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健全法治是國家治理之維_一、國家治理法治化的進展和藍圖
|第八章|
健全法治是國家治理之維
法治屬於國家上層建築,是國家治理之維。自古以來,“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法治維係著一個國家的發展和強盛,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和基本方式。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法治建設問題。2014年10月20日到23日,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召開,在黨的曆史上這是第一次以依法治國為主題的中央全會,研究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問題,作出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推進依法治國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的諸多新理念、新舉措。它標誌著中國的依法治國進入了新階段,開始了法治建設新時代。
一、國家治理法治化的進展和藍圖
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後,鄧小平就提出了依法治國的國家治理思想。1978年12月,鄧小平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中,通過對“文革”教訓的總結明確指出:“必須加強法製。必須使民主製度化、法律化,使這種製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這裏講的製度化、法律化,實際就是否定人治,實行法治。鄧小平同時說道:“現在的問題是法律很不完備,很多法律還沒有製定出來”, “應該集中力量製定”, “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從1978年開始強調法製,依法治國在我國已有了30多年的發展曆程,經曆了四個發展階段。
醞釀,即從法製到法治的認識轉變。在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我國思想界和學術界討論了“法製”與“法治”的區別:第一,法製是法律製度的簡稱,是相對於政治製度、經濟製度、文化製度等而言;法治則是與人治相對立的,隻有法治才能否定人治,而法製不足以否定人治。回顧中國兩千多年來,從古代封建社會、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新中國成立後直至“文革
”期間,其中雖也不乏有法律條文的製定、法製機構的設置和法律製度的執行,但都是清一色的依人治國、實行人治。第二,法製是指法律的製定和法律具體製度;法治是治國理論和治國方略以及治國原則。第三,法製(Rule by Law),就是法律條文和“有法可依,依法辦事”;法治(Rule of Law),也包含法製,但更與民主政治密切相關,主張人的民主權利,實行權力的相互製約,實行司法獨立,法律麵前人人平等,體現法律的正當程序原則。法治更是一種文化、精神、理念、信仰。由此,確定了用“法治”而不是“法製”與“人治”相對立,“法製”用來指具體的法律製度和法律條文。
立題,即確立依法治國的命題。1997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十五大,迎來了依法治國確立的偉大時刻。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首次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使我國步上了法治化軌道。
發展,即依法治國得到強化。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依法治國被確認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黨的十七大報告更強調指出,要“全麵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黨的十八大報告進一步指出,“全麵推進依法治國。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國成為“基本方略”和“基本方式”。
提升,即依法治國得到新的升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對依法治國作出了創新發展,體現在更加著力全麵推進依法治國,明確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係,繪製了全新的依法治國藍圖。這張新藍圖可以用“六句話”概括:
“一條道路”。全麵推進依法治國就是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黨的十八大報告已經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現在又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都是道路,但不是兩條路,實際上還是一條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總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它的具體化。打個比方,總道路好比是一條
寬廣的大路,其中有好幾條車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就是其中的一條車道。
“兩個建設”。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全麵推進依法治國要實現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係,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因此,這個總目標就是“兩個建設”。實現這個總目標,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麵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的基本原則。
“三個依法和法治”。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全麵推進依法治國要實施“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隻有“三個依法”和“三個法治”共同推進和一體建設,才能形成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的新格局。
“四法並舉”。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全麵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構成推行法治的全過程,四個環節的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少。
“五大體係”。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全麵推進依法治國還要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係,即“形成完備的法律規範體係、高效的法治實施體係、嚴密的法治監督體係、有力的法治保障體係,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係”的五大體係。
“六項任務”。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全麵推進依法治國要“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加強憲法實施”, “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 “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的公信力”, “增強全民的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的建設”, “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 “加強和改進黨對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的領導”。
以上就是為中國國家治理繪製的依法治國全新藍圖,正是這張全新的藍圖,標誌著我國進入了一個依法治國的新時代、新階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