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聖旨賜婚
第二章 聖旨賜婚
這樣茫然的過了十幾天,這段時間端親王妃來了很多次,端親王世子也來看過她幾次,這天,付贏然正在房裏發呆,突然小丫鬟跑進來喊:“郡主、郡主,聖旨到了,王爺讓您去前院接旨呢。”
她來到這裏有半個月了,她怎麽也想不明白,自己好好的出去打個架,惹個禍,咋就打到這古代來了,得,總比中槍死了強,穿越就穿越吧,既來之則安之。
還是乖乖接旨去吧,這裏畢竟是皇權大於天的古代。
贏然看了一眼自己身上,還過得去,就說:“走吧,再怎麽說總是聖旨,不好怠慢。”兩人加快了腳步,往前院趕去。
到了前院,隻見端親王府大門口,一個太監手持明黃的聖旨,而端親王夫婦也在,端親王滿臉的氣憤,他沒想到皇上居然敢下這道聖旨,端親王妃則是滿臉的擔憂,她就隻有贏然一個女兒,這以後處處低人一等,讓她怎麽能接受。
贏然見了,趕緊行禮道:“父王,母妃”雖然她不是他們的女兒,可身體卻保留了原主的情感,看見父母如此,贏然心中微微酸澀,於是她緊走幾步站到了端親王妃的身邊扶著她。
“靜嫻郡主付贏然接旨”傳旨太監扯著嗓子喊,
“臣女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端親王嫡女付贏然,溫婉賢淑,惠外秀中,德行俱佳,特賜婚於靖王端木靖為平妻,十五日後與左相孫茂祥之女孫淑媛同日大婚,靜嫻郡主午時後方可入府,欽此。”
這是明顯的打壓付贏然,但是贏然還是接下聖旨,既然敢算計她,那就準備接招吧,想擺布我的人生?做夢。
“謝主隆恩,萬歲萬萬歲”平妻是介於妻和妾之間,可著紅裙,可入宗碟,生的孩子也算嫡出,但總是不如正妻,總要低人一等,唉……,想她付贏然,一個現代來的靈魂,從小接受的是一夫一妻的教育,可如今卻落到如此地步。
付贏然從地上爬起來走到端親王妃的身邊,抬頭對著傳旨太監說:“這位公公,我母妃身子不適,我就先陪母妃回去了,您老請自便。”
贏然轉身又對著端親王說:“父王,女兒告退。”
“去吧”端親王大手一揮,讓她們母女先回院子去了。
這靜嫻郡主,先皇親封,品級一品,準其入皇家宗牒,並賜下信物,可見王不跪,如朕親臨,她父王端親王是當今皇帝的親叔叔,手握二十萬兵權,十五歲就上了戰場,十八歲封王,是在戰場上打出來的戰神王爺,先帝親封一字並肩王。
而付贏然還有兩個嫡親哥哥,大哥是端親王世子,二哥是一品護國將軍,手中也有十萬兵權,目前鎮守在大魏國的北疆。
所以在大魏國,她付贏然的後台是相當強硬的,而且除了自己父母,太後,皇上,其他人都可以不用理會。她就是個特別的存在,擁有先皇禦賜的信物,皇宮內院任意行走,大魏國內任她差遣。
好在贏然也懂得分寸,知道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所以當今皇上即便猜忌,也無從下手對付端親王府。
贏然扶著端親王妃回到她的牡丹苑,端親王妃一坐下,贏然就給她倒了杯水。
端親王妃接過杯子說道:“贏然,我看皇上是越來越過分了,想你父王一生征戰,為了這大魏國的江山嘔心瀝血,可他卻處處刁難,你父王兵權在手卻出不得京城,你二哥人在軍中卻不能回京,而你一國郡主卻賜予一個異性王爺為平妻,皇上他真是欺人太甚了。”
端親王妃一共生了三個孩子,兩男一女,老大付天陽是端親王世子,老二付天辰是護國將軍,手握十萬兵權,老三就是這靜嫻郡主付贏然了。
“母妃,不用難過,一切都會好的,這不是還有十五日嘛,總會有辦法的,你女兒可不是什麽人都可以隨意拿捏的。
先不說我身上有皇伯伯禦賜的信物,就是父王和哥哥們手上的權利,皇上也不敢真把我們怎麽樣。也就是平時鬧鬧小脾氣罷了。
這次賜婚說不定是個好機會,按照規矩,嫡親妹妹出嫁,作為兄長,二哥此時回京送嫁,天經地義,再說這次皇上賜婚可是結結實實的,打了我們端親王府的臉,我們就可以利用這個婚禮,向皇上發難,再請太後下道懿旨,讓二哥回京送嫁,到時候就順理成章了。”
“話是這樣說,事情怕是不好辦啊,皇上這兩年對我們端親王府的猜忌越來越重,想要讓你二哥回京,難啊。”
因為贏然手上如朕親臨的信物,加上端親王父子手中的兵權,皇上那是日防夜防啊,就怕端親王利用贏然手中的權利,帶兵逼宮造反畢竟端親王也是皇室嫡係子孫。
這二公子付天辰十六歲離家,至今已有六年了,最後一次見麵還是兩年前先帝駕崩,他奉詔回京奔喪時見過,而付贏然由於一直在天一莊,那次沒有回來,所以付贏然有十年沒見過她二哥了。
皇上登基以後,就一直不讓他回京,說是邊境不安,需要他護國將軍親自鎮守。
其實皇上是擔心,怕他們父子兩人碰在一起,要知道端親王和付天辰手上的兵權加起來就有三十萬,這對皇上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威脅,而端親王明麵上隻有二十萬的兵權,可暗地裏的勢力,除了端親王自己誰也不知道,所以皇上就讓這兩父子兩地分隔,以便互相牽掣。
“母妃說得是,皇上肯定不會答應,聽說自從淑妃進宮,他連自己的結發妻子都可以置之不理,更何況我們這些堂兄弟姐妹,女兒覺得這次的賜婚就是淑妃動的手腳,隻要我進宮在太後的麵前煽動兩句,我想太後也不希望皇上事事都由著淑妃做主吧?”
付贏然心裏也沒底,穿過來這半個月她並沒見過太後,全是憑著原主的記憶,記憶中這太後對自己還是很好的,在說,沒有哪個母親能接受,自己的兒子事事聽個女人擺布。
“但願吧,太後娘娘隻怕也是對皇上失望了,她這兩年避居壽康宮不管世事。也難怪了,這皇後娘娘畢竟是她娘家的侄女,皇上寵妾滅妻她總是會寒心的。”自從兩年前皇上登基之後,皇後就圈在坤寧宮,從此不出宮門半步。
當時因左相孫茂祥扶持皇上登基,皇上為了安撫他,便納了他長女孫淑儀進宮,並封為淑妃,從此以後就是後宮獨寵,就連結發十年的的皇後都無故圈禁,太後多次勸解無效。
這淑妃手段也是了得,皇上對她是言聽計從,太後無奈,索性甩手不管,收回皇後的鳳印,從此避居壽康宮,從此不聞不問。
隻要鳳印在太後手上,任憑淑妃在後宮鬧翻天,淑妃永遠也隻能是淑妃,而這淑妃膝下有一子,今年剛滿一歲。這宮裏的女人,哪個不想做皇後,哪個不想自己的兒子繼承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