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表揚

雖然林逸秋“不能起身”但是表麵功夫還是要做足的,前世他跟著父母見過不少高官,知道這些領導就喜歡剛入職的小年輕,年輕氣盛,但是得懂禮貌且落落大方。

林逸秋把自己臉上的表情調整為三分激動七分緊張,向郝建國重新做自我介紹:“郝書記好,我是紅河生產隊十二分隊知青林逸秋。非常感謝您百忙之中抽空來看我!你們快坐,快坐!”

林逸秋給劉慶年使了個眼色,對方立刻機靈地搬了幾張凳子進來讓郝建國一行人坐下,王根生等人作為陪客卻仍是站著,卻也不敢挑什麽毛病。

郝建國朗聲大笑:“大家都別拘謹,其實我這次來呢,主要是把這幾件東西帶給林同誌。”

郝建國從身邊人手裏拿了一麵紅色的旗幟和一張獎狀遞給林逸秋,錦旗上書“無私救助孩童,詮釋社會主義”,獎狀上書“林逸秋同誌被認定為茂源縣坪子溝鎮紅河大隊見義勇為先進分子”,上麵還蓋著茂源縣縣政府的印章。

也就是說林逸秋救了金傑這事兒已經不僅僅隻是紅河生產隊的事情了,是得到了茂源縣縣政府的肯定。

林逸秋心裏的激動就不必說,王根生雖然在路上就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此時此刻還是不免有些眼紅,這麽出息的後生為什麽不是他家的後輩呢,所以說起話來就格外酸溜溜的:“林逸秋同誌,郝書記可是坐了一個小時的車專程來給你送獎狀和錦旗的,你可要……”

王根生話還沒說完,便被郝建國大手一揮給打斷了:“誒,場麵話就不必再多說了,我想說的是林同誌,你這次可是給我們紅河生產隊乃至於坪子溝都大大的長臉啊!”

郝建國顯然說上癮了,繼續又得意道:“你剛來我們坪子溝還不了解我們這裏吧?就我們縣城那個首屈一指的《光明日報》,對,就那個日報的趙主編還準備找人來采訪你呢!哈哈哈!”

“嗬!縣城的記者要來采訪啊?”

“可不嘛,不過具體還得你們去交涉,畢竟林同誌現在也是大忙人了。”

林逸秋謙虛地應對:“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

“哪有什麽應該不應該,我怎麽沒看見旁的人去救……”郝建國話音一轉:“不過話說回來,我這次來呢,其實重點還是為了你說的那個什麽海氏急救法的推廣,我在路上聽劉同誌說了你整個的急救過程,真是不可謂不驚險呐。這法子真的那麽管用嗎?”

“當然是有用的……”林逸秋把海姆克利急救法的原理娓娓道來,順帶宣傳了一波心肺複蘇急救法,最後再三強調道:“隻要救治及時,方法得當,一定可以獲救,而且入門簡單,男女老少都可以學習。”

接著林逸秋假裝不經意間把筆記暴露一角,果然就被眼尖的郝建國看見了:“這些是你做的筆記?”

“是。”

平心而論,林逸秋的字跡隻能算得上工整,並不是很漂亮,郝建國本來也是隨意翻看,卻沒想到立刻就被裏麵一張張小相所吸引。

他驚歎道:“這些都是你畫的?也太逼真了!你們也都瞧瞧——”

說完,他還將筆記本遞給了手下和王根生等人傳閱。

轉完一圈以後,眾人臉上的神色可謂是各有千秋,有豔羨,有欽佩,也有嫉妒……

郝建國對這本筆記簡直是如獲至寶,拿在手裏繼續不斷地翻閱:“你這法子,其實路上劉季年同誌已經跟我說了一遍,不過我還是聽你說話更有意思。”

劉大斌笑著接話:“是啊是啊,這林同誌的口才好,不然怎麽教會我們村裏這一群的大老粗呢?而我這個侄子哪都好,就是嘴巴笨。”

“老劉你這話差矣,嘴笨是壞事嗎?這是老實,咱們社會主義就需要這樣不聲不響為國家做建設,一心為黨的好同誌。季年是個不錯的孩子,大斌你教子有方啊!”顯然郝建國也知道劉大斌準備培養這個侄子做繼子,並且深以為然,又因為林逸秋這事非常高興,所以也樂得給他麵子。

劉大斌得了表揚,臉上一掃之前幾日的鬱悶,又看侄子得了郝書記的青眼,慶幸這個村長的位置在劉家人身上是保住了。

王根生聽著兩人一吹一捧,心裏特別不是滋味,在自己人裏扒拉了一番,兒子王曉柱不知道跑哪兒玩去了,今天壓根沒出現,王曉軍也不在,隻有一個不太熟的堂侄王滿江在身邊,便向他招了招手,示意對方也過來露個臉。

郝建國跟劉大斌相互之間都聊得非常滿意,接著又把注意力放到林逸秋身上:“我聽說你前陣子中暑,卻依舊帶病推廣,真是辛苦你了。”

林逸秋這才想起自己還是“虛弱”人設,整個人一下子疲軟了下來:“咳,其實我好多了,多謝郝書記關心,為人民服務不辛苦!”

