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1)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卸下負擔,才能輕裝前行

生活中,人們常常給自己增添很多無形的包袱:曾經發生過的痛苦的和悲傷的往事;明天還沒有到來,明天無法預料的準備……我們總是在準備,就是用這樣的鎖鏈鎖住了幸福,給自己的生命增添了太多的負擔。

有一個流浪漢在看不見盡頭的路上長途跋涉,他背著一大袋沉重的沙子,一根裝滿水的粗管子纏在他身上,兩隻手分別拿著兩塊大石頭,脖子上用一根舊繩子吊著一塊大磨盤,腳腕上係著一條生鏽的鐵鏈,鐵鏈上拴著大鐵球,頭上還頂著一個已腐爛發臭的大南瓜。這個流浪漢地吃力地走著,每走一步,腳上的鐵鏈就發出嘩嘩的響聲。他呻吟著,他抱怨他的命運如此不幸,他抱怨疲倦在不停地折磨著他。

正當他頭頂烈日艱難前行時,迎麵走過來一位農夫。農夫問:“喂,疲倦的流浪人,為什麽你自己不將手裏的石頭扔掉呢?”

“我真蠢,”流浪漢明白了,“我以前怎麽沒想到呢?”他扔掉了石頭,覺得輕了許多。不久,他在路上又遇到一位少年。少年問他:“告訴我,疲倦的流浪漢,你為什麽不把頭上的爛南瓜扔了呢?為什麽要拖著那麽重的鐵鏈子呢?”

流浪漢答道:“我很高興你能給我指出來。我沒意識到我在做什麽事。”他解開腳上的鐵鏈子,把頭上的爛南瓜扔到路邊摔得稀爛。他又覺得輕了許多。但當他繼續往前走時,他又感到了步履的艱難。

後來,有一位老人從田裏走來,見到流浪漢十分驚異:“啊,我的孩子,你扛了一口袋沙子,可一路上有的是沙子;你帶了一根大水管,可你瞧,路旁就有一條清澈的小溪,它已伴隨著你走了很長一段了。”

聽到這些話,流浪漢又解下了大水管,倒掉了裏麵已經變了味的水,然後把口袋裏的沙子倒進一個洞裏。突然,他看到了脖子上掛著的磨盤,意識到正是這東西使他不能直起腰來走路。於是他解下磨盤,把它遠遠地扔進河裏。

他卸掉了所有負擔,在傍晚涼爽的微風中,尋找住宿之處。此時,他覺得自己的腳步輕鬆而愉悅,比原來快樂許多。

丟掉包袱,才能輕裝前行。

得與失是我們生命中的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說,我們每一天都徘徊於失與得之間。但很多人失不得,也失不起;對於他們來講,他們失去的不僅僅是物質,同時也會失去一個人的心理上的平衡。所以有人說,這種失去的有限的人,他們得到的也一定非常有限。什麽都想得到,隻能是生活中的侏儒。要想獲得某種超常的發揮,就必須揚棄許多東西。人生並不是隻有現在,而且有更長遠的未來。暫時的放棄是為了未來更好地獲得。

生活中,總有很多的道路需要我們去選擇。放下一些原本不屬於自己的,才能去追尋前方更加美好的東西!每一天都是一個新開始,每一天都應該輕裝上陣,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快樂和愜意。

在智者眼中似乎從來是無得亦無失,他們總能得也泰然,失也泰然。

順性而為,隨遇而安

有一位思想家說過:“不要為自己所沒有的東西感到苦惱,能享受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人,才是最聰明的。”馮友蘭先生曾說:“幸福是相對的,順自然之性便能獲得幸福。”為解釋這句話,他曾說了這樣一個小故事。

三伏天,禪院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快撒點草子吧!好難看哪!”小和尚說。

“等天涼了……”師父揮揮手,“隨時!”

中秋,師父買了一包草子,叫小和尚去播種。秋風起,草子邊撒、邊飄。

“不好了!好多種子都被吹跑了。”小和尚喊。

“沒關係,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師父說,“隨性!”

撒完種子,跟著就飛來幾隻小鳥啄食。“要命了!種子都被鳥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腳。

“沒關係!種子多,吃不完!”師父說,“隨遇!”

半夜下了一陣驟雨,小和尚一早衝進禪房:“師父!這下真完了!好多草子被雨水衝走了!”

“衝到哪兒,就在哪兒發芽。”師父說,“隨緣!”

一個星期過去了,原本光禿禿的地麵,居然長出許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來沒播種的角落,也泛出了綠意。小和尚高興得直拍手。

師父點頭:“隨喜!”

