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管黨治黨基本之策:六大紀律_五、群眾紀律是本色
五、群眾紀律是本色
人民群眾是創造曆史的英雄,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重要法寶,密切聯係群眾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我們黨最大的危險就是脫離群眾,最容易犯的錯誤也是脫離群眾,黨的群眾紀律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執政黨的本質特征,是我們黨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保證。
黨的群眾紀律,是處理黨組織、黨員與群眾關係所必須遵循的原則和要求。總的原則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不允許以任何借口、手段侵犯和損害人民群眾的正當權利和利益。其主要內容是:增強群眾觀念,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樹立群眾利益高於一切的思想;尊重和維護人民群眾的正當權利與利益;尊重人民群眾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愛護人民群眾的財產和生命;關心人民群眾的疾苦;以平等的態度對待人民群眾;在政治上維護人民群眾的權利;在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上關心人民群眾的利益和需要;尊重人民群眾的社會主義積極性,傾聽人民群眾的呼聲,接受人民群眾的批評、監督和幫助;保護和捍衛人民群眾的利益,同危害人民群眾利益的行為作堅決的鬥爭。
中國共產黨從建黨之初就非常重視嚴明群眾紀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為軍隊製定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就特別強調“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等群眾紀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們黨又把群眾紀律作為“黨政幹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一項重要內容,要求黨政幹部要做到關心群眾生活,以平等態度待人,同群眾打成一片。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十二大以來的黨章都把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一項基本要求。“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在革命和建設時期,毛澤東同誌提出了“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同誌更明確地指出,人民滿意不滿意、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讚成不讚成,應當成為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標準。
習近平同誌指出:“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我們黨始終得到人民擁護和愛戴的根本原因,對於充分發揮黨密切聯係群眾的優勢至關重要。我們任何時候都必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黨同誌要牢記並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密切聯係群眾,以優良作風把人民緊緊凝聚在一起。每位共產黨員都必須牢固樹立群眾意識,牢固樹立為民服務思想,不斷提高一心為民的自覺性,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
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堅持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一是我們黨處在執政地位上,帶領人民群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生活富了、日子好了,也就容易滋生思想懈怠、驕傲自滿、
脫離群眾、貪圖享受、不思進取、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等種種背離黨的宗旨,甚至侵犯群眾利益的思想和現象。二是我們黨處在改革開放的環境中,伴隨著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先進科學管理和技術的引進以及對外交流的日益擴大,資產階級的一些腐朽頹廢的東西趁隙而入,一些封建主義的殘渣也借機死灰複燃,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靡之風都有所發展,並占有一定市場,有些人甚至宣揚“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不要專門利人,隻要專門利己”“不愛講為人民,隻愛講為人民幣”等錯誤觀點。如果我們不及時應對這種考驗,任之蔓延,就會動搖黨的執政根基。因而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就是要防止出現任何背離黨、背離群眾、背離人民的行為和現象,堅定理想信念,牢記黨的宗旨,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永固黨的執政基礎。
堅持黨的群眾路線,要以轉變黨風為方向。轉變黨風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目的和任務。黨的十八大以後,中央首先作出的是改進作風、密切聯係群眾的八項規定,它所引起的黨內外強烈反響足以說明轉變黨風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2013年8月,《中共中央關於在全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意見》明確指出:“進一步突出作風建設”“把作風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凝聚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力量”,並強調:“在全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於教育引導黨員、幹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始終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這就昭示我們,必須把轉變黨風落腳在堅持群眾路線上。
遵守群眾紀律,必須對人民群眾懷有深厚感情。要心係困難群眾,想困難群眾之所想,急困難群眾之所急,憂困難群眾之所憂,幫困難群眾之所需,保持與人民群眾的魚水之情,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要堅定不移地、全麵正確地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科學表現,維護和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能停留在口頭上或形式主義的工作中,而是要取得實效。就是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就是為百姓服務,為百姓辦事、為百姓造福。要使本地區、本單位的經濟發展起來,人民生活富裕起來,環境美起來,否則,堅持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一句空話。
遵守群眾紀律,必須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必須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黨的群眾紀律的根本要求。要處理好和人民群眾利益的關係,
正確處理各種利益問題是堅持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核心問題。黨除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要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在利益問題上,我們隻能獲得製度和規定範圍內的個人利益。在個人利益與黨和人民利益發生衝突時,要無條件地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保護黨和人民群眾的利益,做到吃苦在前,克己奉公、無私奉獻。
遵守群眾紀律,要立足於本職,以求實的態度,從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紮紮實實地為群眾解難事、辦好事,把黨的宗旨落實到各項工作中。要堅決反對假公濟私、損公肥私、以權謀私等各種不正之風和違法亂紀行為,要堅決與腐敗分子作鬥爭,維護黨和人民的利益。所有黨員幹部要時刻牢記無論手中的權力大小,都是人民賦予的,而不是個人的資本,它隻能用於為人民服務,為群眾做事,而不是個人謀私的工具,要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更好地推進發展,更好地讓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眾。
遵守群眾紀律,要充分發揮人民監督作用。“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擁護和支持是黨執政最牢固的根基,讓群眾滿意是我們黨做好一切工作的價值取向和根本標準,群眾意見是一把最好的尺子。人民群眾中蘊藏著治國理政、管黨治黨的智慧和力量,從嚴治黨必須依靠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的意見是我們最好的鏡子。隻有織密群眾監督之網,開啟全天候“探照燈”,才能讓“隱身人”無處藏身。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的表現都要交給群眾評判,群眾發現黨員幹部有違紀違法問題,要讓他們有安全暢通的反映渠道。群眾提出的意見隻要對從嚴治黨有好處,我們就要認真聽取、積極采納。讓人民支持和幫助我們從嚴治黨,要注意暢通兩個渠道,一個是建言獻策渠道,一個是批評監督渠道。在這兩方麵,這些年我們總的來說是做得越來越好,但還有不足,主要是圍繞經濟社會發展聽意見多、圍繞從嚴治黨聽意見少,請上來聽意見多、走下去聽意見少。群眾的很多想法,往往不是在那些很正式的場合、當著很多人的麵會講出來的,而是要走到群眾中間,同他們身挨身坐、心貼心聊才能聽得到。因此,各級黨員幹部要多沉下身子、走近群眾,多向群眾請教。
遵守群眾紀律,要增強廉潔自律意識,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廣大黨員幹部要時刻牢記“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的教誨,真正做到思想上警鍾長鳴、生活上一塵不染、作風上公道正派,不為名所縛,不為物所累,不為利所驅,不為色所誘,清正廉潔,勤政為民,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