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恩娟在說:“我倒想帶小女兒到法國去住,在巴黎她可以學芭蕾舞。我也想學法文。”
這神氣倒像是要分居。
當然現在的政界,離婚已經不是政治自殺了。合夥做生意無論怎樣成功,也可能有拆夥的一天。
趙玨沒說“你怎麽走得開?”免得像刺探他們的私事。“法國是好,一樣一個東西,就是永遠比別處好一點。”
“不過他們現在一般人生活苦。”
“無論怎麽苦,我想他們總有辦法過得好一點。”她吃過法國菜的酒燜兔肉,像紅燒雞。兔子繁殖得最快。
恩娟要走了,她穿上外套陪她出去,笑道:“你認識司徒華?他知道我認識你?”
恩娟隻含糊漫應著。
趙玨笑道:“你不知道,真可笑,有一次國務院招待中國韓國的代表團,做一次請,韓國的演說是我翻譯。輪到中國人演講,這位代表一口江西官話,不大好懂,英文倒聽得懂,一聽司徒華給他翻得太簡略,有些又錯了,一著急把江西話也急出來了。司徒華隻好不開口,僵在那裏。剛巧我聽萱望跟他的同鄉說話,江西話有點懂,演說又比較文,總是那幾句轍兒,所以聽懂了,就擠進去替他翻譯。他心定了些,就又講起國語來。司徒華已經坐下了,我就替他翻譯下去,到講完為止。那天我們那科長也去了,後來叫我去見他。司徒華在隔壁,一直站在玻璃隔子旁邊理書桌上的東西。也許談了有二十分鍾,他一直就沒坐下。我當然說話留神,可是後來沒多少時候,科長調走了,還是好久沒派我差使。陰曆年三十晚上司徒華打電話來,說他們有個韓國人翻譯韓國話了,觸我的黴頭。”
恩娟聽了嘖嘖有聲,皺眉咕噥道:“怎麽這樣的?”
那回大年三十晚上,趙玨在電話上笑道:“當然應當的——隻要看那些會說中國話的外國人,會錯在再想不到的地方。”
他聽了仿佛很意外。至少這上點她可以**。
她這裏離校園與市中心廣場都近在咫尺。在馬路上走著,恩娟忽道:“那汪嬙在紐約,還是很闊。”說著一笑。
汪嬙是上海日據時代的名交際花。這話的弦外之音是人家至少落下一大筆錢。
趙玨不大愛惜名聲,甚至於因為醜小鴨時期過長,恨不得有點豔史給人家去講。但理出自恩娟口中,這話仍舊十分刺耳。把她當什麽人了?
實在想不出什麽話來說,她隻似笑非笑的沒接口。
“姨媽沒出來?”恩娟跟著她叫姨媽。
“沒有。你父親有信沒有?”
恩娟黯然道:“我父親給紅衛兵打死了。他都八十多歲了。”
這種事無法勸慰,趙玨隻得說:“至少他晚年非常得意,說恩娟現在好得不得了,講起來那高興的神氣——”
但是這當然也就是他的死因——有幾個兒女在美國,女兒又這樣轟轟烈烈、飛黃騰達。死得這樣慘,趙玨覺得抵補不了,說到末了聲音微弱起來,縮住了口。
恩娟銳利的看了她一眼,以為她心虛。雖然這話她一出大陸寫信來的時候就已經說過,不是以為是她編造出來的,借花獻佛拍馬屁。也許因為他們父女一向感情不好,不相信他真是把女兒的成就引以為榮。
這是第三次不信她的話。不知道為什麽這次特別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