這個富有禪意的小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勉強自己。隨,不是隨便,是順性而為,不過度、不強求;是把握機緣,不悲觀、不忘形

法國哲學家孟德斯鳩也說過:“假如一個人隻是希望幸福,這很容易達到。然而,我們總是希望比其他人幸福,這就是困難所在,因為一般人堅信其他人比自己幸福。”生命中的許多東西是不可以強求的,那些刻意強求的東西或許我們終生都得不到,而我們不曾期待的燦爛會在我們的淡泊從容中不期而至。因此,麵對生活中的順境與逆境,我們應當保持“隨時”、“隨性”、“隨遇”、“隨緣”、“隨喜”的心境,這樣我們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生活,需要的是一種睿智,要拿得起,還要能放得下。

順性而為,隨遇而安,隻有懂得取舍的人才會擁有幸福。

失去也是一種獲得

有位哲人說:“人生有兩苦,一是得不到之苦;二是鍾情之苦”。有很多事,既然在劫難逃,那麽就需要你去勇敢麵對,更多時候,放下也是一種選擇,失去也是一種獲得。

1976年,邁克萊恩隨英國探險隊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而在下山的路上,卻遇上了狂風大雪。每行一步都極其艱難,最讓他們害怕的是,風雪根本就沒有停下的跡象。他們的食品已為數不多,如果停下來紮營休息,他們很可能在沒有下山之前,就會被餓死;如果繼續前行,大部分路標早已被大雪覆蓋,而且,每個隊員身上所帶的增氧設備及行李等物,會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他們不餓死,也會因疲勞而倒下。

在整個探險隊陷入迷茫的時候,邁克萊恩率先丟棄所有的隨身裝備,隻留下不多的食品,輕裝前行。他這一舉動幾乎遭到所有隊員的反對。邁克萊恩很堅定地告訴他們:“我們必須而且隻能這樣做,這樣的雪山天氣十天半個月都可能不會好轉,再拖延下去,路標也會被全部掩埋,丟掉重物,就不允許我們再有任何幻想和雜念,隻要我們堅定信心,徒手而行,就可以提高行走速度,也許這樣我們還有生的希望!”

最終隊員們采納了他的意見,一路上相互鼓勵,忍受疲勞和寒冷,不分晝夜前行,結果隻用了8天時間,就到達了安全地帶。而惡劣的天氣,正像他所預料的那樣,那段時間一直未曾好轉過。

若幹年後,倫敦英國國家軍事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找到邁克萊恩,請求他贈送任何一件與英國探險隊當年登上珠穆朗瑪峰有關的物品,不料收到的卻是萊恩因凍壞而被截下的10個腳趾和5個右手指尖。當年的一次正確的選擇,挽救了所有隊員的生命;也是由於這個選擇,他們的登山裝備無一保存下來,而凍壞的指尖和腳趾,卻在醫院截掉後,留在了身邊。

探險隊失去了凍壞的腳趾,才能留下寶貴的生命。其實失去和獲得互為依存。失去青春獲得成熟和人生經驗,失去玩的時間獲得辛勤工作的報酬,失去高薪職位卻獲得渴望過的休閑時刻。失去了某種東西,必然會在其他地方有所獲得。要舍得放下,要平衡的心態對待失去,人生這枚硬幣,其反麵正是那悖論的另一要旨:我們必須接受“失去”,學會放下。對善於享受簡單和快樂的人來說,人生的好心態隻在於取舍得當。

俄國偉大詩人普希金在一首詩中寫到:“一切都是暫時,一切都會消逝;讓失去的變為可愛的。”學會習慣於失去,往往能以從失去中獲得。生活中,有很多的無奈。放棄一些,你才能去把握和珍惜真正屬於自己的美好的!放棄繁瑣,輕便前行;放棄悵惘,輕快歌唱。

人,必須懂得適時放下,這樣才能更好的獲得。

既然已經錯過,不如讓它隨風而去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人生中,我們錯過了很多人,很多事,很多的美景。早晨,窩在被窩裏睡懶覺,錯過了朝暾出岫的朝陽,黃昏,忙碌了一天的眼睛,忘記了在煙光凝而暮山紫中的夕陽西下。錯過讓你失去很多極美麗、極珍貴的東西,這時,我們總會因為錯過美好而感到遺憾和痛苦。其實錯過或許也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哈佛大學要在中國招一名學生,這名學生的所有費用由美國政府全額提供。初試結束了,有30名學生成為候選人。

考試結束後的第10天,是麵試的日子。30名學生及其家長雲集錦江飯店等待麵試。當主考官勞倫斯·金出現在飯店的大廳時,一下子被大家圍了起來,他們用流利的英語向他問候,有的甚至還迫不及待地向他作自我介紹。

這時,一名學生因起身晚了一步,沒來得及圍上去,等他想接近主考官時,主考官的周圍已經是水泄不通了。

他錯過了接近主考官的大好機。這時,他看見一個異國女人有些落寞地站在大廳一角,目光茫然地望著窗外,他想:機會已然錯過,身在異國的她不知道是不是遇到了什麽麻煩,或許自己還能幫上忙,於是他走過去,彬彬有禮地和她打招呼,然後向她做了自我介紹,最後他問道:“夫人,您有什麽需要我幫助的嗎?”接下來兩個人聊得非常投機。

後來這名學生被勞倫斯·金選中了,在候選人中,他的成績並不是最好的,但是他卻無心插柳柳成蔭。原來,那位異國女子正是勞倫斯·金的夫人,

原來錯過了溫暖的太陽,收獲的並不一定是遺憾,等待你的也可能是燦爛的星光。不要為錯過而惋惜,失去的折磨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獲。放下已經錯過的東西,是一種境界,“要眠即眠,要坐即坐”。如果一個人百種需求、千般計較,自然談不上是真正的放下,又如何會有覺悟呢?

放下是一種覺悟。人生每一個岔口的選擇其實沒有真正的好與壞,隻要把人生看成是自己獨一無二的創作,就不會頻頻回首。人生隻售單程票,過去的就過去了,更重要的是走好後麵的路。生活中原本是有許多快樂的,何必去糾結那些已經過去的閑愁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