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籌謀出貨

第11章籌謀出貨(1/3)

一大早,盧燦剛開店門,就看見孫瑞欣笑盈盈的站在門口,陪同田樂群說話,見他出來,對他微微躬身問好。

來這麽早?

“不早了,現在都八點了,估計你是這條街開門最晚的。”田樂群白了他一眼說道。

她的話讓盧燦有些尷尬的摸摸腦袋。

還真是,重生這麽長時間,其他還好,就是早起這一點,怎麽也習慣不了。

七十年代的香江人是勤奮的一代,再加上夏天天亮的早,所以荷裏活道經常四五點鍾就有人,不過那些人中很大一部分是來處理黑貨的。

見他這模樣,孫瑞欣捂著嘴偷著樂,又見盧燦望向自己,她連忙閃身,從兩人的身邊溜進店內。小丫頭機靈著呢,昨天一下午,她就看出些苗頭。

吃過早茶,盧燦又坐上躺椅,旁邊擺著一本書,《華夏古玉考》,民國十四年竹園居士劉子芬先生的著作。

劉子芬先生是民國著名的收藏大家,同時也是考古學大家。他對陶器、瓷器、字畫、玉器、古文字等方麵都有著相當獨到的研究,出版了多本考古方麵的學術著作,其中後世有關玉器,尤其是古玉方麵的驗證,都會參照到他的這本《古玉考》。

盧家的這本《華夏古玉考》是中華書局民國原版,是盧燦父親生前所藏,昨天晚上被他翻出來,準備重新再溫習一遍。

不過,此時他的心思並不在書上,而是在琢磨昨天收到的那套茶具。

這套茶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但盧燦並不準備壓在手中。

他現在需要錢,需要巨量的資金,才能在這個遍地都能撿漏而且文物普遍價格不高的年代中,有所斬獲。

甚至他都有計劃,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打通內陸關係,進軍內陸的文物市場——那裏的文物此時更是便宜的如同白菜。在八十年代興盛一時的各地方工藝品店,都翻箱倒櫃的倒騰售賣文物,以此來“創匯”。

曆史上,這十年時間,國內通過正規工藝品商店外銷的文物,超過五十多萬件。

嗬嗬,這些都是有票據的,正規渠道的、國家鼓勵的文物外流。後世媒體或者專家在談到文物外流這一情況時,都有意無意的不願談及這一點——那是整個時代的決策錯誤。

這些外流的文物中,自己隻要截流十分之一,二十年後都能算得上華人收藏第一人。在前世,他和觀複博物館的馬老關係不錯,他所知道的觀複博物館六館一廳一共展出的藏品有三千多件,據他所知,馬老的藏品數目在一萬到一萬二之間。就這,馬老就能號稱國內收藏第一人。當然,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功勞是馬老比較善於宣傳自我。

想要在收藏方麵有所建樹,那需要錢,大量的金錢來實現自己的夢想。

五根手指輕輕敲擊著石桌,既然決定要賣,那就要好好研究賣給誰才能利益最大化。

聽到動靜,田樂群回頭看了眼,沒去打攪他繼續給孫瑞欣做有關玉器銷售的培訓,自從上次蘇醒過來,盧燦給她的感官大變,不過,這是好事。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