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沈鳶到底是沒讓他送,自顧自爬上馬車去了,衛瓚在學裏也不大呆得住,早早告了假,回府去拜見母親。
卻在侯夫人門口,瞧見幾個丫頭在那衝他使眼色。
一個壓低了聲音道:“大夫人來了,您且避一避。”
這頭說大夫人,也就是衛三衛四兩個的母親,他該喊一聲大伯母的。這些年仗著輩分和出身要金貴些,沒少來給侯夫人添堵。
以至於丫頭們都不大愛見這一家子。
他年少時,雖不愛應付這家子,卻想著避一避便罷了,平日裏還是如親戚長輩一般對待。
誰知後來他身入詔獄時,隻有母親因病得以幸免。京城局勢大亂,大房一家想逃出京去。甚至打起了侯府銀錢的主意,帶著好些家丁仆役、來靖安侯府打砸混鬧。
母親先是喪夫,舉家入獄,又逢這樣的惡事,自此一病不起。
當沈鳶千辛萬苦將他從獄中撈出時,他甚至沒來得及見母親最後一麵。
至死遺恨。
丫頭見他無故發呆,又小聲勸了一聲:“二爺不愛應付,便避一避,省得讓她占了輩分便宜,還要說嘴。”
衛瓚卻將那眼中的神色收起,笑著擺了擺手,剛到門口,便聽見裏頭大夫人在那絮絮道:“我是來尋你評評這個理,那兄弟兩個平日把瓚兒兄長似的敬著捧著,好端端卻讓他打出門兒去,這麽些下人都看著,我還有什麽臉來上你的門。”
他母親向來溫和,隻端著茶笑說:“大嫂這是什麽話,孩子玩笑罷了,瓚兒平日裏最疼兄弟們了。”
大夫人卻道:“按理說,我家那兩個皮糙肉厚的,吃些虧也就吃了,隻是若是讓京裏其他人知道了,倒要說咱們小侯爺不恤兄弟,是個冷血無情的了。”
侯夫人聞言便冷了臉色。
自打衛瓚跟父親去過一次邊關,立了功回來固然是好事,隻是年少成名,外頭時常有人編了故事瞎話來傳。
開口閉口,便是碎了腦袋、撕了手臂的,說得很是駭人聽聞,竟落了個殘忍狠辣的名聲。
京中好些孩子都避著衛瓚走。
這次話傳出去,還不知道是個什麽說法。
衛瓚眼下年紀小,還不在乎,往後進了官場,說親成家,都是妨害。
偏偏說這話的又是長嫂。
侯夫人便隻得皺眉,道:“長嫂不要想多,待瓚兒回來,我再去問問……”
大夫人卻冷笑:“有什麽可問的,我難不成還會講瞎話誆你?”
侯夫人緊緊鎖著眉頭,還未開口,衛瓚便一挑簾,徑直走了進去。
大夫人便閉了嘴,猶疑著該不該在他麵前提這些事。
他神色疏懶,自隨意行了禮,大馬金刀擱那兒一坐,仿佛沒意識到她們先前說什麽似的,開口就說:“母親,衛三衛四將那沈鳶推水裏去了。”
“他們兩個不知輕重,將沈鳶的書頁撕了,水也不曉得是淋上的、還是掉進池子了,我見著時,活跟落湯雞一樣。”
這下換了大夫人愣了。
衛瓚素來直來直去,沒那麽些彎彎繞繞,便三言兩語把白日裏的事兒說了,指尖兒敲著扶手道:“大伯母還道我為什麽要將他們打出去,難不成他們在學裏做什麽,伯母半點不知曉麽。”
“叫沈鳶出去的時候,唐南星他們可都是瞧著的,人好好的出去,濕淋淋回來,現在剛回院裏呢,平日裏風一吹就咳嗽的人,今晚若鬧了病,三弟四弟來伺候麽?”
大夫人一張臉紅了白、白了紅,隻訥訥道:“不過一個沈鳶罷了,也是寄住咱們衛家……”
侯夫人卻聞言神色一變,眼風也跟著厲了:“這叫什麽話!”
