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老黃曆——中國人的曆法書(1)

第一章老黃曆——中國人的曆法書(1)

解讀老黃曆

黃曆,又稱作皇曆,是在中國農曆基礎上產生出來的,帶有許多表示當天吉凶的文字的一種曆法。相傳是由軒轅黃帝創製,故稱為黃曆,民間又俗稱為“通書”。但因通書的“書”字跟“輸”字同音,因避忌,故又名通勝。

黃曆主要內容為二十四節氣的日期表,每天的吉凶宜忌、生肖運程等。

現行公曆與農曆的優、缺點

一現行公曆(格裏曆)的優點

1公曆具有通用性,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官方通用的曆法。

2公曆屬於按時間周期定義的平曆,所以其算法簡單,天數基本固定,置閏規則。

3曆年和曆日的協調很規範,曆年隻有365日和366日兩種。

4曆日與太陽高度(直射角度)基本對應,誤差很小,隻有1至2日左右。

二現行公曆的缺點

1公元元年在人類曆史中期,給推算人類曆史早期帶來不便。

2歲首沒有較強的天文學意義。

3曆月的天數有28日、29日、30日、31日四種,且排列不規則。

4公曆的宗教意義和羅馬皇權的烙印很強,不利於不同文化民族的交流。

5置閏法中400年97閏日沒有128年31閏日簡單和精確。

6隻管太陽,沒有涉及月亮,其日期也不反映月相,是單軌製的太陽曆法,不利於世界上月亮文化的保護,也不容易得到這些國家群眾的接受和認同。

7由於曆月的長度沒有明顯的天文學意義,所以人為因素很強,甚至可以被人隨意更改。

8由於是平曆,所以它的曆日不能和它對應的天象——太陽高度一一對應。

三現行農曆的優點

1農曆是定曆,它具有天文年曆的特性,能很好地和各種天象對應,如它的節氣嚴格對應太陽高度,曆日較嚴格地對應月相,閏月的不發生頻率和發生頻率對應地球近日點和遠日點等。

2農曆曆月的天數隻有29日和30日兩種,且由定朔日規定,人為因素非常小,不易隨意改動。

3歲首具有陰月陽年的天文學意義。

4陰陽合曆,體現了中華民族天人合一的傳統文化觀念。

5幹支紀年和十二生肖紀年可以循環使用,它所包含的節氣利於四季劃分,且包含月相,能準確地反映潮汐、日月食等天象和月亮對氣候的影響。同時它還包含十二節幹支曆和七十二候的特殊太陽曆,是一部雙軌製曆法,有利於不同文化民族間的交流。

6由於農曆是最徹底的定氣定朔的天文年曆性質的曆法,所以其他曆法都要與其進行對照,而且有利於傳統文化的保護。

四農曆的缺點

1由於農曆是定曆,曆月使用定朔,所以每年同一曆月的天數並不確定,給統計天數帶來不便。

2曆年長度有353日、354日、355日、383日、384日、385日六種,不利於統計年長。

3幹支循環周期60過短,不利於較長時間的區別,也不方便記憶。

4置閏不規範,閏月不確定。

上述公曆農曆的優缺點主要體現在中西不同文化以及公曆是平太陽曆,農曆是定太陽、定陰陽曆的綜合曆法的差別上,所以兩曆並用是有道理的,這樣能綜合兩種曆法的優點而避免其缺點。

我國古代天文曆法小常識

【星宿(xiù)】古代把星座稱作星宿。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為觀測日、月、五星運行而劃分的二十八個星區,用來說明日、月、五星運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幹顆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稱,自西向東排列為:

東方蒼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鬥、牛、女、虛、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

【四象】參見“二十八宿”條。古人把東、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為四種動物,叫做四象。東方七宿如同飛舞在春末夏**空的巨龍,故而稱為東官蒼龍;北方七宿似蛇、龜出現在夏末秋初的夜空,故而稱為北官玄武;西方七宿猶猛虎躍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稱為西官白虎;南方七宿如一展翅飛翔的朱雀,出現在隆冬早春的夜空,故稱南官朱雀。

【分野】古代占星家為了用天象變化來占卜人間的吉凶禍福,將天上星空區域與地上的國州互相對應,稱作分野。具體說就是把某星宿當做某封國的分野,某星宿當做某州的分野,或反過來把某國當做某星宿的分野,某州當做某星宿的分野。

