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契丹的反擊:君子館戰役
蕭太後雖然沒有立即反擊宋軍,但並不表示她沒有侵宋的打算,她隻是想準備充分之後再出兵。經過半年的準備,年底開始全麵封鎖邊境,頻頻與宋軍邊防試探性接戰。十一月,蕭太後正式以耶律休哥為先鋒都統,皮室詳穩蕭排亞、駙馬都尉蕭勤德、蕭繼遠、林牙謀魯姑、太尉林八等率軍跟隨,自率主力在南京預備,全軍開始向宋境開進。宋太宗分別以李繼隆、劉廷讓、田重進為滄州、瀛州、定州都部署,防禦三關。這也是一場規模和雍熙北伐相似的大戰役,隻不過攻防雙方交換了位置。初期接戰,雙方互有勝負,但是休哥從來不看重這些小勝負,他的目標隻有宋軍主力,尤其是要讓李繼隆真正在他手下敗一仗!按照宋軍傳統的防禦戰略,要拒敵於國門之外,不能將戰場擺在本國境內,所以宋太宗要求三關駐軍主動出擊,在關外擊退遼軍。田重進部首先出岐溝關,擊敗了小股遼軍,甚至收複了涿州,但沒有尋到遼軍主力。十二月,劉廷讓與李繼隆合兵,準備北進,約好以劉廷讓為先鋒,李繼隆隨後支援。《遼史》上還提到一位“李敬源”將軍,但別處無載,可能是宋軍虛張聲勢,被遼軍信以為真。
耶律休哥偵得情報,扼守住險要,率全部主力在宋軍前進路線設伏。十二月九日,兩軍在君子館(今河北省河間市君子館村)相遇。耶律休哥事前通過反間計,透露了自己想投降給宋朝的假情報,宋軍先鋒平州團練使賀令圖居然信以為真,隻帶了數十騎徑直到休哥營中“受降”。其實休哥這個計謀也隻是軍事工程中按部就班的程序,本來沒打算取得什麽奇效,但沒想到宋軍先鋒的思維方式竟然獨特到了這種地步,差點被氣傻,把賀令圖抓起來痛罵了一頓。而賀令圖的父親就是年初最先倡議雍熙北伐的賀懷浦,一年之內,父子皆敗,成為天下笑柄。而劉廷讓未得消息,大部隊已經深入遼境,與休哥接戰。這時一個意外情況發生了:時值隆冬,宋軍衣衫單薄,手腳麻木,而劉廷讓部的弓弩多采用皮筋為弦,在嚴寒下難以張開,作戰非常不利。遼軍的後備部隊還在源源不斷地趕來,遼聖宗的禦駕也來到君子館,數十萬大軍將劉廷讓的萬餘兵馬團團圍困。但是劉廷讓也非常頑強,他本名劉光義,是太祖“義社十兄弟”之一,因避太宗諱改名廷讓,也是一位五代遺留下來的悍將。
他遭到遼軍的重圍列環形陣防禦,遼軍精騎在外圍往來衝突,卻一直無法找到破綻。劉廷讓部將禦前忠佐神勇指揮使桑讚臨危不亂,奮勇殺敵。遼軍正麵圍攻環形防禦陣地,其實損失比宋軍更大,激戰中國舅帳詳穩蕭撻烈哥、宮使蕭打裏兩員大將戰死。但休哥依然不為所動,繼續保持攻勢,因為他真正的目標根本不是劉廷讓,而是要引誘李繼隆前來救援,傾本部之兵,並借助遼聖宗的禦前近衛,對其實施毀滅性一擊。李繼隆的參謀本部中,前方情報不斷傳來,劉廷讓遭到越來越多的遼軍圍困,諸將紛紛要求緊急前往救援。但是李繼隆這位每戰必負重傷的勇將此刻卻表現出了鎮定的一麵,他冷靜地分析了形勢,指著地圖告訴大家:如果此時前往救援必然遭圍,兩軍實力差距過大,出兵關外本來就是錯誤的決策,此時隻能退保樂壽,避免更大的損失。帳下諸將聽到這樣的分析都非常傷心,因為他們隻能眼見友軍被圍困卻不施援手,但這又是很無奈的事情,李繼隆部退保樂壽縣。休哥接到李繼隆退走的情報大吃一驚:“什麽!他退走了!?”旋即陷入了深深的失望之中。
