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蘋果雙雄——兩個史蒂夫撬動了地球 (1)

蘋果之前的電腦長什麽樣。

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2010年1月,喬幫主在舊金山芳草地藝術中心掏出iPad給全世界看的時候,大家的反應是怎樣的?如果用一個詞兒來概括iPad相對於此前所有電腦的革命之處,你最想用哪個詞兒?驚豔?叛逆?炫目?顛覆?科幻?閃亮登場?震撼問世?還是,讓所有電腦前輩變古董?

iPad平板電腦隻用一塊薄薄的玻璃屏,就囊括了傳統電腦上的鍵盤、顯示器、主機等幾大部件的功能,還附送神奇的多點觸摸體驗。隻要想想在iPad上“打僵屍”和“切水果”的爽勁兒,沒人會否認,iPad是個人電腦一次翻天覆地的革命。特別是對用慣了鼠標鍵盤的現代人來說,用手指去操作計算機,真是一件超科幻的事兒。

可如果我說,這樣的革命對蘋果公司的喬幫主來說,簡直是有點兒司空見慣,蘋果成立時的看家產品AppleI和AppleII,在革命程度上就遠超iPad——你會不會對這樣的說法表示懷疑?

也難怪,看看iPad的樣子,再看看1976年喬布斯擱在字節商店(ByteShop)裏當配件銷售的AppleI,一個像施華洛世奇的工藝品,另一個像不土不要錢的山寨貨。這兩個東東,在他們所處的時代,哪一個更具有革命意義呢?

其實,要想知道AppleI在它那個時代有多革命,隻要看一看蘋果之前的個人電腦長什麽樣就行了。

許多人說AppleI是世界上第一台個人電腦,這說法並不靠譜。AppleI之前,從1971年開始,已經陸續有不少電腦做到隻有一隻旅行箱大小,可以放在家裏或辦公室裏供個人使用了。細數起來,在蘋果出現前的早期個人電腦裏,最早受到當時電腦迷追捧的,還要算是MITS公司1975年初推出的Altair8800。

Altair8800外表是隻漂亮的鐵箱子,前麵板有幾排整齊的紅色指示燈和金屬開關。熟悉Windows操作的現代人一定會好奇地問:這鐵箱子怎麽用呀?有操作手冊沒有?

千萬別提操作手冊,在Altair8800麵前,一提操作手冊,估計很多人會當場暈倒。那是一本100頁不到的小冊子,其貌不揚,裏麵滿紙都是二進製之類的技術術語,幾乎就是一本計算機係學生必讀的《計算機原理》教程。對普通用戶而言,簡直就是天書。

為什麽1975年的用戶在使用個人電腦前非要讀這麽一大通天書呢?道理很簡單,不懂得二進製和機器語言,麵前這台Altair8800就是一堆廢鐵。

剛買來的Altair8800既沒有鍵盤也沒有顯示器,程序的輸入輸出全要靠前麵板上的開關和指示燈來實現。前麵板中央每個開關代表一個二進製位,撥到上麵是1,撥到下麵是0。輸入程序其實就是用手連續撥動開關。一段最簡單的算數程序,就要撥動幾十次開關。要是做個複雜的統計計算,幾百次的開關撥動是必須的。程序運行後,前麵板最上麵的8個紅色指示燈就會顯示運行結果——當然,那也是一個二進製數字。

天哪,一定有人瞪圓了眼睛。這樣用電腦豈不要累死人!這不是計算機,這整個是台彈指神通練習器呀!

想簡單些?也可以,不過,你要再破費破費,給Altair8800配上紙帶閱讀器、磁帶機、電傳打字機之類的家夥什兒。就拿當時最時髦的電傳打字機來說,你可以用它的鍵盤輸入程序,然後把運行結果直接打印到紙上。不過,這些便利的代價是:當時一台Altair8800的售價大概在600美元,而一台電傳打字機的售價卻在1500美元左右!

