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八方支援_血脈相連
血脈相連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長江、鬆花江流域的嚴重水災,牽動著炎黃子孫的心。在這一刻,洪水無情人有情,血濃於水的親情在此時彰顯無遺。
千裏之外的香江,從7月份開始,每日的報紙頭版必是報道內地水患的消息。8月10日,一篇名為《滾滾長江水無情,天下人間愛猶在》的社論發表在香港《經濟日報》上,號召廣大市民“量力而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呼籲包括香港居民在內的全球有能力的人,都應伸出援助之手,幫助災民度過水患。
香港《商報》、《文匯報》等紛紛以《洪水無情,港人有情》、《施援手賑濟洪區災民》”等標題發表文章,配以大篇幅的詳盡報道和水患照片,深深觸動了香港居民的心。
隨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在媒體麵前緊急呼籲全港市民踴躍支援內地受災的同胞。他動情地說:“我們都是中國人,理應在有危難時互相幫助。香港在回歸祖國後,大家更應該感到這種血濃於水的特別情懷。”董建華夫人、香港紅十字會會長董趙洪娉也在相關渠道發出呼籲:“希望更多的人一齊攜手,為我們的同胞做一些事情。”香港紅十字會已與中國紅十字會取得聯絡,將所得善款馬上幫助災民購買糧食、藥品和衣被,幫助災民渡過難關。
慘重災情之下,香港各界人士紛紛以各種不同形式表達深深的哀痛和對災區的支持:捐贈熱線電話此起彼伏,捐款捐物人士絡繹不絕,令人深切感受到濃濃的同胞情、人間愛。
在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強災麵前,香港市民濃濃的同胞情誼再次迸發,各界人士紛紛伸出援手,不論長幼,無論多寡,都積極參與募捐賑災,以不同的方式盡力獻上愛心。
一時間,從灣仔的街市到清水灣電視城的舞台,從香港紅十字會到公共屋邨,從特區政府官員到普通市民……連續數日,香港湧起了一陣為內地水災捐款捐物的熱潮。
8月10日,香港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嘉誠親自赴新華社香港分社,向受災地區捐款5000萬港元。這是此次香港各界捐款中最大的一筆。李嘉誠表示代表長江集團全球6萬多員工向災區人民表示慰問,他說,長江流域那麽多省市受到洪水侵襲,損失巨大,向災區捐款,“是我絕對應該做的”。隨後,香港工商界知名人士郭鶴年、新鴻基集團主席郭炳湘及其弟弟郭炳聯等人也分別向災區捐款1000萬港元和500萬港元。香港紅十字會、宣明會、救世軍等團體向災區捐助了900多萬港元的賑災款;香港紅十字會還組織人員走上街頭募捐,也籌得500多萬港元;此外,香港仁濟醫院、華人基督教聯會、恒生銀行等企業紛紛發起募捐活動。
連日來,港澳兩地的文藝界人士不斷奔走相告,義賣義演、籌集捐款、解囊相助,將賑災活動逐步推上了**。
香港演
藝界的知名藝人首先參與了由香港商業電台《大無畏》欄目發起的“十萬火急愛心大義賣”活動。劉德華、黎明、梅豔芳、許誌安、林子祥、許倩文、李克勤等傾力參與,希望借此行動,進一步激發香港各界人士參與善舉的熱情。
8月15日晚,香港有線電視台與亞洲電視台攜手,聯合舉辦了一場名為“長江災情告急”的賑災籌款節目。成龍、梁朝偉等著名藝人紛紛現身義賣,或現場縫製香袋,或捐出自己的珍藏。演出剛開始,便不斷有市民通過現場的60部電話表示願意盡力援助災區。在一個半小時的演出中,觀眾捐款128.2萬港元。亞洲電視台和香港有線電視台分別捐出500萬和200萬港元的廣告收入,用於幫助受災地區重建學校。
8月16日晚,香港無線電視台聯合香港東華三院、仁濟醫院共同舉辦“齊心同抗長江賑災大行動”節目,掀起香港社會各界捐贈活動的新**。除了在演出現場設有100部熱線電話外,主辦機構還在市區商場、的士巴士站和加油站進行義賣籌款活動。賑災節目長達7個小時,一直持續到第二天淩晨。節目籌得善款3000多萬港元,加上香港賽馬會捐出的3000多萬港元,此次活動共籌得善款6800多萬港元。
