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民國往事之合軌

第42章 民國往事之合軌

天挺冷,李錦時覺得有碉堡可以取暖沒必要都站外麵寒暄。還是寒暄不多戒備不少。可自己也不好意思提,看著這哥們兒也是個講究人。不在江湖也該是懂江湖規矩的。

得,看來是得等著把戰利品清點完了才會邀請。按照江湖規矩,李錦時他這屬於摘桃子,雖然有幫助,但戰利品的分配權還是人家掌握。

這是一座一主兩副碉堡的據點,不算大也不小,一般駐紮差不多三十個人。肖後生他們應該是直接衝進主堡幹起來了,然後副堡的過來包餃子了。看年紀也就跟老三差不多,除了愣勁兒就是拚命,純粹是運氣。沒李錦時他們還真可能都栽這兒了。

“那個,這位長官,你們是這樣叫的吧。你看,我們也不富裕,這個點踅摸了好久,今晚才瞅準機會幹了一票。”

“好說,好說。我們就是……我們實在是什麽也沒有。連把槍也沒有,十來天了,沒吃口熱乎飯。還望友軍體諒體諒。”

都裝可憐,也許是都真的可憐。

別管怎麽說,李錦時他們還是吃到了熱乎飯,也人手有了一把槍,還有了足夠的子彈,同時友軍給留足了幹糧。據點裏的糧食是別想了,還有兩挺機槍。他們就是衝著這些來的。本來團座班長還想問問人家具體南撤的路線,想了想覺得突兀,就沒開口。

第二天離開後李錦時沒有將那塊疊起來的紙當手紙用,他覺得有用,可能還有大用。(後來還真幫了他徒弟陳天戈的忙。這是後話)從昨晚兩隊駐守情況看,李錦時總覺得對方跟國軍大不一樣。具體那不一樣說不準,訓練有素談不上,裝備精良更談不上,就是有股勁兒,說不出,不像他所見過的國軍,就是西北軍也比不上。他當時想如若以後……

不簡單呢!自己好歹留了情分。

不是友軍沒有提起撤退路線,人家撤退的方向是他們逃來的方向。看著自己這幫人如喪家之犬逃出來,肯定不好意思說:我們進去玩。要不要一起?那純粹是打臉。不過看著人家沒一點膽怯和遲疑就鑽進小日本的占領區,這臉被打的piapia的。

等著友軍離開,再回頭看看才發現這個據點防守的是運河,而過去運河就是自家師團布防區域。而人家相當於給他們打通了撤退的道路。剛剛才涼下來的臉又發燙了。

看著團座班長為了避免被對麵駐防的自己人誤傷,拿根棍兒挑著不知道從哪弄到的白布,邊往渡口走邊喊“我是二五四團的曹金彪”。李錦時不由的臉紅,這種事自己真幹不了。不愧是團座!

團座班長找到了自家部隊,急匆匆的就跑去師部匯報戰況,連怎樣安置這幾個殘兵都沒協調。估計他想著從師部拿到犒賞再計較也不遲。李錦時他們幾個小兵被師部官兵當猴子看,特別他們的裝束特別有喜感,一陣一陣的哄笑響起落下。沒人給拿軍裝過來替換,也沒人給送口熱水來,就這樣傻不拉幾的被人當猴看。

開始是言語,後來就是拳腳了,打日本人未必敢,揍落魄的自家人絕對沒問題。李錦時沒參與,過來兩個有心揍李錦時的被踢一邊去就沒人再過來找揍。而剩下的十幾個被揍翻了。

團座班長回來了,陪同過來的有個軍銜比團座低的,看著打成一鍋粥的狀況沒言語。隻是帶著後勤兵領著他們安排了營房,更換的軍裝,裝備也按常規配備了。

團座班長原來的上司,就是師座被撤了,人都不在軍隊了。所以他們想象的犒賞沒有,獎勵沒有,連番號都沒有了。聽著李錦時一陣竊喜,而剩下的全部罵娘。這時候別提功勞,能在這地兒不被排擠死就不錯了。

李錦時終於又回到手槍隊江湖兵那段狀態了。

馮錦飛轉悠幾天了,沒人相信一個二十啷當歲的後生是個掌眼的。趙錦成倒是有活兒了,自個買了輛黃包車拉客。得虧是有江湖傳承,懂江湖規矩,自個拜了碼頭,送了入門費,跟了大哥。算是從業了。

