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尋找課題組

 ■WWW.ωùcùō⒏.cōм■無■錯■吧■全■本■小■說

 意識回歸現實,身體的控製權也逐步恢複。

 許秋揉了揉眼睛,適應著周邊的光亮,然後試著喚出係統界麵。

 【科研輔助係統】

 權限等級:0

 積分:0

 進行中的任務:1個

 ##

 他長籲了一口氣,心中大定,開始計劃接下來的行動。

 首先,要先找一個課題組實習。

 一方麵可以完成新手任務,提高權限等級;另一方麵可以比別人多出一年多的科研時間,從而贏在起跑線上。

 當同屆學生剛入學的時候,連他們課題組儀器都認不全的時候,自己卻已經發表論文,拿到獎學金,豈不美哉。

 而且提前進入課題組,也給了自己試錯的機會,萬一遇到非常BT的導師,還可以換個組重新再來。

 那麽,選什麽方向好呢?

 許秋覺得最好選一個對人類社會影響深遠的方向。

 有係統在手,他不由的站在全人類的角度看待問題。

 三次工業革命,先是蒸汽機、煤、鐵和鋼,然後是電力、內燃機、無線電,最後是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

 它們的背後都有一個關鍵點,那便是能源。

 嗯,能源方向,看起來不錯。

 …………

 課間休息,許秋從背包中掏出他的筆記本電腦。

 熟練的連接上校園網,打開材料科學係的官網,然後逐條瀏覽在職教師的信息,以及相應課題組的研究方向。

 “功能微納粒子的合成及功能化、機理研究和應用探索”,陸棟副教授,碩導。

 “液晶高分子和光響應性材料的研究”,蘭雨燕教授,博導。

 ……

 大多數老師研究領域與能源並不相關。

 最終,許秋從83個研究方向中,篩選出了3個與能源相關的方向:

 “有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及其關鍵物理化學問題研究”,魏興思教授,博導。

 “燃料電池材料及其與儲氫裝置的係統集成”,葛宏暢研究員,博導。

 “高性能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固態聚合物電解質與固態鋰離子電池”,張簡文教授,博導。

 三位老師都是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科研成果也都是滿滿當當的好幾頁。

 選哪個好呢?

 思索片刻後,許秋認為三者之中潛力最高的,是太陽能電池領域。

 人類現在對於太陽能的利用率非常有限,太陽輻照的光能大部分都以熱能的形式損失了。

 而且太陽能電池是一個非常適合民用的領域,但受限於技術瓶頸,目前大多用於菌方。

 如果能夠實現它的民用化,定然會對社會民生產生巨大的正麵影響。

 那就選擇魏興思老師吧。

 許秋作出決定後,從網站上找到魏老師的郵箱,用學郵發送了一封郵件。

 ##

 課題組實習

 尊敬的魏興思老師:

 我是魔都綜合大學材料係的大三學生,許秋,學號是XXX。我從學校材料係網站上了解到老師主要是做“有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及其關鍵物理化學問題研究”的,我對您研究的領域非常感興趣,請問可以到您的課題組實習嗎?

 祝工作順利,身體健康!

 許秋

 ##

 據他所知,一般情況下材料係的老師是歡迎本科生來實習的。

 畢竟廉價的勞動力,誰不喜歡呢,隻要不出安全事故就好。

 不過他對魏老師也不熟,要是被拒絕或者超過三天沒有得到回複,那就隻能再另做打算了。

 …………

 上午三四節課是《近代史綱要》,授課老師是一位年紀較大的教授。

 因為課程是開卷考試,而且許秋對這位老教授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手段並不感興趣,所以他果斷放棄聽課,取出電腦開始自學《材料分析》落下的課程。

 離下課還有五分鍾的時候,許秋看台上老教授沒有點名的意圖,便趁之不備,悄無聲息的從教室後門溜了出去。

 大學三年,許秋也混成了老油條,他總結發現:

 如果在中午第四節課下課後才動身去食堂的話,平均排隊時間將超過三十分鍾。

 而如果早退五分鍾,排隊時間將縮短至五分鍾以內。

 一來一回,四舍五入。

 早退五分鍾就可以節省一個小時的時間,實在是太賺了。

 海綿裏的水,就是這麽擠出來。

 輕車熟路的來到食堂,許秋隨便打了一塊大排,一份咕咾肉,一份芹菜炒香幹,二兩米飯,刷校園卡。

 扣除9.20元,剩餘234.50元。

 在魔都這樣的一線城市,這樣的物價是非常便宜了。

 午飯後,許秋來到食堂附近的教學樓,隨意找了一間人不多的教室,尋了一處空位坐下來。

 啟動電腦,打開郵箱,他想看下有沒有收到魏老師的回信。

 收件箱(1437)。

 好吧,沒有新郵件。

 因為許秋記得上次關閉郵箱時就是這個數字。

 既然都打開了,那就順便整理下吧。

 學校郵箱隻提供了500M的容量,如果容量不足就無法收件。

 但很多重要信息都必須通過學郵來獲得,比如學校通知、輔導員每周發送的學工備忘等等。

 所以必須定期對學郵進行清理,將帶有大附件的垃圾郵件徹底刪除。

 清理完畢後,許秋把郵箱掛在後台,再次打開材料係官網,認真查看魏老師的相關信息。

 首先是魏興思老師的簡曆:

 魔都交通大學(本科和碩士)、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化學係(碩士)、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係高分子科學專業(博士)、劍橋大學(博士後)、米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博士後、研究員)。

 兩年前歸國,由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引進,在魔都綜合大學材料科學係任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兩年前才回國,現在多半是處於手上沒有多少學生的狀態吧,課題組應該很缺人。”許秋暗自嘀咕。

 這時電腦右下角彈出了新郵件提醒:

 您有1封未讀郵件,來自xs_wei@mdzhdx.。

 是魏老師的郵件,終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