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論文
第15章 論文
“恪,在哪發財?”
“單位上班,搞點小科研項目,瞎忙活。”過年時候親戚聚一起,堂兄弟問起來,杜恪都是拿這句話搪塞,“正好接了個大項目,上麵獎勵不少,運氣好我也分了點,這才買了房和車。”
“什麽項目啊?”
“新能源,電池之類的。”
“一套房不便宜啊,你還買了車,我們老杜家你混的最好了。”
“背了貸款的……至於車,比亞迪漢不貴,才二十多萬。”窮人裝有錢,有錢人裝窮,一向是光榮傳統,杜恪同樣深諳此道。
即便他想要炫耀,爸媽也會提醒他:“低調點,財不外露,項目不是天天有,萬一以後賺不到了,不是吹大了嗎。再說了,你說自己有錢,別人還不都想要問你借錢。現在是能不借錢就不借錢,借出去之後,什麽破事都跟著來了,搞不好就鬧翻臉了。”
“我知道,我不會亂借錢的。”
所以說這個年,杜恪過得還算安穩,借著背了貸款的名義,沒有人問他借錢。至於說給老爸買車,隻是自家人內部說說,反正問就是貸款買的,現在欠了銀行多少多少錢,現錢隻夠家裏吃飯。好在如今農村生活上去了,親戚朋友真缺錢的沒有幾個,輕易不會來借錢。
當然,如今杜恪事業還沒起步,才會這樣低調,等公司開起來,帶領親戚們發家致富不是大問題。
走了幾天親戚,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買了一大堆禮物,又在叔伯、舅舅麵前刷了一波臉,這個年過得忙忙碌碌。沒有時間研究,他隻能趁著休息時候,上網閱讀一些資料,查查目前國際上的科技形式。了解一下最新的前沿動態,主要就是芯片之戰愈演愈烈。
國外阿斯麥爾5nm光刻機已經投產,國內魔都微電子還在攻克22nm光刻機,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賺錢很重要,但是能幫助國家發展,一樣重要。等我憑借長毛電池積累資本,就組建自己的實驗室,開發更多奇幻世界的科技。”
這一刻的杜恪,陡然生出一絲豪情,要依靠自己穿梭兩個世界的能力,為華夏複興貢獻一份力量。
……
年後的杜恪沒有在老家待多久,初六就回到廬州市,因為這裏有土豪結婚,請他去表演魔術。
本來杜恪是拒絕的,不想大過年的就去賺錢。
但是土豪一開口就是三十萬一小時的出場費,讓他中午晚上表演兩小時,等於說花了六十萬請他出場。
“行,我年初六準時趕過去。”
開著比亞迪漢,杜恪直接來到元一希爾頓,用魔術祝福這對土豪新人。晚上表演結束,六十萬直接到賬,這賺錢速度和效率,難以想象。對於一天時間把老爸的奧迪Q5賺回來,他是滿意的。
變魔術太簡單了,簡直屬於躺著賺錢,要不是他有雄心壯誌,都不想穿越奇幻世界,然後研究新科技了。
隨後一段時間裏,他一邊走穴表演魔術,一邊繼續瘋狂研究長毛炸彈。
隨著不斷深入研究,關於長毛炸彈的結構原理也一點一點浮出水麵。這是一套有別於地球構造的特殊構造,利用特殊的鏈式結構,將物質分解為電子流與質子流,從而分別儲存在細胞之中。
當細胞隔斷破裂,電子流與質子流結合,便能瞬間釋放大量的能量。
在奇幻世界這股能量會引起爆炸,在地球上,缺乏某種介質,隻是釋放強烈的光與熱。這無疑是一種新能源電池的極佳技術方案,隻需要控製能量輸出的功率,就能製造出性能強悍的電池。
當然,從長毛炸彈到長毛電池之間,還有很多個難題需要解決。
但這不妨礙杜恪將分析出來的一些原理,利用到當前主流的鋰離子電池之中:“我可以開始寫論文了,僅僅是電子流聚合,就能拆分成十篇高質量論文,電子流與質子流碰撞,又能寫個十幾二十篇論文。”
一旦這些論文發表出來,杜恪覺得自己怎麽說也能成為一代牛人,不說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應該手到擒來。
“以前最怕寫論文,畢業論文是磨了又磨,怎麽現在忽然就迷上寫論文的感覺了?”在別墅寬敞明亮的書房中,杜恪愜意的敲著鍵盤。
他計劃寫第一篇論文,題目是《壓縮電子聚集狀態的可行性論證》,這是一篇概述性質的論文,隻涉及到一些粗淺的電子流可行性闡述,並不涉及電子流的核心秘密——核心秘密杜恪也不會輕易透露。
一邊對照網上的學術論文,一邊自己編寫。
很快一篇粗糙的論文成型,修修改改之後,他看著這份六千字的論文,想了想,打通陶教授的電話。
“喂,小杜?”
“是我,陶教授,我寫了一篇論文,想請你指導一下。”
“是嗎,你寫了論文,你是打算考研嗎?”陶教授很詫異,他之前一直以為杜恪就是想要開公司,所以才向他請教電池行業的信息,沒想到杜恪還會寫論文,“那你發我郵箱,我有時間就給你看看。”
“陶教授,不如當麵幫我看看論文,正好你也指點我如何寫論文……南門的咖啡館,我這就開車過去。”
有錢鋪路,即便工作繁忙的陶教授,還是很快抽出時間,在夏科大南門的咖啡館,見了杜恪。
杜恪一點不廢話,將打印好的論文遞過去:“陶教授,看看。”
“好。”陶教授接過論文,並沒著急翻開,而是對服務生點了一杯龍井茶,這才笑道,“怎麽突然想到寫論文了,真打算考研了?”
“哈哈,不不不,讓我考研我也沒這個精力和興趣,我目標跟陶教授你說過,開一家電池公司啊。”
笑著聊兩句,陶教授這才看了看論文的題目:“壓縮電子聚集狀態的可行性論證,這個題目……有點看不透。”他隨手翻開第一頁,標題下麵有作者署名,“杜恪實驗室,皖省廬州,杜恪”。
“這個杜恪實驗室是什麽鬼哦?”
“我打算成立的一家實驗室,掛靠在我未來的公司下麵,主要是我平時喜歡研究一些新東西。”
“你說的是真的嗎?”陶教授抬頭,看了一眼杜恪認真的表情,“我是越來越看不透你,你到底什麽背景,該不會是富二代吧?”
“大學畢業生,準備創業,陶教授你姑且這麽認為吧。”
陶教授不再說話,選擇了繼續看論文,論文前麵有摘要——通過特殊手段是否可以將原子的質子與電子分開,在保持原子之間力不變的條件下,形成單獨的質子流與電子流,是本文的主要論證方向……
“哎呀,你這個……”陶教授看完摘要,就有點臉黑了,“你這個論文,是不是有點民科了?”
要不是看在杜恪花錢舍得的份上,他都想把論文甩杜恪臉上——自己好歹也是華夏科技大學的副教授,年輕有為、前途無量,結果屁顛屁顛跑過來,幫你看一篇扯淡風範十足的民科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