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百日築基
一條清澈的小溪從山林中流出,於孟奇眼前盤旋了一圈後往著山腳流落。
附近綠樹掩映,薄霧彌漫在山林之間,空氣極其清新,讓孟奇有身心曠怡之感。
天還未亮,晨鍾響起,驚醒了孟奇,在早課學了梵文小咒之後,他和真慧就被玄心安排到此處挑水,周圍還有真應真觀等人,以及用挑水進行錘煉的武僧院眾僧。
看著溪水,孟奇不經意間從緩慢流淌的水麵依稀看到了自己現在的樣子。
這是一個眼如點墨,眉似遠山,粉雕玉砌的小孩,年齡大約在十二三歲,僅僅比真慧大一點。
長得真不賴啊,以前看來也是養尊處優。孟奇自我讚美了一聲,但旋即哀歎,這對一個和尚來說有什麽用我一定要還俗
他將木桶沉到水底,打算試試自己的力氣有多大,同時,叮囑著身邊的真慧:小師弟,你隻挑一半就差不多了,不要逞強。
嗯。真慧看著小溪裏遊過的魚兒,舔了舔嘴唇。
正當孟奇準備將木桶提起時,忽然感覺有人在看自己,於是轉過頭,順著目光望了過去,恰好看到一群還算熟悉的武僧,他們正是與自己一起被玄苦剃度的小沙彌,其中孟奇還能記住名字的不多,現在看著自己的真德就是一個。
真德的眉毛頗為雜亂,臉頰瘦長,見到孟奇回望,腦袋微抬,似乎有點傲慢和得意。
他周圍的其他小沙彌見狀,都從滿臉苦色轉化為了喜笑顏開,似乎在看到比自己過得更差的同伴後,武僧院生活的艱苦煙消雲散了。
是啊,我們進了武僧院,而真定和真慧隻能當雜役僧,這可是值得高興和驕傲的事情。
真德張了張嘴,似乎想說點什麽,可看了一眼旁邊的戒律僧後,還是閉上了嘴巴,將木桶從溪中提出,滿滿的兩桶。
孟奇撇了撇嘴巴,決定不和小孩子一般見識,自己總有一天要進入武僧院,學到少林絕學
他摒除了雜亂的心思,用力將兩隻木桶提起。
木桶剛離開水麵,孟奇內心就霍然一驚,怎麽會這麽輕
他感覺自己沒用什麽力氣,木桶就被提了起來。
重嗎孟奇疑惑地詢問著真慧。
真慧老實巴交地走了過來,提了提孟奇身前滿滿的兩桶水,提的青筋暴突,臉部扭曲,然後點了點頭:重。
不是水的問題孟奇輕吸了口氣,內心暗道,難道這具身體天生一把好力氣呃,看皮膚,看衣著,看飾物,以及馬臉大叔口中的侯爺,這具身體恐怕出身顯貴,也許以前練過武,打好了基礎,力氣比正常小孩大很多。
不管是什麽原因,孟奇對挑水再沒有畏懼,俯下身體,擔起了兩桶水,跟著前麵的武僧隊伍踏著石階爬山。
隊伍迅速拉長分開,多年錘煉的武僧們擔著鐵桶和水也能健步如飛,很快消失在山林裏。
孟奇為了不引人注目,與真慧等幾個雜役僧拖到了最後,而真德等武僧院的新晉小沙彌由於剛進寺一天,尚沒有進步,也與他們一樣。
感受到孟奇等人的目光,真德等武僧院小沙彌臉色漲紅,紛紛沉下腰,擺好姿勢,大踏步前進,不想與這群雜役僧落到一起。
看到他們速度加快,孟奇內心一動,也學著他們沉下腰,擺好姿勢,頓時覺得裝滿水的木桶更輕了。
這個姿勢很簡單嘛孟奇摸索著讓自己更輕鬆的發力技巧,步伐漸漸加快,不知不覺就甩開了真慧,超過了真德。
哼,開始要穩,要不然後麵走不動真德忿忿不平地在孟奇背後說了一句。
孟奇嘿了一聲,覺得自己明天有必要換大木桶,否則沒有鍛煉的效果了。
