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少年熱血啊一騙就中
100 少年熱血啊,一騙就中
100少年熱血啊,一騙就中
因鄭倫被陳九公,姚少司二人所殺,蘇護無奈之下派蘇全忠到陳塘關李靖處,想讓李靖幫忙。沒想到李靖怕事,竟然推托了事。蘇全忠無奈,隻得告辭回去,卻在李府門口碰到了李靖二子金吒和木吒。
金吒和木吒見蘇全忠在二人麵前痛哭,心中大奇,問道,“你究竟是何人,為何見我二人之後如此痛哭?”
蘇全忠道,“我是冀州候蘇護之子蘇全忠,我家大將鄭倫與你父李靖乃是同門,平時也常聽他說起你二人,現在看到你二人在此,鄭倫卻已身故,不覺悲痛,一時心傷,所以才失態痛哭。”
金吒聽了問道,“鄭倫和我父同門,那他也是度厄門下?”度厄雖是闡教門下,但並不是元始親傳弟子,而金吒木吒二人師尊乃是元始親傳,自是對旁門之人看不順眼,因此雖然度厄長了一輩,但金吒口中卻也不甚尊敬。
蘇全忠是機靈之人,一聽金吒口氣,就知要讓二人去幫鄭倫報仇是沒指望了,要想說動二人,還需另想他法。口中卻說道,“鄭倫正是度厄門下。可恨那二個道人,將鄭倫殺死之後,竟然還辱罵他的師門,我父因此讓我前來報信。”
邊上木吒一聽,問道,“鄭倫是為道人所殺?他們是什麽人?他們罵什麽?”
蘇全忠聽了木吒問話,心中暗喜,口中說道。“那兩道人聽說是截教門下。他二人殺死鄭倫之後,說鄭倫道法如此之低,竟然也能下山。可見其師也不過如此。也不知是何人門下,竟然教出如此師徒,著實丟了修道人的臉麵。”
金吒木吒二人一聽此言。隻氣得哇哇大叫。鄭倫雖然不算什麽大人物,但其師度厄好歹也是闡教門下,那二個道人如此說話,豈不是罵到闡教元始聖人頭上了嗎?金吒木吒二人對師尊迷信無比,對師祖元始更是崇拜的五體投地,此時聽到有人口出狂言,竟然看不起闡教,如何不怒。
蘇全忠見二人如此生氣。當下火上加油,說那二個道人如何猖狂。如何不將鄭倫師門放在眼中,接著話頭一轉,又說李靖如何推托,如何不肯出頭,等等等等。金吒木吒二人聽到最後,火氣上頭。隻覺其父膽小怕事,竟能容忍截教之人如此辱問闡教。自己兄弟二人既然碰上其事,當不能象李靖那樣聽而不聞。二人略略商議了一下,決定瞞著李靖,到蘇護軍中,將二個道人打敗之後。再和李靖明說。
金吒木吒二人此次下山。正是奉了二人師尊文殊廣法天尊和普賢真人地命令,要到申公豹處聽令。扶佐紂王二子的。此時蘇護奉紂王之命征討伯邑考,雖不是申公豹的事情,但二人也早就被其師告知,此次下山主要就是對付截教地。這次瞞著李靖去北地,也是去對付截教之人,二人想來其師也不會怪罪,因此才敢瞞著李靖前去。
蘇全忠騙得二人前往助戰,也是大喜。三人當即離開陳塘關,往蘇護軍中出發。等李靖得到消息,三人早走的連影也沒有。李靖追之不及,也隻好作罷,暗中希望二個兒子此行無事。
蘇全忠三人來到兩軍陣前,第二日,金吒和木吒二人就到周軍營外挑戰。陳九公和姚少司一聽有二個少年道人挑戰,知道是蘇護請來的幫手,隻是不知是何處門下,當即出營觀看。
金吒木吒二人見對麵營中出來兩個道士,金吒上前問道,“二位道友可是殺了鄭倫之人?不知道號如何稱呼?”
陳九公回道,“我二人是截教趙公明弟子,我叫陳九公,那位叫姚少司。不知二位道友師出何人,如何稱呼?”
金吒說道,“我二人都是闡教門下。家師文殊廣法天尊,那是舍弟,師從普賢真人。此次前來,隻為一事。聽說你等殺了鄭倫之後,還笑他師門無能,鄭倫不管怎麽說也是出自闡教門下,闡教豈是你等能相辱地。快快速手就擒,隨我等到昆侖山請罪。”
陳九公一聽不由好笑,這位闡教門下看來是初出師門。所謂罵無好口,二軍陣前,有什麽罵不出的,別說自己沒有相辱闡教,就是辱了,也沒有把兩軍陣前的話當真啊。這二位倒好,還專門為此找上門來了。
陳九公一提手中寶刀,說道,“我也不和你廢話,要我到昆侖山請罪,問問我的寶刀同意不同意吧。”
金吒一聽,以為陳九公承認了罵闡教的話,見他揮刀來攻,也拔出寶劍,和陳九公戰成一團。二人都是兩教的三代傑出弟子,此時相鬥,真正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二人都是步將,也不騎馬,從地上鬥到空中,又從空中鬥回地上,半天也沒分出勝負。
金吒見自己使出了全身本事,也沒有辦法戰勝陳九公,心中急燥,“我出師門前去相幫申師叔,竟然連一個截教三代弟子也無法戰勝,還說什麽揚闡教威名?”想到這裏,急攻幾招,逼退陳九公,自己跳出圈外,祭出了一物。
金吒祭出之物,名叫遁龍樁。本來是其師文殊廣法天尊的法寶,因為金吒下山相助申公豹,文殊廣法天尊才將此寶賜給金吒。此寶一出,陳九公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被遁住,混身動彈不得。
邊上觀戰和姚少司一看不好,忙祭出了捆仙繩,想將金吒摁住。沒想到另一邊的木吒見姚少司出手,怕他對金吒不利,也祭出了下山時其師普賢賜給地寶物,吳鉤劍。
金吒剛將陳九公遁住,就見一道黃光朝自己飛來,還沒來得及反應,邊上又有一道白光閃過,將黃光斬為兩段。金吒料想是邊上二人出手,怕姚少司還有別的手段相救陳九公,手中寶劍一揮,陳九公腦袋落地。因被遁龍樁遁住,元神無法脫逃,也被一劍斬殺,隻有一點真靈往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