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回 飛揚講道
第142回 飛揚講道
眾仙到了這個時候,無不屏息靜氣,全神貫注地傾聽碧霞元君講道,畢竟在場的眾人當中,絕大部分的仙人都是散修,平日裏修煉隻能靠自己,壓根就沒有聽碧霞元君這等大能講道的機會。
而就算不是散修的,也都在側耳傾聽,畢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大道之始,無象無言。天地既辟,萬神司權。泰山岱嶽,奠靖坤元。中有元君,號曰天仙。始證帝真,位居碧天。為化眾生,示現慈顏。大顯神通,威德孔宣。安民護國,警世敦元。輔忠助孝,翼正扶賢。
保生益算,延嗣綿綿。消災化難,度厄除愆。驅瘟攝毒,剪祟和冤。嶽庭官將,號令威嚴。不仁不義,忤逆凶頑。不尊正道,化微塵煙。敢有咒詛,押送酆山。魂擊幽司,萬劫不原。下民有禱,無願不全。大慈應感,溥濟人天……”。
飛揚一聽碧霞元君所講經文,頓時就是一愣,這哪裏是在講道,分明就是在告知眾人自己的神職,為自己歌功頌德,碧霞元君講道講這些,對眾位仙家來說又能有什麽用?
然而,令飛揚沒有想到的是,隨著他不斷地傾聽著這講道之聲,那碧霞元君的頭頂突然就冒出了一個金光燦燦的神道法相,一手持寶瓶,另外一手持寶劍,麵帶慈悲之色,雙眼當中透露出一股悲傷情緒,仿佛是因為眾生在紅塵當中苦苦掙紮而不得超脫,全身大放無量光芒。
這光芒在照射到飛揚身上後,頓時就是令飛揚全身一陣暖洋洋的,而後就驚訝地發現,自己剛剛突破的修為,竟然在這一瞬間穩固了不少。當即,飛揚趕緊睜開了雙眼,看向在場的眾人。發現眾人都是個個麵帶喜色,顯然在這光芒之下。一個個修為都有了提升,雖然不是很多。
一瞬間,飛揚改變了他對神道的看法,原來這神道走到高深之處,也是能有無比玄妙的力量,怪不得那麽多仙道大能要輔修仙道,不單單是為了獲得一個強大的法相,增加自身的實力。
一轉眼。半天的時間過去了,碧霞元君便在眾人意猶未盡的目光當中,停下了講道,起身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把講道台讓出,換其他的大能來講道,當即,眾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在了西王母的身上,她是在場當中修為最高、地位也最高的人,因此應該由她第一個講道才對。
當即。西王母也不客氣,來到了講道台上,端在在上麵。開始口吐真言,“駕我八景輿,欻然入玉清。龍群拂宵上,虎旆攝朱兵。逍遙玄津際,萬流無暫停。哀此去留會,劫盡天地傾。當尋無中景,不死亦不生。
體被自然道,寂歡合太冥。南嶽擬貞幹,玉英耀穎精。有任靡其事。虛心自受靈。嘉會降河曲,相與樂未央……”。
跟碧霞元君不同。碧霞元君乃是以神道之法幫助眾人提升修為,至於西王母。則是講著正宗的仙道大法,頓時就是令眾人心馳神往、如癡如醉,就算沒有聽懂的,也試圖強行記下、要等回去後再去參悟。
然而,這等大道真言,弄懂了就是弄懂了,弄不懂那就是無緣,這些人發現,無論他們怎麽努力,也無法將那些弄不懂的強行記下。
半天後,西王母停止了講道,所有的人都是如癡如醉,沉浸在大道真言當中,等西王母停止講道很久後,這才緩緩蘇醒了過來,一臉的意猶未盡,希望西王母繼續講下去,然而,西王母沒有理會眾人的目光,當即就離開了講道台,把位置讓給了眾人。
接下來,月神望舒、龍母、玄都大法師、廣成子、無當聖母乃至是彌勒佛依次上去講道,前麵幾個人也就罷了,都是老老實實的講道,可是這彌勒佛講道的時候,還想趁機蠱惑人心,試圖讓在場的仙家萌生出投身西土的念頭,幸好廣成子和玄都大法師及時出手,壞了這彌勒佛的蠱惑之術。
等彌勒佛講完道後,當即就是輪到了太白金星李長庚,別看此人平日一幅老老實實的樣子,但金星主殺伐,這李長庚不但有著太乙金仙的修為,更是洪荒當中鼎鼎大名的劍仙,創出了太白劍法。
因此,此人給眾人講的道當中,主要是以劍法為主,而在場的仙人,誰沒有一兩把仙劍,因此也是聽得津津有味,就連飛揚在聽了之後,都領悟出了幾種很實用的禦劍之法。
而等太白金星講完之後,起身回到位置上,眾人的目光就都集中在了飛揚的身上,心想第一層的眾多大能都講道了,那飛揚同樣是在第一層,是不是也該講道,可是,他區區玄仙中期的修為,在場一大半的仙人修為都比他高,他有什麽資格講道。
飛揚在見到眾人的目光集中在他的身上後,當即不驚反喜,因為他一直想將他的易書推廣出去,而現如今不就是一個大好的機會嗎?
碧霞元君在見到這一幕後,本想立馬開口結束這場宴會,免得讓飛揚為難,未曾想就在這時,飛揚突然起身,在眾人驚訝的目光當中,走到了講道台上坐下,當即開口說道,“既然其他前輩都已經給眾位講道了,在下也趁著這個機會,給眾位道友講講我所編著的易書吧”。
眾人一聽這話,頓時就是一臉的不屑,易道是給沒有法力的老百姓用的,他們這些仙人學習易道作甚,有人正想要說些什麽,將飛揚趕下台去,未曾想就在這時,飛揚將燧人經祭出,大放無量功德金光,將所有人的嘴都給堵上了。
“功德金光,這是功德金光”。
“天啊!那竟然是一件功德靈寶,此人怎可能有功德靈寶”。
“不止啊!這分明就是中品功德靈寶”。
……
飛揚沒有理會眾人的目光,當即就是在這無量功德金光的籠罩下,給眾人講起了自己所編著的《燧易》,“至大無邊為無,天人合一以得,鏡花水月為有,自強明性以得,陰陽兩顧為兼,兼愛非攻以得,向內取之為反,反求其應以得,左右進退為行,寵辱不驚以得,傳承踐行為道,治人事天以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