此時的林逸秋並不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被劉季年看在眼裏。別看兩人隻是相處了不長的一段時間,但是他早就把林逸秋的性子給摸清了,知道他雖然愛吃貪睡,卻心地善良樂於助人。

今天郝書記帶著一幫人一大清早就來到了劉家村,直接就指明要去知青所,打了他們眾人一個措手不及,於是他隻能讓劉慶年去通風報信,又怕對方來不及準備,便編造了一段林逸秋中暑昏迷,身體虛弱的幌子。畢竟那天他也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昏過去,被自己背回去的,倒也不算是騙人。

沒想到他卻入戲越來越深了,看對方演得活靈活現,劉季年忍不住會心一笑。

“好好好,”郝建國顯然是來了興趣,他又問:“那我還有個問題,既然這個海氏急救法可以在劉家村推廣,那是不是也可以在其他地方推廣,比如說我們紅河生產隊其他十一個分隊,還有縣裏的其他生產隊……”

林逸秋一聽,自己這還是有大用場啊!郝書記該不會是想讓他也去別的地方授課吧!不過他想的更多的是,如果能去其他生產隊,是不是代表他也可以以宣講為名去一趟八七五農場探探底?

郝建國看他不吭聲,以為他不願意,還貼心地提點道:“哦,你放心,我不會讓你一個一個生產隊去教,我可以讓其他村的村長隊長過來跟你學,你看怎麽樣?”

“不光是學啊,還得有學費,就讓那些個想學的生產隊給你一塊錢一節課,你看怎麽樣?”

一塊錢一節課?!

他這是要有正經工作了嗎?

林逸秋按耐住心中的喜悅,臉上卻露出一副“大公無私”的模樣:“郝書記,我做這些事情可不是為了什麽……”

郝建國興致衝衝地打斷了他:“我知道我知道,我都懂,你看啊,咱們坪子溝並不富裕,紅河生產隊呢,也多少年沒有出過你這樣的好人好事了,先不說你救了金同誌家的孩子,就說你把這個法子傳播,就有多少戶人家可以因為你這一善舉而免於失去親人的痛苦。”

要不說這書記不愧做思想工作的,稍微那麽一點撥,林逸秋就被他拿捏了。心裏憑空升騰起一股英豪之氣,一股就想為人民做點什麽的氣!更別說還有工資呢!

不過林逸秋也不是毫無擔憂:“劉家村人是看過我救人的,也聽過我的課,他們自然是知道這兩個辦法的重要性,可是其他生產隊未必就會這麽想了吧!”

郝建國笑了笑:“你怕不是忘了還有趙主編嘛?等他叫記者來給你一宣傳,等你的事跡一登報……那些個田間地頭的老農不懂,其他的生產隊隊長還能不懂這兩個法子的重要性嗎?”

“對對對,這還得多虧了有您這樣的領導給我指點明津,不然我恐怕空有救人的辦法,卻隻能悶在肚子裏,畢竟酒香也怕巷子深,您可真是我的伯樂啊!”林逸秋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然後不露痕跡地恭維了一下對方。

“哈哈哈,小林同誌瞧你說的,我哪還就算得上什麽伯樂了?”顯然,林逸秋的馬屁他很受用。

林逸秋跟郝建國聊天跟打著太極似的,你來我往,其他人愣是插不上嘴,隻能連連附和,王根生的心裏那叫一個急啊,聽到此處趕緊誇郝建國目光長遠、深謀遠慮,不愧是一個好領導。

郝建國也懶得搭理對方,他現在是越看林逸秋越喜歡,稱呼也隨之變了:“逸秋同誌,你看你有這樣的本事,如果隻是每天下地種田,未免太耽誤你了……”

又會救人,還會畫畫不說,嘴皮子也靈光,關鍵是還有一顆一心為人民奉獻的熱心腸,這樣的金子埋沒在劉家村這片沙礫裏,也太可惜了。

從林同誌到逸秋同誌,這樣的變化怎麽會瞞得過眾人的耳朵,在場的都是人精,哪能不心知肚明,這個林逸秋怕不是就要借此上位咯。

果然——

郝建國接著又說:“你看,我這身邊還缺一個助理,你過來幫幫我怎麽樣?”

郝建國這一番話讓眾人陷入了寂靜。

他們怎麽也沒想到,郝建國竟然開口就是這麽大的位置,確實一個助理聽起來不算什麽,但這可是書記的助理,相當於就是個近臣,以後就是做好了,就可能會被派到哪裏去做個生產隊小隊長什麽的,想到這裏不少人露出了眼紅的表情。

林逸秋聽了這話也是又喜又憂,喜的是,沒想到這一切還真被徐離景料到了,而自己也恰恰很想進生產隊,憂的是,如果去了大隊上班就要離開劉家村了。

而王根生也是大吃一驚,他怎麽也沒想到,自己想給兒子留的副手,一眨眼竟然要越過他去了,成為書記的人了,這可萬萬不行。

郝國強看林逸秋一言不發,心裏有些不悅:“怎麽?逸秋同誌,你是不滿意這份工作嗎?”

林逸秋立刻反駁:“當然不是。”

王根生靈機一動接話道:“當然不是啦,郝書記您能看上小林同誌,是他的榮幸才對,可是您有所不知,這個這小林同誌才來了我們十二分隊一個月,如果他一個新人那麽短的時間內就能進入生產隊做您的副手,那些個不知情的人,可能還會以為……”

“畢竟人言可畏嘛,倒不如先把他留在我們十二分隊,我給他安排一個職位,從基層做起,鍛煉兩年再把他提拔上去,這樣也能有理有據不是。”

王根生不愧是做了多年的生產隊隊長,一番話說得漂亮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