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_二、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二、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近年來,我國糧食生產“十一連增”,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績,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農業發展麵臨農產品價格“天花板”封頂、生產成本“地板”抬升、資源環境“硬約束”加劇等新的挑戰,迫切需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當前,我國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麵臨著難得機遇。從供給看,國際國內農產品供應充足,大宗農產品庫存消費比均處於曆史高點,轉變發展方式有保障。從需求看,我國食品消費結構加快轉型升級,未來優質安全生態農產品市場廣闊,轉變發展方式有動力。從資源空間看,國家糧食安全新戰略全麵實施,農業生產可以由過去的保全部、保所有向保重點、保口糧轉變,轉變發展方式有空間。但要認識到,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既是係統工程也是長期任務。做好這項工作,關鍵是要以改革為動力,以科技為引領,以法治為保障,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第一,堅持把增強糧食生產能力作為首要前提。堅守耕地紅線,做到麵積不減少、質量不下降、用途不改變,穩定提升糧食產能,確保飯碗任何時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夯實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基礎。

第二,堅持把提高質量效益作為主攻方向。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適應居民消費結構變化,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向規模經營要效率、向一二三產業融合要效益、向品牌經營要利潤,全麵推進節本降耗、提質增效。

第三,堅持把促進可持續發展作為重要內容。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依據,優化農業生產力布局,加強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治理,促進資源永續利用。

第四,堅持把推進改革創新作為根本動力。打破傳統農業發展路徑依賴,全麵深化農村改革,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和製度創新,完善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製,激活各類農業生產要素。

第五,堅持把尊重農民主體地位作為基本遵循。尊重農民意願,維護農民權益,在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的基礎上,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保護和調動農民積極性。

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主要目標:到2020年,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取得積極進展。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加快發展,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產業結構逐步優化,農業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水平不斷提高,物質技術裝備條件顯著改善,農民收入持續增加,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提供重要支撐。到2030年,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取得顯著成效。產品優質安全,農業資源利用高效,產地生態環境良好,產業發展有機融合,農業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競爭力顯著增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