他遙望南方,仰天長歎:“我三次大敗宋軍,卻始終無法打敗你一次,難道我隻能坐等你打敗我的那一次嗎?”隨後耶律休哥向劉廷讓發起了總攻,劉廷讓、桑讚力敵一整天終於不支,桑讚率先突圍逃離,宋軍大陣已告崩潰,遼軍潮水般湧入宋陣,肆意砍殺。武州團練使、高陽關都部署楊重進力戰死節(《遼史》上說生擒,並稱陣斬李敬源),劉廷讓僅帶數人逃脫。遼軍東線主帥耶律休哥在君子館取得一場大勝,另一方麵,北院大王蒲奴寧率軍進攻代州,潘美率山後軍主力出雁門關迎戰,但遼軍前鋒卻徑抵代州。宋軍神衛都指揮使馬正在城下列陣應敵,但城內的主將代州副都部署盧漢贇卻畏敵不出。知代州、給事中張齊賢催他趕緊出兵,他卻說:“你個文官懂什麽?現在出去隻能送死,我還準備學李繼隆,撤退算了。”似乎沒把這位前樞密院副長官放在眼中。無奈,張齊賢隻好在職權範圍內,調集了兩千廂軍出城作戰。廂軍是宋軍係統中的輔助兵種,不屬禁軍係統,由文官指揮,主要負責大型工程,並非作戰部隊,由於禁軍將領盧漢贇的怯戰,文官張齊賢隻好帶他們出戰。
張齊賢不愧是當過簽署樞密院事的高官,口才了得,對這些廂軍進行了激動人心的戰前動員:“將士們!我們剛剛打了敗仗,現在遼人乘勝反擊,禁軍不能抵擋。如果讓遼軍攻破雁門關,**,中原百姓的安危何在?!我們雖然是廂軍,但我們一樣是熱血男兒!此時正是我們報效國家的時刻,奮勇殺敵吧!我們不比禁軍的弟兄們差!”這兩千廂軍齊聲高呼願隨張大人殺敵報國!以一當百,銳不可當,側擊遼軍。馬正趁機反擊,竟然擊退了遼軍前鋒!一戰之後,張齊賢威名大振,各位武將都表示願意服從調遣。但張齊賢派出密使向潘美報告,請他回師夾攻遼軍,密使卻被遼軍截獲!張齊賢很怕走漏消息導致潘美回師途中會遭到伏擊,所幸的是由於東路兵敗,宋太宗改變了外線防禦的策略,改為內線防禦,潘美接到密詔後直接回師太原。雖然失了強援,但張齊賢卻高興的認為,潘美回師我知而敵不知,可以將計就計。於是派兩百廂軍潛出城外,每人帶旗幟和幹草,夜晚在城外30裏處潘美的來路上燃起幹草,展開旗幟,佯裝潘美部大軍來援。
遼軍驚惶失措,紛紛敗走,張齊賢趁機揮軍掩殺,生擒蒲奴寧的兒子、帳前舍利,斬首二千餘級,俘五百餘人,獲馬千餘匹,車帳、牛羊、器甲無數。誰言文官不能戰?在宋朝的軍事學院培訓體係下,文官通過學習,也能掌握軍事指揮的知識,這和現代軍事指揮官培養體係是一樣的。張齊賢做了一個好榜樣,在他身後,宋軍,甚至未來的明軍、清軍以及各隊還將湧現出大量知識分子,從軍事學院中走上指揮崗位成為名將。
雖然遼軍在君子館獲得一場大勝,但是未能傷及李繼隆,宋帝國又在邊境上修築了大量的軍砦和運河,海軍戰艦進駐協防,遼軍很難進攻,又因為雁門關大敗,於是罷兵,雍熙三年的戰爭暫告一段落。而黨項首領李繼遷前來歸附契丹,遼聖宗詔以王子帳節度使耶律襄之女耶律汀為義成公主下嫁李繼遷,賜馬3000匹,使李繼遷在西北方向更大的牽製宋帝國。戰後,宋廷行使賞罰,宋太宗非常大度的包攬了責任,下罪己詔承擔君子館之敗的總責。劉廷讓主動請罪,但太宗知道是總參謀部的作戰方案有問題,沒有處罰他。而初時劉廷讓投訴李繼隆退守是避戰,朝廷將其逮赴中書省問罪,但很快解釋清楚,沒有受罰,反而加封本州觀察使。張齊賢則非常謙虛的把戰功歸於盧漢贇,這個家夥居然恬不知恥的領了功,不過後來被樞密院查知實情,取消軍功,和鈐轄劉宇一同被罷為右監門衛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