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衛瓚再瞧見那幾頁陣圖,是在聖上視學那日。

聖上視學來的浩浩****,攜了朝中幾位親近重臣、連帶著靖安侯都一起去了。國子學的學官傾巢出動,學子戰戰兢兢屏息凝神。

衛瓚卻有些出神。

他重生前,已許久沒見過這位嘉佑帝。如今年近不惑,分明與他父親差不多大的年紀,卻依舊平和溫煦,較記憶中更為棱角分明,帶了幾分久居高位的威嚴。

是一位難得的中正之君。

隻見學官按理講過經義,又請幾名學子辯理,之後司業恭恭敬敬將卷冊呈上,請皇帝預覽時,衛瓚險些笑出來。

——是沈鳶那一冊陣圖。

這小病秧子的確會來事,前世今生,都擅長捉住機遇,怪道連夜修補,大約就是想要呈到聖上麵前。

倒也是個嶄露頭角的好法子。

卻又下意識想,隻可惜當今聖上雖不輕武,卻對兵法不通,沈鳶這招未必能奏效。

他聽見唐南星“嘖”了一聲,用蚊子似的聲音低語:“沈鳶這小子,真是會鑽營,竟能讓司業替他背書做嫁衣,也是一番好本事了。”

他用眼神示意唐南星噤聲。

隻見嘉佑帝果然喚作圖人上前。

他抬眼去瞧,沈鳶自文昌堂一眾豔羨的學子之中走來,穿行過左右林立的一眾官員,竟不見絲毫局促,規規矩矩的雲紋藍袍,穿出如玉似的謙遜風骨。

低頭拜下,禮儀姿態分毫不差。

若不是知道他本性,頭一眼瞧見的,定將他看做是個翩翩君子。

嘉佑帝見他便輕輕擱下手中卷冊,打量了他半晌,若有所思道:“你便是昔年康寧總兵沈玉堇之子?”

他垂眸應:“正是。”

嘉佑帝說:“怪道生得這樣不凡,原是昔年沈玉郎的兒子。”

又說:“你父很好。”

周圍近臣便跟著一起笑,多是對昔年烈士的溢美之詞。

皇帝又問了幾番,俱是沈鳶在學讀書如何、家中還有什麽親故,聽著司業將沈鳶誇得天上有地下無,倒起了些興致,抬手瞧了瞧那陣圖,想拿起來令人傳看。

沈鳶這才露出一絲緊張和希冀來。

嘉佑帝卻忽得想起了另一事,又問:“我記得你如今在靖安侯府暫住?”

沈鳶道:“學生幸得侯府收留。”

嘉佑帝這時驀地想起靖安侯府了,眼風隔著官員學官一掃,笑道:“我記得驚寒也在學中,今日可來了麽?”

衛瓚,字驚寒,這般整日小侯爺小侯爺的喊,連衛瓚都快忘了自己有這麽個字了。

感情自己還叫衛驚寒。

眾人瞧了過來,衛瓚本是懶懶散散立在那,他與眾學子不同,是嘉佑帝的侄兒,時常走動宮中,一年怎麽說也要見上幾十回,實不願出這麽個風頭。

隻是皇帝喊了,便也隻好上前,行了一禮,道:“參見聖上。”

卻是讓嘉佑帝親自拍了拍肩笑道:“不過半個月的功夫不見,怎的又長高了些。”

餘光卻瞥見沈鳶麵色不變,垂手而立。指尖兒卻縮進袖口,悄無聲息攥緊了邊角。

唇角含笑的曲線,也是旁人瞧不出來的冷。

他可太熟悉了,上輩子沈鳶但凡瞧他不順心時,總有這般小動作。

嘉佑叫人賜座,又向司業道,朕這侄兒最難管教,你們卻不可放縱他玩笑,要待他嚴厲些,我大祁將來的通武侯便在你們手裏了。

司業忙不迭地點頭。

這話頭便扯到了他的身上,再沒人想起什麽陣圖來了。

嘉佑帝對他道:“衛皇後前些日子還提起你,說你鎮日讓靖安侯拘著讀書,連骨頭都要鏽了,若是閑了,不妨來朝中領個差事做做。”

說話間眉目蒙上了淡淡一層陰翳,目光掃過近臣,卻沒有開口:“有個年少的盯著,也省得有些人為老不尊。”

這話大約是敲打周圍臣子的。

他隻道:“臣平日惰怠慣了,不善同諸位大人打交道,若沒軍營可去,不如繼續這般閑散。”

嘉佑帝搖了搖頭,笑著瞪他一眼:“你啊。”

衛瓚卻忍不住又瞧了沈鳶一眼。

沈鳶立在那,隨著一句又一句的閑話家常,暗淡了下去。

嘉佑帝沒說叫他退下,他自然不能退下,可留在這兒,他也不可能插話。

既沒穿官服,不是文武官員,也沒什麽可伺候的,像是被忘了的一個人。

跟那桌上他抄了幾夜的陣圖有些像。

他禁不住想,沈鳶這陣圖分明讓水淹了,要描出來,隻怕幾夜都沒好睡。

苦苦鑽營這許久,少說半年的心血,卻讓他搶了風頭,必是掐著手心,在心中罵他。

禁不住有些好笑。

可卻又依稀想,這情形似乎也不是頭一次出現。

沈鳶搬來的前一兩年,總是渾渾噩噩地生病,湯藥流水似的進到鬆風院,他不能打擾沈鳶靜養,是以並不熟悉,偶爾碰見時。沈鳶有些拘謹,可也曾對他笑過。

可到了後來,靖安侯受封大將軍出征的那一年,便將衛瓚帶了出去,本是讓他在軍中守些磨礪,誰知他卻實打實混出了頭,立了不小的軍功。

嘉佑帝膝下無子,卻喜他年少,親手扶起他,許他來日若再立功勞,便予他衛家一門雙侯。

彼時周圍人皆倒抽一口冷氣,連父親都慌忙勸說皇帝三思。

嘉佑帝卻笑歎:“朕雖不曾臨邊,亦好將才,衛卿善戰,瓚兒英勇,昔有王翦父子,我大祁怎不能再有個通武侯。”