不過山路難行,又是往上,孟奇到了後來,還是出了一身汗,氣喘籲籲。
注意控製呼吸。忽然,有道嚴肅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
孟奇側頭望去,這才發現巡邏的戒律僧不知什麽時候站在了自己旁邊,示範著呼吸的節奏,他又驚又喜,學著調節了呼吸,很快沒有了氣亂力盡的現象,一路回到了寺廟
明天換大桶挑水。戒律僧吩咐了一句,又往下去迎其他小沙彌。
孟奇嘴角抽搐了一下,雖然自己心裏也有這個想法,但還是頗為擔心力氣不夠啊。
過了一陣子,真慧真德等小沙彌也擔著水上了山,看到神閑氣定的孟奇正在那裏呼吸著晨曦。
隻,不過,力氣,大而已。真德喘著氣,嘀咕了一句,與其他武僧院小沙彌一樣,覺得在明明比不過自己等人的真定麵前丟臉了
然後,他們沒有停留,急衝衝離開了這裏。
小師弟,順口氣,還好吧孟奇壓根兒就沒關注他們,問著大口喘氣的真慧。
真慧點了點頭:很,很好,早,早膳
用過早膳,天剛蒙蒙亮,東方一片赤紅。
孟奇卻沒有大體力勞動後的酸軟,反而更覺清醒,神完氣足。
這具身體真的很不錯啊孟奇打量著齋堂裏一個個累得東倒西歪的雜役僧,欣喜之感油然而生,不管如何,一具好身體是自己將來的依仗。
新來的跟我去講經院。玄心拿著一根雞腿,笑嘻嘻地站在齋堂門口,見到孟奇望過來,輕輕頷首道,做得不錯嘛,不要給武僧院那群小崽子臉麵,晚上回來,師叔有獎勵給你。
獎勵孟奇心中一喜,雖然有點討厭玄心,但獎勵誰不愛
玄心還未回答,真慧就木木呆呆地道:玄心師叔,開竅之後不得食肉,你違背戒律了。
孟奇腦袋嗡了一下,想轉身捂住真慧的嘴巴卻慢了一拍。
果然,玄心的笑容一下就僵硬在了臉上。
他嘴角扯動了一下,皮笑肉不笑地道:師叔我從不違背戒律。
說完,他再也不提獎勵之事,臉色難看地走出了齋堂。
直到這個時候,齋堂內才響起了一道道低笑聲。
真慧不太明白地看著孟奇:師兄,他們笑什麽
笑你太傻太呆孟奇內心回答著。
不過真慧關心的不是這個問題,馬上就轉移了注意力:師兄,為什麽玄心師叔說他沒有違背戒律,可他明明在啃雞腿啊
因為他還沒有達到開竅的境界孟奇聲音飄渺地回答道,覺得有必要給真慧講講做人的道理,免得他老是犯傻得罪人,從而牽連到自己。
哦玄心師叔還沒有開竅。真慧恍然大悟,一臉喜色,似乎解開了什麽至關重要的秘密。
孟奇見外麵的玄心沒有停止腳步,顧不得給真慧講世事洞明人情練達的事情,招呼著他跟了上去。
一路繞過大小佛殿院落,孟奇隻聽到一片誦經之聲,空靈悠遠,分外洗滌人心。
暮鼓晨鍾,驚醒世間名利客;經聲佛號,喚回苦海夢迷人不知怎麽的,孟奇就想到了這幅對聯,此情此景,實在太貼切不過了。
咦,真定師侄,你也聽過水月庵門口的這幅對聯玄心笑嗬嗬地問道。
孟奇汗毛一立,故作鎮定地道:聽家父提過。
隻能推到那莫名其妙的侯爺身上了。
玄心也不奇怪,語氣唏噓地道:師叔我曾經去過水月庵,見過門口這幅對聯,所以印象深刻,那時候,庵主以多年地榜第一的實力,強行衝擊法身境界,希望能證得大慈大悲觀自在菩薩金身,可惜卻失敗坐化。
大慈大悲觀自在菩薩金身孟奇愕然出聲,心中莫名火熱。
