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隻能繼續做專利流氓

先說說國外。

國外的反應完全在陳今的意料之中。

受星海科技的“高能1號”電池技術公布的影響,第二天3月18日,國際原油價格暴跌!

從最高位的140刀每桶,直線大跌到120刀每桶。

數天之後更是跌破了100,回到了正常的價格區間。

另外眾多西方強國也坐不住了,紛紛展開喊話:

“星海科技在能源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給全球環境治理帶來了希望,碳排放量大大減少,溫室效應將得到有效的遏製,但這一切建立在星海科技不自私的技術之上。”

“保護環境是每個國家、每個公司的責任,星海科技有義務幫助我們,提供技術支持,建設美好的家園。”

“星海科技,幫幫我們,救救這個滿目瘡痍的星球!”

一時間,西方多國環保意識大增,突然意識到:他們亟需星海科技的新能源技術,去改善整個地球的生態環境。

比如高能1號電池技術,他們確實非常需要。

“偷的,這麽厲害的電池技術,應……應該也是從我們這裏偷的,卑鄙的小偷。”

M國網友基本還是那套說辭,但不知為何,不少網友的底氣,已沒以前那麽足了。

……

陳今更覺得意外的,還是國內的反應。

國內眾新能源企業的反應。

特別是力神集團、比雅迪電池、寧得時代、帝都國能、國軒高科等國內電池生產商,他們紛紛向星海科技發起了“控訴”。

“星海科技,要不要這麽變態?我們用了二十年的時間,讓電池的能量密度,從200Wh/kg提升到了450Wh/kg,耗費的人力、物力難以想象,我們科研人員沒有一天偷過懶,甚至過年都在研發室裏加班,可你們呢?一上來就犯規,一上來就掀桌子,直接讓我們做不下去!”

“犯規,星海科技你們在犯規!1500Wh/kg,我們至少還要十年才能達到這個水平,你們的技術指標超一點點還能接受,一下超過三倍,這是想要我們的命!”

“簡直是前段時間‘石墨烯技術’的翻版,星海科技進入‘石墨烯’的自由時代後,國內的石墨烯企業,全部被星海科技收編了,拿到星海科技的技術授權後,要一下交出50%的淨利潤,持續時間二十年!本來以為星海科技會就此收手,沒想到他們還盯上了電池產業!”

“好吧,既然如此,我就不幹了!星海科技,我工廠的2萬多名工人,幾百億投資推起來的工廠、設備,給你給你,全部成本價賣給你,我們退出電池產業!”

“我廠裏有3萬多名的員工,關聯了3萬多個家庭,裏麵有很多工人正在還房貸,有很多工人要供他們的子女上學,現在這些全部交給你了星海科技,請照顧好這些隻想過點安穩日子的工人!”

“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星海科技,Z國新能源產業的未來,全交給你了!”

國內眾能源廠商的怨氣衝天,發出他們埋怨、不滿的聲音。

有幾家廠商幹脆自暴自棄,叫星海科技過去接盤。

當然也由不得他們不抱怨。

犯規。

星海科技確實太犯規了!

而且在新能源領域,是這些國內廠商不努力麽?是他們的資金投入太少麽?是他們改變世界能源格局的決心和毅力不夠麽?

都不是。

這些國內廠商,都在傾盡全力向著新能源進軍,像是搞軍備競賽一般,努力積累一點又一點的突破,從未有過半點鬆懈。

結果卻遭遇了星海科技的降維打擊,先前努力全部化為烏有,麵臨淘汰出局。

他們還和聲和氣的起來才怪。

畢竟星海科技這種做法,是要把他們的蛋糕全部端走,嚴重損害了他們的利益。

眾多聲討之中。

陳今也頓時體會到:別人的蛋糕,不能隨意觸動。

他先前也盡力避免損害別人的利益,不砸國內廠商的飯碗,要砸就砸外國人的飯碗。

但這一次,國內眾能源廠商的利益,都在“高能1號”電池的威脅之中。

數十座的工廠。

上百萬的相關工人。

幾千億的投資。

連國家也找他進行交涉,希望他妥善處理……這些能源企業,國家也有不少的投資在裏麵。

“先進的能源技術我們歡迎,絕不會阻擾它的推廣!但考慮到影響的範圍,請慎重行事,妥善處理。”——這是上麵派人帶給陳今的話。

……

星海大廈。

高層會議室內。

陳今與公司眾高管,討論商議了一番。

“陳總,為今之計,咱們還是隻能走‘輕資產、重知識產權’的路線了,咱們不親自建電池工廠,隻能把‘高能1號’電池技術授權出去,再從中抽取50%的淨利潤。”

“這樣國內的電池廠商都不會倒閉,工人、工廠得以保留,不至於引發太大的震蕩。”

“這也是最好的解決之策了。”

坐在左手第一個位置的淩俊東道。

其他高管紛紛點頭。

副總梁瑩道:“輕資產這條道路其實是高科技企業減少成本、規避風險的最好選擇,因為建設工廠要投錢,招募工人要工資,還要給國家繳稅,本來有利可圖的好產品,不僅回本周期漫長,還有可能虧錢。”

“如果把技術授權出去,也就把成本和風險轉移了出去,雖然隻有一半的淨利潤屬於我們,但綜合來看,依然非常劃算!”

其他高管讚同:“不錯,我們的主要精力應該放到技術研發上!技術是在不斷迭代的,重資產太多,未來反而會成為巨大的包袱。”

也就是說,星海科技,還是比較適合做專利流氓。

陳今卻搖了搖頭道:“完全沒有重資產不可取!我們還要要建一座屬於自己的電池廠,滿足自己的需要,規模不要太大,投一百個億足夠了。”

“隻要你有自己的電池廠,就能知道其他同行的經營狀況,看看他們到底能賺多少,心裏也就大致有數,不然你把技術授權給了別人,別人年年虧損,沒有任何淨利潤上交,我們豈不是白白做了好人?”

這也是利潤分成模式的弊端,星海科技不是沒碰到過這樣的狀況,所以必須留個心眼,建立一個直觀的參考係。

淩俊東等人點頭:“陳總說的有道理。”

……

解決方案就這麽確定了。

星海科技同意把“高能1號”的技術授權出去,國內電池廠商都可申請合作。

但眾國內廠商,仍然不太滿意。

“50%的利潤分成?我們豈不是成了給星海科技打工的了?”

“這個比例真的太高了,我們接受不了。”

“30%,最多30%!”

對於這些不滿,陳今的態度十分強硬:“國內市場50%,這個一點都不能少,星海科技不會讓步。”

但也給他們留了條後路:“如果你們去國外市場拓展,我們少收一點,隻收30%,國外市場不比國內小,你們也可以去國外拓展。”

國外隻收30%?

眾國內廠商頓時心動,國內賺不到什麽錢,國外卻能大賺,他們可以大力去國外拓展。

“好吧!我們同意合作。”

一份份的合作協議成功簽訂。

然而就是這時。

軍方忽然插手進來,嚴肅地表示:高能1號電池,禁止賣到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