王翦父子是秦功臣,封妻蔭子,善始善終,這諾已許得很重。

靖安侯承恩惶恐,連聲說不敢。

獨獨他年少氣盛,笑著一拜,卻朗聲道:“來日若功冠全軍,必請聖上兌現。”

回來後,便禦賜一杆銀槍,受封虛銜,又被皇帝點了名,說他年紀尚小,隻管讀書,不必早起晚歸來上朝。

是獨一份兒的潑天恩信。

那日闔府上下出來領旨,歡天喜地。

沈鳶那日是怎樣反應,他似乎記不得了。

隻是自此滿京都喊他衛瓚衛小侯爺。

而他出現的地方,也沒人能再瞧見沈鳶。

他目光沒落在沈鳶身上,卻滿腦子都是沈鳶的模樣。

話轉了一輪兒,他終於道:“聖上,臣有一事相求。”

嘉寧帝笑著道:“你開口求人倒少見,說來聽聽。”

他的眼神落在嘉佑帝手邊,行了個半禮,道:“這陣圖聖上若瞧完了,可否抄一份兒賜予臣?”

“臣前些日子惹了作圖人,不敢向他討要,卻又眼饞許久。”

便瞧見沈鳶立在一旁,微微一震,仿佛不解他是什麽意思。

衛瓚不知哪來的惡趣味,見沈鳶慌了,自己倒越發得意了,連唇角笑意都擴大了幾分。

嘉佑帝一怔,笑道:“你倒會在朕這兒耍貧,人就在這兒,你卻要朕來做壞人。”

又瞧了瞧那冊陣圖,翻了兩頁,道:“你且等著吧,朕送到兵部去讓他們瞧瞧,若真好,也不必你抄,朕做主印了出來,賞你就是。”

便有人將那冊陣圖取了下去。

沈鳶神色複雜,叩首時額觸手背。

是一個端方大禮。

卻見嘉佑帝瞧了沈鳶一眼:“朕前兒還聽說,你們二人不睦,如今看來,倒是孩子氣——如今和好了沒有?”

他不想這消息竟能傳到皇帝耳朵裏。

倒有幾分驚訝。

沈鳶如今還在靖安侯府,身無官職,並不如前世鬧的人盡皆知,這事兒卻傳進了嘉佑帝的耳朵裏。

可見有多少雙眼睛,正巴巴盯著他這個小侯爺。

如今想來,前世他的名聲差,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了。

卻是歪打正著了。

他正欲開口打圓場,卻聽見那病秧子驀地幹巴巴開口:“驚寒大度,已是……和好如初了。”

他愣了一愣,忍笑看向沈鳶,卻見沈鳶這回沒那妥帖的笑意,硬著頭皮癟著嘴憋出一句。

——沒法子,嘉佑帝都開口了,沈鳶還能說沒和好不成。

雖是不甘不願,也隻好硬著頭皮認下了。

還破天荒喊了聲表字。

驚寒。

身側近臣笑道:“這把年紀胡鬧,哪有作數的,日日一個府吃著睡著,想結仇也難。想來是靖安侯對世子嚴格罷了。”

嘉佑帝含笑點頭,深以為然。

這般說說笑笑,嘉佑帝示意內侍將書冊取走。

臨行前瞧了沈鳶一眼,道:“你們靖安侯府,是出人物。”

沈鳶被這一句誇著,卻分不清是因陣圖,還是因衛瓚,越發窘迫失了方寸。

叩首謝恩時,似是偷偷瞧了他一眼。

他瞧回去時。

又見他深深低下了頭。

+

回程時已是黃昏。

衛瓚他在前頭走,卻聽見外頭一聲:“小侯爺。”

不高不低,溫文爾雅。

是沈鳶的聲音。

他“嗯”一聲,扭頭一瞧。

湖畔綠柳成蔭,蔭下人藍衫如天色,外罩一件如雲的袍。

輕聲詢問他,可否與小侯爺同行?

他懶洋洋打趣道:“連一聲驚寒都喊過了,哪有什麽不行。”

沈鳶又想起在聖上麵前跟他自作多情、故作熟稔來了,驟然麵色一變,露出些許難堪的神色來。

卻讓他捉住了手腕。

“哎”了一聲。

他盯著沈鳶眼睛,玩笑道:“我不過隨口說說罷了,你若介意,我不妨也喊你一聲。”

“折春。”

刹那風起,無端拂起萬千絲絛,又卷起沈鳶的發帶隨風舒展。

他瞧見沈鳶微微凝固了目光,眼底倒映著他。

他想。

這折春二字,實在起的很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