中國有句古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其實,此時的香港剛剛經曆了亞洲金融風暴,大多數普通市民都受到了波及。但是,內地水患的消息傳來時,他們卻將自身的困擾置之度外,慷慨解囊。正如著名影星成龍所說:“少穿一件新衣,少喝一口酒,就能為災區人民多做點事。”
“我們再有困難,也應該對更加危難的受災同胞伸出援手。”一位蔡姓老人在她80歲生辰之時,將親友賀金10萬港元全部拿出來賑濟內地水災。普通市民所捐款項雖難與巨商相比,但點滴愛心融於其中,積少成多,如百川匯集而成海。居住在港島的高景凱先生在來信中說,我不富有,但我有一顆熱愛祖國、關愛災民的心,捐獻5萬港元,並希望將來能夠撫養幾個孤兒。
在油麻地街,近百名商販發起了義賣活動,將當天成本近20萬港元的水果義賣,賑濟災區;在九龍觀塘、香港島灣仔,一連4天的義賣活動吸引了近3000名商販參加;在啟德機場,近萬名市民冒著酷熱參加“長江洪患賑災步行籌款”活動,不到1小時就籌款近百萬港元……
8月17日晚,香港紅十字會主席楊鐵梁代表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出席了中央電視台舉辦的《我們萬眾一心》抗洪賑災募捐演出,向災區人民捐出了港人所籌善款1.6億港元。
在同胞遭受水災,最需要幫助的時候,香港各界人士全麵行動,奉獻出了一顆顆赤誠的愛心。其實,這樣的感動不單單出現在香港,在澳門,在台灣,在全世界華人聚集的地方,都有愛的奉獻和血脈的彰顯。
在8月28日晚,澳門廣播
電視有限公司、同善堂及街坊總會聯合舉辦了“眾誌成城抗洪水”慈善賑災晚會,通過唱歌、曲藝、遊戲及義賣的方式帶動觀眾捐款熱情。至晚會結束,共籌得善款320多萬元。
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在澳門工人球場舉行了一場規模盛大的“支持抗洪賑災義賣籌款”活動。現場貨品種類繁多,包括鞋帽服飾、日用百貨、書畫陶瓷以及特色食品等,全部由30多家公司及社會熱心人士讚助。盡管此時澳門經濟持續低迷,但還是有很多市民積極支持這次義賣活動,不少人付出高於標價的款項來購物。還有些市民捐出了善款,卻沒有買任何商品,著實令人感動。這次義賣活動也籌得了近20萬元的善款。截至8月30日,新華社澳門分社收到的賑災款項已達2600多萬元。
在台灣,一些民眾和商人自發捐款捐物,支援內地抗洪救災。尤其是在大陸投資的一些台商,紛紛慷慨解囊。台資企業旺旺集團先後捐獻了117萬元現金以及價值1252萬元的食品。台資企業統一集團捐獻了價值122萬元的食品飲料。台資企業頂新集團派專人趕赴受災嚴重的江西及湖南、湖北地區,主動與當地救災部門聯係,將價值200萬元的食品飲料捐獻給災區人民。
祖國的水災也牽動著大洋彼岸遊子的心。在加拿大,華人藝術家們連日舉行義演、義賣活動進行募捐,當地華人華僑也非常配合,紛紛慷慨解囊,為家鄉的抗災重建盡一份力。
在美國,幾十個華人僑團聯名寫下了一封動人的募捐信:“戊寅六月,長江怒吼,萬裏江水,疊峰滔滔,不幸成災,生靈受害,家園被毀。災民衣食住行,醫藥供應,困難極大,急需援手。各地華人,紛紛響應,積極募捐,賑濟災情。我等紐約華裔,不甘人後,當盡綿力,踴躍捐獻,望集腋能成裘,略表同胞之愛。”號召發出當天,就有很多人趕來捐款。一名來自香港的年輕媽媽說,她一直關注災區同胞,每天和10歲的兒子一起通過電視了解災情。孩子的心靈被泛濫的水災和軍民抗洪的感人場麵震撼了:“媽媽,我們能幫點什麽?”一聽說捐款,年輕的媽媽當即寫下了1000美元的支票。工作人員勸她要量力而行,她說:“這也是孩子的心意,家裏可以節儉些。”
傑出的物理學家李政道教授於8月中旬給中央領導同誌寫信,將積攢了半年的1萬美元的薪水捐給了長江受災地區,以表達對祖國的一點心意。
此外,旅居澳大利亞、俄羅斯、波蘭、法國、羅馬尼亞、新加坡、泰國、馬達加斯加、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華人華僑也都通過個人捐款以及義演、義賣等多種形式向祖國獻出了自己的一份愛心。
大災麵前,血濃於水。無論是港澳台居民的慷慨解囊,還是海外遊子的殷殷情深,歸根結底是希望祖國平安無事,繁榮安康。正如李政道教授在信的最後所祝願的那樣:“治災成功,人民富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