她不好對著大夫人,反倒對著衛瓚訓斥:“平日裏你就跟他拌嘴,如今還讓家裏人把他推水裏去,傳出去像什麽話?咱們衛家合起夥來欺負人家一個……”
話到嘴邊兒頓了頓。
遺孤。
沈家遺孤。
而且還是人盡皆知、當年死守康寧城的沈家夫婦,就留了這麽一個兒子,讓他們衛家千裏迢迢地帶了回來。
她心疼沈鳶並不是假的。
沈衛兩家本是舊友,沈家夫婦赴任前,侯夫人也曾見過年幼的沈鳶。
那時沈鳶也是身姿矯健的小少年,學騎射,讀兵書,聰慧過人,知書達理,庭院中舞劍身姿似秋水驚鴻,較之衛瓚不差分毫。
那時沈鳶的性子也不如現在謹慎,反而清朗愛笑,見了侯府夫婦,便利落挽了個劍花、執晚輩禮,朗朗笑道:“侯爺、侯夫人,父親已等你們許久了。”
小小的一個人,襯著稚嫩漂亮的麵孔,活似一個翩翩小公子,教人疼到人心坎兒裏了。
那時靖安侯還考校過他,考過了,便直歎氣,這小子很有天賦,人也知書達理。長大了,定是大祁的一代儒將。
“他老子雖有些呆,卻生了這樣一個好兒子出來。”
轉而又歎氣,說:“夫人,咱們家那個活祖宗,要有人家半分懂事,我做夢也笑醒了。”
她嘴上嗔怪,心裏卻也愛沈鳶的懂事早慧,教他喊自己姨母。
誰知後來,沈家夫婦故去以後,再領回來,便成了這病痛纏身的沉默模樣。
瘦弱蒼白,恭謹萬分,低下頭說的卻是:“沈鳶不祥,刑克父母,不敢帶累姨母家中。”
就這樣一個小孩,百般勸說才留了下來,本意是想他過得順遂安心,誰知又在侯府吃了這些苦頭。
侯夫人想一次心疼一次,如今一聽,便徹底沉了臉下來,道:“瓚兒,你上回同沈鳶拌嘴,你父親怎麽罰你的。”
衛瓚擱那一唱一和,懶洋洋說:“也就二十軍棍。”
又輕笑一聲,說:“這次沒看好他,沒準兒又得挨罰。”
大伯母臉色便煞時白了。
衛三衛四皆是她的**,且不比衛瓚軍營打混出來,自小讓靖安侯打出來的,哪裏挨得二十軍棍。
侯夫人便將茶盞擱在桌上,淡淡喊了一聲:“大嫂。”
大伯母這回啞了,半晌道:“我……且回去問問。”
侯夫人搖了搖頭,道:“此事萬萬不能姑息,我會同侯爺講,若屬實,今日便尋族中長輩,來請家法吧。”
“大哥如今還等著補缺兒,如今傳出個縱惡養凶、欺侮先烈遺孤的名聲,哪還求得到位置?”
大伯母這下腿真的軟了,呐呐道:“哪兒的話,哪兒就至於此了。”
慌慌張張出門去,衛瓚垂眸擺弄著手裏的擺件,說:“對了,我回來時,見兩個兄弟實在不成器,便出手教訓了一二。”
“我這個做哥哥的,這點兒事總還是該做的。”
沒說的是,衛三衛四如今已躺在**哼哼了。
大伯母已顧不上這個了,起身時甚至讓丫頭扶了一把,才蒼白著一張臉,踉踉蹌蹌回了去。
……
待人都走幹淨了,房間裏隻剩下母子兩個,侯夫人才放下那冷臉,緩聲問:“折春怎麽樣了?”
沈鳶字折春,起字起得早,家裏人都慣常都喊他折春。
他便道:“衣裳弄幹了、也換過了,本想送他回院兒的,隻是他嫌我。”
侯夫人嗔他一眼,卻緩聲道:“今日做得很好,你可算待折春好些了。”
他也不知是不是跟沈鳶鬧慣了,不太好意思承認自己是在為沈鳶報仇。
倒咳嗽了一聲,道:“母親,大伯父找父親謀的差事,有著落麽?”
侯夫人怔了片刻,搖頭歎道:“還沒有,你父親找了好幾個,都覺得不合適。你大伯父性子頗有些浮躁,不肯外放出去,可留在京裏頭,一個牌匾砸死十個,九個是官兒,到時候連累了我們事小,若連累宮裏頭皇後娘娘……”
後頭的話,便沒往下說了,衛瓚心裏卻有數。
靖安侯府是皇後外戚,他這位小侯爺論理還是皇帝正了八經的侄兒。
倒是大房那一家,與皇後侯爺皆非一母所生,力氣使不到一起,好些事兒都是牟足了勁兒撈好處,有了麻煩卻半點不想沾邊。
隻是這些話,做母親的卻不好跟兒子直說。
衛瓚動了動指尖,心裏想了許多,嘴上說:“那便讓父親拖著就是了,著急的總不是咱們家。”
他這話說得精明,倒讓侯夫人多瞧了他幾眼,道:“你怎麽還管起這些事了,真是讓棍子給打乖了?。”
他笑了笑,說:“誰知道呢。”
年少時總瞧不見眼前這些人與事,總想著報國立功,想著做英雄豪傑。
隻是這回,他已不是為了建功立業而來的了。
他隻想把記憶裏這些人,一個一個留下來。
侯夫人忙忙碌碌安排人去瞧沈鳶,又吩咐丫頭說:“小廚房正煨著參湯,你再熱些點心、燉一碗魚片粥,給折春送去,瞧瞧他病了沒有。”
“若是有什麽不舒服的,正好趁著沒入夜,請大夫來瞧瞧,省得夜半三更,連煎藥都要摸著黑,還要平白多受些苦。”
他撐著下巴慢悠悠地聽,等到那侍女拎著食盒準備走的時候,卻笑了笑,伸手道:“給我吧。”
這院兒裏的人皆聽過他與沈鳶不睦,侍女慎而又慎地瞧了他一眼:“二爺,咱們幾個們去就是了……”
“給他吧,”侯夫人看了兒子一眼,笑了一聲,“他難得替他沈哥哥掙了臉麵,急著去邀功呢。”
沈哥哥。
衛瓚心想,他算是知道他這說話讓人發麻的本事是從哪兒來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