【參(shēn)商】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參宿,商指東官蒼龍七宿中的心宿,是心宿的別稱。參宿在西,心宿在東,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沒,彼出此沒,因此常用來比喻人分離不得相見,如杜甫詩“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東官蒼龍七宿中的心宿。《詩經·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當於公曆的八月,流火是說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漸西降,表明暑氣已漸漸消退。

【北鬥】又稱“北鬥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鬥形(或勺形)的七顆亮星。七顆星的名稱是: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根據北鬥星便能找到北極星,故又稱“指極星”。

【北極星】是北方天空的標誌。古代天文學家對北極星非常尊崇,認為它固定不動,眾星都圍繞其旋轉。其實,由於歲差的原因,北極星也在變更。三千年前周代以帝星為北極星,隋唐宋元明以天樞為北極星,一萬兩千年以後,織女星將會成為北極星。

【彗星襲月】彗星俗稱掃帚星,彗星襲月即彗星的光芒掃過月亮,按古代說法是重大災難的征兆。

【白虹貫日】“虹”實際上是“暈”,大氣中的光學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往往是天氣將要變化的預兆,可是古人卻把這種自然現象視作人間將要發生異常事情的征兆。

【運交華蓋】華蓋,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屬仙後座。舊時迷信,認為如果人的命運中犯了華蓋星,就會走黴運。

【月亮的別稱】月亮是古詩文中描寫最頻繁的對象。它的別稱可分為:

1初月如鉤,故稱銀鉤、玉鉤。

2弦月如弓,故稱玉弓、弓月。

3滿月如輪、如盤、如鏡,故稱金輪、玉輪、銀盤、玉盤、金鏡、玉鏡。

4傳說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稱銀兔、玉兔、金蟾、銀蟾、蟾宮。

5傳說月中有桂樹,故稱桂月、桂輪、桂宮。

6傳說月中有廣寒、清虛兩座宮殿,故稱廣寒、清虛。

7傳說為月亮駕車之神名望舒,故稱月亮為望舒。

8傳說嫦娥住在月中,故稱月亮為嫦娥。

9人們常把美女比做月亮,故稱月亮為嬋娟。

【東曦】東曦指初升的太陽。古代神話中太陽神的名字叫曦和,駕著由六條無角的龍拉的車子在天空馳騁。

【天狼星】天空中最明亮的恒星。

【老人星】天空中第二顆最明亮的星,也是南極星座最亮的星,民間稱其為壽星。北方的人若能見到它,便象征著吉祥太平。

【牽牛織女】“牽牛”即牽牛星,又叫牛郎星,是夏秋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銀河東。“織女”即織女星,在銀河西,與牽牛星相對。

【銀河】又名銀漢、天河、天漢、星漢、雲漢,是橫跨星空的一條乳白色亮帶,由一千億顆以上的恒星組成。

【文曲星】星宿名之一。舊時說法,文曲星是主管文運的星宿,文章寫得好而被朝廷錄用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

【天罡】古星名,指北鬥七星的柄。道教認為北鬥叢星中有三十六個天罡星、七十二個地煞星。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人根據太陽一年內的位置變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麵氣候的演變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數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個月中,以反映四季、氣溫、物候等情況,這就是二十四節氣。每月分為兩段,月首叫“節氣”,月中叫“中氣”。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和順序為: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驚蟄、春分

三月:清明、穀雨四月:立夏、小滿

五月:芒種、夏至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處暑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

為了便於記憶,人們編出了歌謠:“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農曆以正月、二月、三月為春季,分別稱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為夏季,分別稱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類推。

【社日】古代農民祭祀土地神的節日,在春分前後。

【下九】農曆每月十九日。

【紀年法】我國古代紀年法主要有四種:

1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數來紀年。如《左傳·崤之戰》:“三十三年春,秦師過周北門。”指魯僖公三十三年。

2年號紀年法。漢武帝起開始有年號。此後每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並以年號紀年。如《石鍾山記》“元豐七年”、《梅花嶺記》“順治二年”等。

3幹支紀年法。如近世常用幹支紀年來表示重大曆史事件,如“甲午戰爭”、“戊戌變法”、“辛醜條約”、“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