玄心收起唏噓,嗬嗬笑道:水月庵立派之根本就是觀自在菩薩心經,若成正果,可得大慈大悲觀自在菩薩金身,屬於大菩薩大阿羅漢金身之一,遠遠高於普通菩薩金身和羅漢金身,隻次於如來金身阿彌陀法身和菩提金身,嘖,可曆代以來,水月庵也就隻有開派庵主證得。
這樣啊孟奇覺得自己臉皮發燙,心髒亂跳,這個世界竟然有菩薩金身,佛祖金身等,真是又刺激又讓人神往。
此時,眾人踏入了講經院後,玄心收斂起嬉皮笑臉,不再說話,一本正經地帶著孟奇等人進了一處偏殿。
玄恩師兄,這是雜役院新進的沙彌。玄心低宣了一聲佛號後,指了指孟奇等人。
誦經堂內高坐前方的是一位眉毛雪白的枯瘦老僧,同樣穿著黃色僧衣,麵前擺著書籍和木魚,手中握著戒尺。
你們分別坐下。他指著下麵還空了大半的蒲團,而每張蒲團前麵都有一張小幾。
孟奇和真慧等人不敢說話,各自找了位置跪坐下來,又等了半刻鍾,一個個小沙彌陸續趕到,其中就有真德等一起入寺的同伴。
他們詫異地看了孟奇等人一眼,顯然沒想到雜役僧也能到講經院學習。
玄恩敲了敲麵前的木魚,讓小沙彌們都安靜了下來,然後聲音不高不低地道:未來三年,隻要你們不違背寺規,每日此時,都可來此識字,除了普通文字外,還得修習梵語,以便研讀古經。
他頓了頓道:但今日教授你們文字之前,先得引導你們踏入武道。
聽他這麽一說,孟奇精神一振,腰背下意識挺得筆直,雜役僧也能得到引導
這樣的疑惑也讓真德等人瞪大了眼睛,那雜役院和武僧院有什麽區別
不管是道門靜功,還是世俗流法,武道修習之路的第一步皆大同而小異,是為氣脈初通,強神健體。玄恩沒有理會真德等人的疑惑,自顧自地講述道。
孟奇聽得專心致誌,生怕漏了一個字。
這一步在道門叫做百日築基,意指奠定武道修行之基,所謂百日,既正常而言,百日之內,任督等經脈氣滿自開,我佛門則稱之為定中修身,因為唯有心靜入定,不散不亂,真氣方能自然化生,填補竅穴,開通氣脈,而世俗稱為開脈。
玄恩大致介紹著定中修身百日築基的要點:人身有三百六十五處大竅,每化生一口真氣後,皆要填入竅穴,而每一處大竅需九口真氣方為充足
每次入定一刻鍾,隻能化生一口真氣,故根據各人每日修行時間,大致百日到一年,既可完成這一步。
入定之時,六根清淨,不妄想不急切,一刻鍾後,自有真氣化生,其中一半由督脈上行至頭頂百會穴,再下行於上顎,生成一口金津,另外一半,則由任脈上行,及於下顎,化成一口玉液。
金津玉液相逢,會匯成一口清且甜的唾液,這在我佛門稱為甘露,之後吞咽甘露,填入相應竅穴
玄恩反複將要點講了幾遍後道:等到定中修身完成,則精氣神皆足,氣脈初通,身體強健,如此方能進入下一步禪定蓄氣,我佛門又稱為長養聖胎。
說完,他要求各個小沙彌嚐試入定。
此非禪定,隻要求心靜,並不算難,對思緒較少的小孩子而言,相對簡單。
可孟奇作為一個成年人,雜思甚多,久久無法心靜入定,這讓他急躁不已,可越是心急,越是無法入定。
等到他急得滿頭大汗時,突然感覺胸口有陣清清涼涼的感覺傳來,頭腦為之一清。
那尊小玉佛孟奇心中一喜,沒去多想,慢慢收斂了心神,進入了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