙的世界,有縷縷似乎混沌般的氣體,在流轉,宛若開天辟地前的景象。

 而在殿堂內部的一麵牆壁上,有著一輪古老轉盤般的事物,其上透出歲月滄桑的痕跡。

 這就是陸青萍如今所處的地方。

 算上他,這裏一共站立著七位男女。

 五男二女。

 其中有四個人與他在內的三個人表現不同,反而平靜的看著他們三人。

 就在陸青萍內心震撼。

 這是不是做夢的時候。

 古拙的殿堂中,一個青年悸聲大喊:

 “你們是誰,這裏是什麽地方!”

 然後,陸青萍就看見了自己前麵不遠處一個氣質如玉般的女子,看了一眼陸青萍,旋即看向了這裏的大喊的那青年,慢慢道:

 “我叫孟寒蟬,是道門丹霞福地的此代弟子。”

 聞言道門丹霞福地四個字,那青年盡管眼中還是對忽然來到陌生之地的驚恐,但是卻多了一分震撼。

 三教正宗中道門的丹霞福地。

 “那這裏是,道門丹霞福地,我為什麽會來到這裏?”

 陸青萍沒有說話,內心也在想……

 丹霞福地?

 自己來到了道門的丹霞福地?

 然而,接下來那名為孟寒蟬的青年女子所說的話,卻是讓陸青萍心中升起驚濤駭浪。

 隻聽。

 孟寒蟬輕輕搖頭,“不,這裏不是丹霞福地,也不是你所知任何宗門或者勢力之地,而是一個遊離在閻浮大地之上,卻又似乎不同的所在,此地名為……”

 “輪回殿!”

 …………

 ps:又是三千六百字,誠意滿滿,求推薦票,求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