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放全中國而奮鬥_回憶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在重慶的一些活動情況
回憶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在重慶的一些活動情況
周競波
青年工作委員會
抗戰時期,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農工黨前身)中央在重慶時,我記得負宣傳和組織責任的是嚴信民、郭則沉。1944年下半年,王深林來半山新村後,嚴、郭負責宣傳,王負責組織。1945年4月,羅任一離開北碚皮革廠,協助中央搞一些工作。我回城後,除繼續幹《中華論壇》發行工作外,他和我常去枇杷山劉某家,參加海員工會小組活動和聯係工作。郭則沉任紡織機器廠廠長後,中央的宣傳、組織工作就完全由則沉負責。我參加《中華論壇》和紡織機器廠工作,都是他根據組織決定派我去的。
1946年3月,郭則沉將工廠移交工作辦完後,回到中央。一天,我到半山新村與他會見時,他談了工廠移交情況後說:“現在革命形勢很好,但鬥爭很艱巨,我們要加強發展組織工作,增強組織力量,進一步開展革命鬥爭,促進民主運動的發展,要團結青年參加組織,才能增強組織活力。因此,中央決定成立青年工作委員會。”他要我寫《青年工作委員會章程》,宗旨是聯係青年,促進團結,互學互勵,積極參加民主運動。
1946年5月,在半山新村3號舉行了一次青年工作委員會,參加會議的有郭則沉、羅任一、王深林等中央領導同誌,還有我、郭仲衡、吳春選、章培毅、張明遠等。會議由則沉主持,他談了青年工作委員會的宗旨和意義後,要求參加會議的同誌聯係團結和發展青年,增強組織力量,為爭取和平民主而努力奮鬥。會後,還請莊明遠一起聚餐。在大革命時
,莊明遠、羅任一、唐午園擔任鄧演達秘書。同誌們請莊明元談鄧先生的革命事跡。他說:“我一生中所認識的人,隻有葉希夷(葉挺)和鄧先生是我最敬佩的人。我認為鄧先生才華出眾,文武兼備,堅持革命鬥爭,無私無畏,他那種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我是永遠銘記在心的。”我們聽了這些話,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和鼓舞!
成立四川省黨部
抗日戰爭時期的陪都重慶,是當時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遷回南京,政治中心隨之轉移,各民主黨派亦先後離渝東下,在離渝之前,相繼成立地方組織。
羅任一、黃朋豪與通惠公司負責人有關係(黃與鄒昌麟是親戚,羅與劉佛航認識),為了找一商業作基地,籌集組織經費,便由羅、黃介紹通惠公司負責人黃守謙(總經理)、劉佛航(副總經理)、鄒昌麟(業務經理)、周海寰(財務經理)、李慧根參加了解放行動委員會。黃朋豪還擔任該公司董事。記得王永久(開封銀行經理)、周則恂(一煤炭公司經理)、侯立觀(一玻璃廠經理)都先後進入通惠公司。
解放行動委員會於1946年5月初(章伯鈞8日離重慶前幾天)在白象街通惠公司舉行四川省黨部成立大會。參加大會的有章伯鈞、嚴信民、郭則沉、羅任一、王深林、黃朋豪、李如蒼,還有我、章培毅、唐萬延、張明泛、彭伯通、劉佛航、鄒昌麟、周海寰、楊子樸、戴天民、王永久、劉子驛、何芝、侯立觀等共40餘人。當時黃守謙在上海未參加大會。大會由章伯鈞主持,他談了當時的形勢和成立省黨部的意義後,便宣布由我、黃朋豪、李如蒼、彭伯通
、黃守謙、劉佛航、鄒昌麟、周海寰、王永久等9人組成四川省黨部。他說中央離開重慶後,四川組織工作就由省黨部負責了,並要求積極發展組織,加強組織力量,繼續為爭取和平民主而努力奮鬥。會後聚了餐,共五席,大家相互交談,氣氛活躍。這是在重慶的一次空前盛會。
成立大會的第二天,在通惠輪船公司召開了四川省黨部第一次會議,黃朋豪主持,主要討論分工問題,推選黃朋豪為主任委員,鄒昌麟為組織委員,周海寰為宣傳委員,我為秘書,並討論發展組織問題。此後召開了兩三次委員會議,討論進一步發展組織和籌集經費問題。
章伯鈞離渝前夕,召集羅任一、黃朋豪和我談話後,王永久也來了,他是來送伯鈞去滬的經費的。羅任一引他去見章伯鈞,王出來後,對我們說,現在銀根很緊,籌集得不多。
四川省黨部成立後,以通惠輪船公司為據點,常與郭則沉、羅任一聯係,研究問題,開展工作。不久羅任一去南京任民盟中央總務工作。在發展組織方麵,由劉佛航、黃守謙先後介紹了李慧根、湯玉池、錢德新、劉映湘、曾介立、李維馨、楊坤義、呂一葦、周臒仙、田東波參加農工黨。
黃守謙曾告訴我,他與楊烈宇在上海時,曾幾次與章伯鈞會麵,並委他們兩人為農工黨中央財務委員。黃朋豪參加通惠輪船公司工作,因生意折本,也沒有為組織籌得經費。我聽黃朋豪說,郭則沉在1947年上半年離重慶前,要他籌集旅費也沒有辦到,過後,還是由莊明遠設法籌辦的。
(作者周競波,已故,原係農工黨重慶市委顧問。本文成文於1990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