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回歸日的榮耀_回歸前夕的狂歡
回歸前夕的狂歡
香港回歸祖國前夕,全國各地都準備了各種盛大的慶祝活動。人們緊張地期待著7月1日零時那激動人心的一刻,期待著香港屈辱的結束和新紀元的開始。
首都北京煥然一新,北京人民迎接香港回歸祖國聯歡晚會主會場天安門廣場繁花似錦,天安門城樓、金水橋、人民英雄紀念碑周圍的七彩燈光設備都已重新改造完成。60萬盆鮮花開遍北京長安街等主要街道,1997盞紅燈籠懸掛在從宣武門至新街口的街道兩側。
入夜,天安門廣場上彩燈齊放,極為壯觀。不斷有身穿慶祝香港回歸圖案T恤的市民或遊客來到這觀燈賞景。高樓上的輪廓燈、裝點樹木的彩燈、廣場上的60盞大紅燈,交相輝映,把人民英雄紀念碑前“慶祝香港回歸”六個大字映襯得熠熠生輝。
在上海,香港回歸之夜時,黃浦江上將史無前例地出現一座壯觀的水上舞台。一艘艦艇將開至江心,和浦西外灘陳毅廣場上400米的舞台和浦東新建成的濱江觀光大道上180米長的舞台連成一體。屆時,將有100多支樂隊和團體在這裏用歌聲慶祝香港回歸的喜悅。
在南京,成千上萬的群眾自發來到靜海寺,準備在7月1日零時到來之際敲響155下警鍾,寓意香港離開祖國155年。民族英雄林則徐、鄧廷楨的後代,以及解放軍和各條戰線上的代表被推舉為敲鍾人。
在台灣,很多社會團體也舉行了慶祝活動。中國統一聯盟、夏潮聯合會、勞動黨等團體從6月25日起,通過舉辦記者招待會、邀請著名學者舉行有關香港的演講等活動,表達他們對香港回歸中國的喜悅。夏潮聯合會的秘書長何金山表示,香港回歸不僅是對全體中國人,對全世界都是一件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事,我們台灣民眾沒有不重視的道理。
在廣州,人民公園正在舉行大型插花比賽,1997朵鮮花插成的“喜迎回歸圖”贏得了市民陣陣喝彩;在呼和浩特,新華廣場上正在安裝一塊巨大的電子屏幕,將用來轉播香港回歸的交接儀式;在東北長春,印有紫荊花的商品成了市民們搶購的對象。
在鄭州、在貴陽、在銀川、在福州,在全國各地,人們紛紛以各種形式表達著內心的喜悅和對祖國的祝福。
香港回歸這一劃時代盛事,同樣牽動著旅居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以及中國留學生的心,他們紛紛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為祖國祈福!
在美
國東部,各個華人社團從五月份便開始組織成立了慶祝香港回歸委員會,每個周末在紐約街頭號召華僑華人積極參加慶祝活動。在首都華盛頓,華人華僑組織了慶祝回歸籌委會,於6月28日在華盛頓市中心的航空航天博物館前舉行萬人大遊行,口號是“香港回歸,中華騰飛,雪百年國恥,迎中華振興”。除了遊行活動外,還舉行了圖片展、文藝演出、電影晚會等慶祝活動。
在西部城市洛杉磯,近百個華人社團在6月28日晚舉辦了一場大型的慶祝回歸文藝晚會。南加州、舊金山地區、芝加哥市和休斯敦等城市的留學生和華人也都舉辦了各種形式的文藝活動。
在比利時,由旅居的華人和比利時知名人士共同創辦的“中國會”在香港回歸日到來之際,在北方城市吉爾市舉辦了中國文化節。“中國會”會長梁光宗先生在開幕會致辭中說,1997年注定是炎黃子孫無法忘記的一年,香港的回歸將為曆史寫下新的一頁。中國駐比利時大使宋明江和吉爾市市長弗朗士·比特斯也在開幕式上講了話。開幕式後,還進行了舞獅、中國民樂、民間舞蹈以及粵劇等傳統節目的表演活動。
在捷克,中國駐捷克大使館邀請旅居捷克的華人代表舉行聚會,共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這一盛事。華人代表們在觀看了紀錄片《跨越九七》和《中國》後,激動地暢談了對於香港回歸的喜悅心情和對祖國更加繁榮富強的祈盼。