趙錦成沒嫌棄低賤什麽的,自己也從來沒高貴過,自從跟了師父是不愁吃穿,生活還富裕,但不管是師父教導還是兩位哥哥說教,沒有把職業分等別類。再說了,自家師門本來就是下九流,做什麽都是看用處,不看身份。

雖然做不做活兒,當初在濟南大哥和他攢下的就是在這年月也夠他哥倆生活幾年,還是滋潤的生活。院子沒買,不是買不起,是這兵荒馬亂的指不定哪天就給炸沒了。先租著住吧。

馮錦飛出了小院再次去古玩市場那塊碰運氣。進不了行當就沒法融進武漢的圈子,也就沒法打聽到時局,找大哥就無從說起。

“馮老弟?你是濟南瑞麟齋的馮錦飛馮掌櫃?”

“路大哥?”馮錦飛終於看清楚了。這是當初在濟南古玩行的朋友,集古閣的路明大哥,兩人都還是夥計時就處的不錯。

“路大哥你這是?”

“一言難盡呀!走,找地方敘敘。”

原來路明當初在濟南的東家不願舔墩勾子,就帶著路明南逃了。卻不料路上被土匪劫了,東家失了財,兒子也在反抗土匪時丟了命,小妾被禍害了,鬱結的沒熬過來。路明帶著東家的書信來到武漢總算是找到一份活兒,還是老本行。

“馮老弟,你家不是有個哥哥做軍官了嗎?怎麽沒帶著你?有軍屬的身份在這世道好混呀。”

“他們被打散了,我也不知道我哥他們現在在哪。”馮錦飛在行裏幹活,不提家人。這也是江湖規矩,他雖然做的不是師門行當,但規矩都傳承了。即便是路明也是碰到過豪哥和大哥去過他店裏才知道的。

“到我現在的東家那裏幹吧,你老弟的手藝不怕不出頭。東家現在的生意就靠他一個人撐著,你也知道老哥我就是個半拉子水平。”

馮錦飛沒推辭,他本來就正為這事兒愁,有怎麽個機會再合適不過了。

聚雅軒,常規的古玩鋪子名稱。棠梨木雕招牌,遒勁有力的字露著鋒芒。一般古玩店的招牌字跡偏向圓潤,這東家有意思。

進門兩開間的大堂,多寶格式的展覽櫃貼著三麵牆,差不多到屋頂了,都用玻璃罩著。正麵的展覽櫃前擺放一溜櫃台,右側有一門,裏麵應該是待客室,談貴重物件交易的地兒。武漢畢竟是大碼頭,這古玩鋪子的布置要比濟南新潮多了。

看這東家應該有五六十歲,這行獨有的儒雅氣息很濃,堂堂正正的樣貌,五官潔淨分明,乍一見如浴春風,隻是眼神裏略帶憂色。馮錦飛示禮,不亢不卑。

“聽路先生說了,小哥做過這行?”

“做過七八年,從夥計做到二掌櫃。”

“那按行規,這幾樣您給掌掌眼。”

馮錦飛知道東家選掌櫃和夥計都是這套流程,他早經過多少次了,也沒退讓。該備的家夥什都備著,該上手就上手。雖然自己對這行還算過的去,也沒敢掉以輕心。十幾分鍾過後,馮錦飛挨個說了這幾個物件。

就怎麽留下了,按照二掌櫃的活兒給安排的。大體就是東家不在時看好鋪子。

東家姓苗,兩子一女。本來倆兒子都讀了書,也都懂行。不管是子承父業還是另謀他就,都該有不錯的前程。可兩個兒子都有憂國憂民的覺悟,國難當頭不願偷生,哥倆先後去了軍營。而如今,別說是回家看看,就是連報個平安都難了。

大兒子早些年進了廣州黃埔軍校,前年回來一次,還自己題了店鋪的門牌,讓他爹給換上。說是在這世道就是文化也該有浩然正氣。馮錦飛覺得這是殺氣,你一個古玩店弄怎麽個帶殺氣的牌匾好玩嗎?這不,那邊盧溝橋還沒怎麽呢,小兒子就又出征了,要去追隨大哥,殺敵逐寇,護我中華。

馮錦飛都擔心每天看著這牌匾會不會自己也滿腦子充血跑去當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