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有謀有斷,善做善成——實幹必須有策略,講科學_幹部要想幹敢幹勤幹會幹
幹部要想幹敢幹勤幹會幹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幹部幹部,幹是當頭的,既要想幹願幹積極幹,又要能幹會幹善於幹。”這句話深刻詮釋了“幹部幹事”“為官有為”的真諦。尤其是領導幹部作為“關鍵少數”,更應在幹事和有為上做出表率。
幹事要有“想為”之境界。想為,彰顯的是一種思想自覺;想為,蘊含的是一種價值追求,迸發的是一種精神狀態。改革發展猶如中流擊水,不進則退。沒有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進取精神,就不可能打好改革這塊“鐵”、走好發展這步“棋”。
幹事要有“敢為”之擔當。領導幹部在幹事中敢不敢作為,體現的是膽識、氣魄,詮釋的是責任、擔當。要在破發展難題中展示擔當,在碰“燙手山芋”中展示擔當,在攻改革險阻中展示擔當,在辦民生實事中展示擔當。
現在的發展不能走拚資源、拚環境、拚消耗的老路,而要走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的新路,更需要“闖關奪隘”的擔當精神,要把這種擔當精神轉變為落實新理念、引領新常態的新招實招。
什麽是一些人眼裏所謂的“燙手山芋”?就是那些幹起來有風險、不幹就留隱患的事,就是那些進退兩難的事,就是那些多年來想幹而因種種製約因素而未幹的事。麵對這樣的“燙手山芋”,必須以對曆史、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敢於擔當、勇於作為。
要把群眾想幹的事,轉變為黨委、政府要幹的事;讓黨委、政府在幹的事,成為群眾積極支持、參與的事;使黨委、政府幹成的事,都成為惠及群眾的事。
幹事要有“勤為”之作風。勤政是黨的宗旨的具體體現,也是古往今來對“好官”不變的評價標準。幹部幹事應堅持以勤為先,堅決克服“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裝樣子、疲疲遝遝混日子、年年都是老樣子”的“庸懶散”習氣,以自己的辛苦指數換來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要以“馬上就辦”的行動幹事,以講奉獻的情操幹事,以“釘釘子”的韌勁幹事。幹事業如同釘釘子,必須不斷地用錘子敲打,要把口頭上講的、紙上寫的、會上部署的東西付諸實施,落實落細。釘釘子就是一以貫之抓落實,確保在重點上“哪壺不開提哪壺”,在成效上“提了哪壺開哪壺”。
幹事要有“善為”之能力。善為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反複強調的善作善成。要提升善謀良策的能力,提升善抓落實的能力,提升善帶隊伍的能力。
能力和水平從哪裏來?一靠學,二靠幹。在抓落實過程中,要對發展中的問題、挑戰,列出時間表、任務書,一個一個地破題解難、答題交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