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講 調查研究能力:爭取發言權利_五、調查研究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
五、調查研究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
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創造曆史的動力。廣大公務員要在調查研究中堅持黨的群眾路線,隻有這樣,才能向人民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公務員進行調查研究,主要是麵向群眾,到群眾中去尋求真理。毛澤東同誌說:“沒有滿腔的熱忱,沒有眼睛向下的決心,沒有求知的渴望,沒有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是一定做不好的。”每一個從事公務活動的公務員,都應該學習毛澤東同誌這種虛懷若穀的精神,在調查的時候,時時處處為群眾著想,要考慮到群眾的便利和時間,在座談的時候選取能夠引起群眾興趣的話題,使人民群眾樂於與你交談。
在調查研究工作中,廣大公務員堅持群眾路線,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麵的問題:第一,甘當小學生,向群眾學習。要時刻認識到群眾才是真正的英雄,承認群眾有智慧,有才能。所以,在調查研究中要虛心向人民群眾請教,而不能昂首向天。有些公務員,特別是在領導崗位的一些同誌,處處擺出一副領導者的架勢,下去調查時,指手畫腳、居高臨下、發號施令,這種態度使人民群眾不敢接近,不敢講真話,所以這樣的調查研究根本拿不到真實的材料。第二,切實關心群眾利益,傾聽群眾呼聲。隻有心裏裝著群眾,一切從群眾的利益出發,才能夠得到人民群眾真心的擁護。第三,對群眾的意見要分析鑒別,區別對待。毫無疑問,受社會分工條件和所處環境的限製,人民群眾的意見也不一定是全部正確的。所以,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中,要正確地對待群眾的意見,不能要求人民群眾講出成套的、係統的意見,也不能要求群眾的意見沒有錯誤。一定要虛懷若穀,善於聽取各種不同的意見,特別是當自己的意見和群眾的意見不一致的時候,更要耐心地傾聽完,不能隨便打斷群眾的講話。即使沒有新的情況與意見,可能也會對已知的材料起到佐證的作用。
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尊重實踐就必須尊重群眾。在實際工作中,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表現為“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尊重群眾首先要尊重群眾的利益和願望。在以和平與發展為時代主題的新的時代曆史條件下,為人民服務就要把提高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當作我們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衡量一切工作的最高標準。尊重群眾還要求我們尊重群眾在實踐中的首創精神。社會實踐是千百萬人民群眾的實踐,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形勢下,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被極大地調動起來,他們在實踐中創造的諸多新事物、新經驗,正是新的理論得以形成的深厚的實踐基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