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南唐是各個割據勢力中相對最強大的一個,周世宗攻取淮南已經大大傷了他的元氣。中主李璟崩後其子李煜繼位,史稱南唐後主,文學史上又稱李後主。李後主沒想過富國強兵抵禦宋朝,而是百般討好並大肆賄賂宋太祖和趙普等人,隻求保證其割據江南的地位,這顯然是很不現實的。開寶七年(公元974年),宋廷以宣徽南院使、義成軍節度使曹彬為西南路行營馬步軍戰棹都部署,山南東道節度使潘美為都監,潁州團練使曹翰為先鋒都指揮使,率10萬大軍進討南唐。發兵前,宋太祖專門召集幾位主將告誡:“城陷之日,慎無殺戮。設若困鬥,則李煜一門,不可加害。”曹彬與李漢瓊、田欽祚等將率水軍從江陵(今湖北荊沙)順江而下,潘美與曹翰、劉遇等率陸軍繼行。南唐的忠臣良將劉仁瞻、張彥卿都已故去,剩下一個林仁肇為宋太祖所忌憚。於是宋太祖略施小計,在東京營造了一座大庭院,在內室掛了一幅林仁肇畫像,並悄悄告訴南唐使者說林將軍已經歸降大宋,這就是留給他的宅子。

這種拙劣的小伎倆可能連淨壇使者都很難騙得到,但李後主認為有畫像作證,便殺了林仁肇,使宋軍唯一的忌憚自動消失。這下宋軍順江東下,所向披靡,摧毀唐軍所有水砦和戰艦,隻用一個月就兵臨采石磯。采石磯位於今安徽馬鞍山,又名牛渚磯,與嶽陽城陵磯、南京燕子磯並稱為“長江三大磯”,均是突兀江中,絕壁臨空,扼據大江要衝、水流湍急的險要之處,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采石磯是南唐國都金陵(今江蘇南京)的水上屏障,凡欲從水路攻取金陵者,必先破此砦,當然這也是南唐重兵把守的戰略要塞。由於采石磯確實易守難攻,唐軍又精於水戰,宋軍一時也無法攻克,唐軍漸漸有所懈怠,此時宋軍的秘密武器出現了。樊知古,原名樊若冰,本是南唐人士,但在南唐鬱鬱不得誌,每天在采石磯釣魚,實際上是在測繪當地的水文資料。雖然《孫子兵法》中有專門的《用間篇》,中國的軍事家曆來也很重視諜報工作,但在明太宗(永樂大帝朱棣)設立正規的特務情報部門之前,反間工作仍然是很原始的,所以他這種並不高明的間諜行動居然得逞。

後來他帶著這些重要情報資料投奔宋朝,並建議據此修建浮橋攻取采石磯。宋太祖采納他的建議,授予舒州軍事推官職務,帶領工程部隊在貴池(今安徽桐城)李陽河試造浮橋。宋軍受阻於采石磯時,樊知古預製浮橋部件完成,來到采石磯開始正式工程作業。宋代以前長江中下遊是修不起橋的,唐軍在南岸看到宋軍居然在長江天塹上搭造浮橋,哈哈大笑,認為曹彬是在兒戲,沒有提高防備。但樊知古其實是根據采石磯的實際水文資料預製好的浮橋,此時隻需移至采石磯以CKD方式組裝既可,三天就搭造好。唐軍發現為時已晚,宋軍迅速通過浮橋,攻占采石磯。隨後宋軍從水陸兩路合圍迅速包圍金陵,這時李後主連忙派使臣向宋太祖求饒,答應隻要退兵,可以給很多錢。宋太祖答了一句名言:“不須多言,江南有何罪,但天下一家,臥榻之側豈可許他人鼾睡?”李後主終於斷絕幻想,整軍抵抗,當夜派數千軍呐喊著殺出城外,卻大敗而回。宋軍緊緊圍住金陵,晝夜攻打,主將曹彬始終牢記宋太祖不可濫殺的戒律,每次攻城最急時都故意放緩,企望李後主能夠主動投降,減少傷亡。最後城破之勢已成,李後主還沒投降,曹彬卻突然稱疾。

眾將士忙問何疾,曹彬道:“其實我身體沒病,而是心病。我想起我軍攻打四川時殺戮甚眾,心裏難受得很,恐怕金陵城破,你們又要殺戮,於心何忍啊!我這病用藥是治不好的,隻要你們誠心立誓,城破之時不妄殺一人,我自然就好了。”眾將連忙焚香立誓決不妄殺,第二天曹彬的“病”就好了,第三天就破城。李後主帶著文武百官來到曹彬軍門前請罪投降,曹彬非常有禮貌地接待了他,南唐平定。李後主此人做皇帝是渣級,做詞人卻是骨灰級,是宋詞史上第一位大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認為:“花間派”雖然詞句華麗,但卻空洞無物,算是創造了宋詞的骨架,而沒有魂魄。而到李煜,詞才開始進入意境,華麗的骨肉被賦予了深邃的靈魂,開啟了光照千秋的宋詞文學。所以,雖然李後主為人浮華,不勤政事,完全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但其在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同樣不容抹殺。至此,大宋從占據中原出發,相繼平定湖南各割據政權、四川的後蜀、廣東的南漢、江南的南唐,西北領主折氏、李氏內附,福建的吳越國王錢俶、清源軍節度使陳洪進等人勢力微弱,一直歸附於宋,後來太宗朝正式納土,現在就隻剩下最後一個割據勢力北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