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產品
李建被袁開春逼著吃過之後又睡了一覺,說了在學校的經過之後,又著墨重彩的渲染了他用考試成績驚掉滿地眼鏡的戲份,這才讓袁開春原諒了他所謂的請假。
代價麽,就是規定下午睡醒之後也不能去收錄機廠,必須在家陪她吃晚飯,算是慶祝袁開春打工歸來。
當李建再次來到晨光收錄機廠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早上,站在李建麵前的是雙眼通紅,精神卻十分亢奮的廖衛紅。
“成了?”
“成了,你試試。”
廖衛紅早就等在廠門口,見到李建之後不由分說把一塊黑色的磚頭塞進李建手裏,自己則衝進了車間,那動作根本不像是個中年人,倒像是剛從學校逃學出來的孩子。
“叮鈴鈴……”
熟悉無比的電話鈴聲從李建手裏響起,李建激動的無以複加,重生一個月了,他無時不刻不在夢想著自己改變這個世界,改變這個國家的科技,甚至改變整個世界的科技進步腳步。
他以為,自己腦海之中的圖書館存在,各種各樣的知識都不缺少,在這個世界,還不是點石成金,隨便一出手就可以改天換地,可是真正的操作起來,才知道其中到底有多難。
此時此刻,聽著手中的電話鈴聲,他首先想到的是向自己的國家之中,那些為國家科技發展貢獻自己力量的先驅,如果不是他們在一窮二白之中拚搏,哪兒來的國家一步步迎頭趕上,雖然距離一些頂尖科技還有距離,卻不再是遙不可及,起碼有了追上的希望。
“接電話啊。”
廖衛紅從車間裏麵跑了出來,興衝衝的朝李建吼道。
李建連忙按下了黑磚頭上的通話鍵,不得不說,廖衛紅臨時加工的這個話筒真醜,比那種黑色大塊頭的對講機還大還重還醜,可是李建恨不得親上一口。
廖衛紅是個人才,李建隻是把想法跟廖衛紅一說,他就憑著自己對電子元件的感覺,硬生生把這個無繩電話搞了出來,當然,電路圖還是李建來畫的,可即便這樣,廖衛紅也相當於從無到有的創造。
起碼這台樣機就讓李建很滿意,雖然通話的時候話筒裏麵還有輕微的電流聲,可是兩者之間的距離,恐怕已經足足有十五米了,而且中間還間隔著三道磚牆,這說明廖衛紅采用的單信道方案是合適的。
子母機的子機和母機之間通話已經完全解決,就看對外通話了。
“廖主任,廖主任,把電話連到外線上,你打個電話試試。”
李建等到廖衛紅回應之後掛斷了電話,就看到那邊廖衛紅扛著木頭箱子已經衝了出來,急衝衝的衝進了廠長辦公室,
“我去打。”
探出頭來衝李建喊了一句,廖衛紅立即又縮了進去,李建笑了笑,這些搞技術的人跟自己都是一樣的,有了新東西,非要立即搞明白不可。
“能打,能打。”
廖衛紅半分鍾之後從廠長室裏跑出來,站在李建身邊,就跟小學生見到了老師一樣,臉上都是激動的神色,不過滿意之中似乎還有點遺憾,
“要是話筒也能打電話就好了,不就是在上麵加一套撥號電路麽,對了,你在話筒上和話機上都特別預留了一個開口,還有兩到數據傳輸線路,是準備幹什麽用的?”
“保密,我看樣機的體積比原來小了一些,原來比籃球大,現在就有半個足球大,廖主任你是不是改了一下空間結構?”
李建跟廖衛紅賣了個關子,廖衛紅搞技術是一把好手,但是他沒經曆過後世國內的山寨浪潮,很多事情他是搞不懂的,就算有專利製約,也依然阻擋不了市場上出現一批又一批的高仿貨。
出現這種情況,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山寨貨跟不上自己的節奏,那就要不停的保持科技上的代差,才能利用自己的領先優勢從占領市場,賺取發展的利潤。
電話機上預留的兩個外接端口,就是李建的殺手鐧。
廖衛紅不知道李建想的是什麽,聽到李建說起樣機體積變小,頓時挺起了胸脯,
“咱老廖的一個晚上沒白忙活,我把a16跟sxs323之間分開,換了個立板,就節省了一點地方,其他地方也多少做了些改動,又精簡了一下空間,就湊合成這樣了,就是到時候上車間,恐怕沒辦法做成這麽小,工人的水平參差不齊,怕給弄廢了,咱可一共就進了一千套發射器。”
“牛,這批貨賣出去,廖主任的首功啊,我們再調試調試,然後準備倒模,定型吧,咱晨光廠,也變回去手工作坊了,廖主任得讓你這些徒弟們好好學,好好幹,這可是咱吃飯的家夥啊。”
摸著樣機,感受著上麵那廖衛紅來不及修整的木纖維,李建信心滿滿。
一個月的時間,在李建看來仿佛就跟一個下午的時間似的,喳喳眼睛就過去了,期間廖衛紅整天吃住在廠裏,害得他老婆帶著孩子跑來廠裏找了七八趟,直到最後廖衛紅也沒回家,隻是甩了一千塊回去,他老婆才板著臉,偷偷笑著走了。
段銅山自從開過廠務會,就一直沒回過春江,八五年才剛剛開始實行的專利法,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就跟天書一樣,尤其是在這個年代,知識產權是什麽,多少錢一斤?還是大多數普通人的想法。
所幸段銅山原本就是軍轉幹部,在春江跟江城能算是半個地頭蛇,前前後後跑來跑去,終於用了半個多月才把手續跑全,前前後後蓋了幾百個公章,終於算是把無繩電話的專利立了項,至於真正的審批下來,那就不知道猴年馬月了。
之後他也沒回春江,而是被李建安排了新的任務,用他自己的話講,這白活了四十多歲,讓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給指使的東跑西顛,偏偏他還就願意聽李建的。
至於李紅軍,跟印刷廠的事兒早談好了,天天忙著往印刷廠送紙,這個時候他才明白李建讓他十張紙換一張紙的意思,雖然最後他是用的五張換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