知道了“史前”的個人電腦有多簡陋,大家就不難理解AppleI的偉大之處了。其實,個人電腦曆史上的每一次革命,絕大多數都是為了用戶操作電腦更方便。就像iPad把我們從鍵盤和鼠標中解放出來一樣,AppleI最重要的革命隻有一個,把人們從要命的前麵板、開關和指示燈中解放出來。

AppleI的發明人,喬布斯創立蘋果時的親密戰友,電腦奇才史蒂夫?沃茲後來是這樣總結的:“在AppleI之前,所有電腦都有一個難懂的前麵板,都沒有屏幕和鍵盤。在AppleI之後,所有電腦都有了屏幕和鍵盤。”

沒錯,AppleI雖然隻是以主板形式銷售,但那塊主板裏已經內置了控製鍵盤輸入和屏幕輸出的芯片。用戶把AppleI買回家,直接連上鍵盤、顯示器(或電視機)就可以工作,不再有討厭的二進製開關和紅色指示燈,不再需要練習彈指神通。毫不誇張地說,是AppleI最早定義了現代個人電腦的人機交互方式。

在AppleI的基礎上,AppleII繼續沿著革命的道路大踏步邁進。和AppleI以主板形式銷售不同,AppleII有了一個漂亮的、塑料製成的主機箱。可不要小看這個塑料機箱,要知道,蘋果之前的所有電腦,絕大多數都在使用冰冷、笨重的金屬機箱,更簡陋些的還在使用木質機箱。AppleII的塑料機箱第一次讓電腦在外觀設計上有了個人消費品的味道,拉近了電腦和普通消費者的距離。

更重要的是,AppleII內置了BASIC語言解釋器。人們可以用語法近似英語的BASIC語言編寫程序,而不再需要用二進製的0和1與計算機交流。AppleII之前,Altair8800和AppleI雖然也支持BASIC語言,但必須從紙袋或磁帶上加載BASIC解釋器後才能使用。AppleII是第一台開機就能用BASIC語言的電腦。

說幾句題外話,還記得為Altair8800開發BASIC語言的人嗎?那一年,有個大學沒畢業的小夥子為Altair8800編寫了BASIC語言解釋器,並因此創立了自己的公司。後來,小夥子的公司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軟件公司,小夥子也成了世界首富。小夥子創立的公司叫微軟,小夥子的名字叫比爾?蓋茨。

讓人機交互更簡單,讓電腦更容易使用,讓計算機成為大眾消費品——這是體現在AppleI和AppleII身上最為重要的革命精神,這種精神貫穿蘋果30多年,直至最新的iPod、iPhone和iPad,這正是喬布斯和沃茲賦予蘋果的最獨特也最有價值的DNA。

革命的產品自然會受到追捧。AppleII隻用了短短6年就成了曆史上第一部銷量超過100萬台的電腦。從AppleI到AppleII,是喬布斯和沃茲真正讓普通人擁有了個人電腦,是他們開創了個人電腦的第一個黃金時代。

那麽,20世紀70年代的喬布斯和沃茲,到底是怎樣的兩個小夥子,他們又是如何發明了革命性的蘋果電腦呢?

喬布斯和沃茲的名字都叫史蒂夫,卻是兩個性格截然相反的年輕人。喬布斯在認識沃茲之前,是個我行我素的嬉皮士,長發、胡須、流浪、毒品、汽車、流行音樂乃至參禪悟道,這些年輕人用來顯擺個性的東西一樣不缺。沃茲則正好相反,是個內向、靦腆、悶騷、古怪,一門心思隻願意鼓搗電器元件的超級宅男。相貌上的差別也非常明顯,喬布斯瀟灑、倜儻,風度翩翩,沃茲則敦實、壯碩,憨厚可愛。

IT史上,雙雄會的組合方式並不罕見。例如惠普公司的創始人威廉?休利特(WilliamHewlett)和戴維?帕卡德(DavidPackard),穀歌公司的創始人拉裏?佩奇(LarryPage)和謝爾蓋?布林(SergeyBrin)。但在矽穀所有二人組中,很少有像喬布斯和沃茲這樣反差如此明顯的聯合創始人了。這種反差甚至從他們小時候就可以看出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