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講 敏銳把握世界科技創新發展趨勢切實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好_總書記破題引學

第九講

敏銳把握世界科技創新發展趨勢切實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好

時間:2013年9月30日

主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主講人:萬鋼(科技部部長)

總書記破題引學

2013年9月30日上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64周年國慶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題舉行第九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決定著中華民族前途命運。全黨全社會都要充分認識科技創新的巨大作用,敏銳把握世界科技創新發展趨勢,緊緊抓住和用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麵向未來的一項重大戰略實施好。

習近平強調,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黨的十八大作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部署,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這是黨中央綜合分析國內外大勢、立足國家發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習近平指出,當前,從全球範圍看,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創新驅動是大勢所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一些重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已經呈現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帶動了關鍵技術交叉融合、群體躍進,變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斷積累。即將出現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

方式形成曆史**匯,為我們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了難得的重大機遇。機會稍縱即逝,抓住了就是機遇,抓不住就是挑戰。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緊緊抓住和用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不能等待、不能觀望、不能懈怠。

習近平強調,從國內看,創新驅動是形勢所迫。我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位,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科技實力邁上了一個新的大台階。同時,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人口、資源、環境壓力越來越大。物質資源必然越用越少,而科技和人才卻會越用越多。我們要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必須及早轉入創新驅動發展軌道,把科技創新潛力更好釋放出來,充分發揮科技進步和創新的作用。

習近平指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一項係統工程,涉及方方麵麵的工作,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最為緊迫的是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體製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縛創新驅動發展的觀念和體製機製障礙。

習近平就此提出5個方麵的任務。一是著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關鍵是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通過深化改革,進一步打通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通道,讓市場真正成為配置創新資源的力量,讓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政府在關係國計民生和產業命脈的領域要積極作為,加強支持和協調,總體確定技術方向和路線,用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重大工程等抓手,集中力量搶占製高點。二是

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關鍵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當務之急是要健全激勵機製、完善政策環境,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麵激發科技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堅持科技麵向經濟社會發展的導向,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消除科技創新中的“孤島現象”,破除製約科技成果轉移擴散的障礙,提升國家創新體係整體效能。三是著力完善人才發展機製。要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為靈活的人才管理機製,打通人才流動、使用、發揮作用中的體製機製障礙,最大限度支持和幫助科技人員創新創業。要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創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努力形成有利於創新人才成長的育人環境。要積極引進海外優秀人才,製定更加積極的國際人才引進計劃,吸引更多海外創新人才到我國工作。四是著力營造良好政策環境。要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引導企業和社會增加研發投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完善推動企業技術創新的稅收政策,加大資本市場對科技型企業的支持力度。五是著力擴大科技開放合作。要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創新資源,在更高起點上推進自主創新,並同國際科技界攜手努力為應對全球共同挑戰作出應有貢獻。

最後,習近平指出,麵向未來,中關村要加大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為在全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更好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人民日報》2013年10月2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