在匈牙利,華人聯合總會在多瑙河畔舉行迎接香港回歸的招待會,近百位華人代表及國際友人出席。華人聯合總會會長張曼新致辭說:“我們很高興看到祖國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收回香港。這歸功於中國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鄧小平等領導人的英明決策。”
在意大利,眾多華人華僑參加了中國駐意大利大使館舉辦的“慶香港回歸、祝祖國昌盛”茶話會,暢談香港回歸這一空前盛事。華僑代表梁師中激動地表示:“我們為香港回歸感到自豪,它洗雪了祖國百年的恥辱,讓每個華夏子孫揚眉吐氣。我祝願祖國越來越強大,祝福香港回到祖國的懷抱後,比以前更美好。”
在巴基斯坦,華人聯誼會邀請了數千名華人聚集在伊斯蘭堡市,歡慶這一全球華人的盛事。一位旅居國外幾十年的老人兩眼含淚,他說:“不知有過多少人為了祖國的解放和統一前赴後繼,如今香港就要回歸了,我們怎麽能不激動?我們雖然身處國外,心卻與祖國緊緊相連!”在激昂的《義勇軍進行曲
》中,所有與會華人無不激動落淚。
在瑞士,充滿東方情調的舞獅鑼鼓、悠揚民歌響徹了紐沙泰爾湖畔的小鎮。來自瑞士各地的華人將在這裏舉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的盛大演出。近千名華人同胞冒著綿綿細雨,從數百裏外的蘇黎世、日內瓦、伯爾尼等城市趕到晚會現場。舞台上懸掛著鮮豔的中國五星紅旗和紫荊花圖案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掌聲中,中國駐瑞士大使周子忠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拉開了晚會的序幕。由傳統的舞獅節目開始,小提琴、琵琶、魔術等表演讓華人同胞們忘了天氣的惡劣。
在朝鮮、法國、巴西、秘魯、巴拿馬、俄羅斯、保加利亞以及南非等一些國家,隻要是有華人居住的地方,就能聽見歡樂的笑聲和對祖國真誠的祝福。
在萬裏之外的英國,成千上萬的華人華僑和英國人歡聚一堂,一場規模空前的“炎黃藝術節”在兩國人民的聯手下展現在世人麵前。這場空前的盛會將持續三天,一向彬彬有禮的英國人也拋開了矜持,和華人們一起慶祝這共同的節日。在英國第二大城市伯明翰,數萬名華人華僑和英國人共同成立了“慶香港回歸籌備委員會”,邀請了一些著名的律師以及專家學者,暢談香港回歸對在英華人提高政治經濟地位的積極意義,探討香港在未來中英關係中的橋梁作用,並一致對回歸後的香港前途充滿堅定信心。
8000多名中國留學生在牛津、劍橋等高等學府聯合舉辦了一係列座談會。學子們紛紛對祖國的強大感到振奮,他們誓言今後一定將自己所學完全貢獻給祖國的現代化建設,以不辜負祖國對自己的關心和培養。
與此同時,英國政界、商界和文藝界也為配合香港回歸舉辦了各種活動。英國國家電影協會和中國電影欣賞社分別舉辦了長達30天的香港電影展。英中貿易48家集團和與中國有密切貿易往來的十幾家英國大公司,一連數星期在倫敦、曼徹斯特等大城市舉辦大型研討會,探討香港回歸後的前途和對英中貿易的影響。與會者達成了共識,每個人都對香港繼續保持繁榮穩定十分樂觀,並希望以香港回歸為契機,擴大同中國內地的經貿合作。
香港的回歸包含著時代轉變的意義,這一點,不僅僅是對中國人而言,而且還包括有華人血統的海外華夏兒女。香港的回歸包含著一種民族意義,這一點,不是地域的遠近能阻隔的,每個漂泊海外的炎黃子孫都能接受到血脈至親的感召。壯哉九七!壯哉中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