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寫這部小說完全是我的一個意外,那些天一直在研讀中國現代史,其中在鳳凰網看到過一篇關於戰俘的文章,與美國相比,中國的戰俘實在是太可憐了。從戰俘著手,看了一部分朝戰時的中國戰俘,然後又往回倒到解放戰爭,忽然發現解放軍裏原來有如此多的國軍戰俘,於是又開始研究起國軍來,抱著客觀的態度,我從抗日戰爭看到了敗逃台灣,也在探究國軍失敗的原因。
在抗戰這段曆史中,我忽然發現自己被欺騙了。
作為一個客觀的現代人,我們有權了解七十年前的抗戰真相,給我們的英雄正名。誠然,我們是生活在紅旗下的一代人,但我們從小在課本上學到的那段抗戰史竟然是殘缺的。請看看如下的一堆數據,這是日本人的數據,這個數據肯定是不準確的,但是畢竟能代表些什麽:
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4日,日本陸軍在中國大陸地區(不含滿洲、台灣、緬甸和印度),共被擊斃385,200多人;一說為44萬人(日本厚生省公布,1964年)
其中被國民政府軍擊斃的約為310,000人;
美國及其它盟國炸死的約為66,700人;
八路軍、新四軍殲滅的8,000餘人,其中包含在上述時期(不含1945年8月15日以後),八路軍、新四軍俘虜日軍746人。
這隻是日軍的傷亡。再看看我方:
抗日戰爭中,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地方遊擊隊在敵後戰場“收複”國土100餘萬平方公裏,“解放”人口1.2億人。抗日戰爭後,八路軍、新四軍從10萬不到發展到120餘萬人,抗日戰爭中損失師級以上軍官1人。
抗日戰爭中,國民政府領導下的國民革命軍陸軍傷亡、失蹤約321萬人,空軍陣亡4321人、損失戰機2468架,海軍幾乎全滅。抗日戰爭後,國軍從大約500萬減至100萬左右,抗日戰爭中損失師級以上軍官73人。
我舉出這些數字可能是不準確的,但是在我們所學到的曆史中,並沒有給出更加權威的數字來,那我也就姑且將之信以為真。
我列舉以上的數據,並不是為了貶低誰褒揚誰,曆史自有定論。許多人都能說出那個抗戰中犧牲的八路軍師級以上的幹部,他是左權;卻又有幾個人能說出國民黨那犧牲的73名師以上英雄的哪怕是十分之一呢?
其實,國軍也是抗戰的中流砥柱,雖然我們曾是那樣地宣傳他的腐敗無能,雖然我們也痛心疾首地恨之敗潰如水,雖然還有花園口、重慶隧道、長沙大火三大悲劇,雖然還有50多萬國軍失節投敵,但這些終還是不能抹殺他們應有的功績。胡主席在抗戰勝利六十周年紀念會上,提到國民黨在正麵戰場,共產黨在敵後戰場,都為抗戰的勝利作出了貢獻。這應該是迄今為止,我們黨的領導人第一次對國民黨抗戰的肯定,也是對曆史的尊重。隻是不知道,什麽時候,我們的下一代們能夠學到一個客觀而又真實的抗戰史。
中華民族是不屈的民族,是英雄輩出的民族,但我們的英雄卻經常被我們忘記。我看到新一軍廣州墓地因市區規劃而麵臨推倒,又看到十一師石牌保衛戰在宜昌的墓地也因三峽而成了小學校區,還有近期發現在巴新的抗戰戰俘墓,那些遺骨還流落異國,總是不由得淚流滿麵。
是嗬,生活在祖父那個年代的人是不幸的,他們趕上了中國最後的那幾場戰爭;而我們的父輩也趕上了動亂的年代,作為一個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我們應該是第一批的幸福後輩,就是這樣,也已經讓我們忘記了太多太多優良的傳統。曆史走得還不是太遠,真實終將顯現。
※※※
在這部小說中,我試圖以一個國軍的角度來看待那幾場戰爭,以一個俘虜的態度來詮釋生命之意。可能觀點有些偏頗之處,還請觀者見諒,當然,我還是力求客觀。
這世上最脆弱的其實是人,最堅強的其實也是人,而作為一個兵,正好把這種脆弱與堅強合二為一,所以我的這部小說裏,主人公終不會成為大將,也不會YY得偏離史實,他也有大起大落,但始終不過一個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