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二”清黨,幫了蔣介石大忙

一九二七年,蔣介石乘“楚同”軍艦抵上海,駐江蘇交涉使署。他告訴白崇禧說,武漢方麵,國民黨於三月十日在漢口召開第二屆三中全會,會期七天,這次會議是與國民黨所謂左派分子互相勾結利用,以奪取黨政軍大權為目的。會議通過了《統一黨的領導機關案》、《中央執行委員會軍事委員會組織大綱》、《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組織條例》等案,其目的在削弱革命軍總司令的權力,攫得中國革命的領導權。

國民黨第二屆三中全會後,蔣介石對全黨黨員發布訓令,他概括地指出:“自北伐以來,軍事、政治、黨務皆集中於個人,庶政設施,逐漸脫離黨的領導,馴致陷於隻受軍事機關之支配狀態中。中央執行委員會全體會議深感本黨目前危機,非有切實挽救之方,不足以負全國代表大會之委托,經詳慎考慮決定,將一切政治軍事外交財政等大權,均須集中於黨。此等決議,為適合中國革命之需要,將借以防止黨內投機腐化及軍事專政獨裁之趨勢。中央執委會之毅然出此,乃基於民主集中製觀點,以與封建勢力鬥爭,絕非對個人有所愛憎也。”

蔣介石說:“照目前情勢發展下去,我們再不與合作了。現中央監委四老(指蔡元培、張靜江、吳稚暉、李石曾)準備了一個文件,將在上海開會發動‘清黨’。我離開南昌前已密電任潮、季寬兼程來滬,二十三日過安慶時也囑咐了德鄰跟著東下參加會議。”

接著,蔣介石隨即問白崇禧:“在上海清黨需要多少軍隊?”

白崇禧說:“隻要調走薛嶽的第一師,留下劉峙的第二師及周鳳歧的第二十六軍便夠了。”

蔣介石又問:“你看需要多少時間?”

“三天差不多,至多不會超過一星期。”白崇禧答道。

“你要小心,注意防範的滲透。”蔣介石最後這樣說。

蔣介石在上海分別召集第一軍第一師、第二師的幹部訓話,表示清黨的決心。第一軍第一、二兩師是從黃埔校軍、黨軍擴編而成的,是他的嫡係子弟兵。他在訓話後,第一師有些中級幹部起來質問他,說:“三大政策是孫總理製定的,清黨就是,就是反對總理遺教,就是反革命,這豈能是素以革命自負的校長(按:黃埔學生一貫叫他校長)所應該做的?”蔣介石被氣得拍案大罵,力竭聲嘶,他更因此而遷怒於第一師師長薛嶽,說他管教不嚴,把他免職調回廣東安置。第一師則采納了白崇禧的建議,全師移防鎮江,它駐守的淞滬地區由第二師接防。

在上海的領導人知道第一師調離上海後,便發動了各界人民代表到白崇禧的淞滬警備司令部(白氏一到滬,蔣介石就任他為淞滬警備司令)請願,要求挽留第一師,拒絕第二師。十分明顯,第一師的幹部中有許多是員,這是白崇禧也很了解的。白崇禧告訴這些代表:“調動軍隊是總司令決定的,我不能擅自變更。”代表們見到白崇禧那麽說,也就無可奈何地離開了。

李宗仁於三月二十八日到上海,住在龍華白崇禧的司令部裏。白崇禧告訴李宗仁,此時不僅工人勢力龐大,連第一軍第一師也不穩。他已向蔣介石建議把該師調離上海了。

四月一日,李濟深、黃紹竑乘“比亞士總統”號到上海,白崇禧派他的參謀長張定璠乘差輪去接他們,到時與李宗仁住在一起。彼此在熱烈握手時,白崇禧發現黃紹竑變得幾乎認不出來,原來他的滿腮胡子不見了。白崇禧問黃:“為什麽舍得犧牲留了這麽多年的胡子?”

“原來是這樣,”黃紹竑說,“三月下旬接李任公急電,要我立刻到廣州去。到時他出示蔣先生由南昌發來的電報,要我們到上海和他見麵,商量重要問題。任公說:‘香港到上海的船票,都準備好了,下午就動身。’我回到頤養園向妻子(蔡鳳珍)告別,說要立刻秘密到上海去,她聽了說:‘你那滿麵的長須,哪一個不認識你?掛一個招牌在麵上,還能保密嗎?不如就把胡須剃去吧!’我聽了她的話,就這麽辦了。這六年來相隨不舍的東西,至此不能不割棄了,心中不免有些難過!”

不久,蔣介石到白崇禧的司令部同李濟深、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會晤。寒暄以後,蔣氏說:“明天將要舉行一個會議,討論清黨問題。”這表明,北伐開始時的八個軍,除第一軍外,隻有上麵這幾位廣西佬站在蔣介石一邊。參加這次為世人所稱的“反革命政變”。

六、“清黨”事件從醞釀到行動

四月二日,在蔣介石的布置下,在上海的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蔡元培、張靜江、吳稚暉、李石曾、李宗仁、黃紹竑、古應芬、陳果夫等人在上海莫裏哀路孫中山故居開會,由吳稚暉提出《國民黨內跨黨分子與謀叛案》。據白崇禧所了解,這一文件是在三月一日浙江省政府在杭州開始辦公時,就已經準備好了的。當經決議,谘請中央執行委員,采取措施,以防阻叛亂行為於未然。白崇禧也列席了這一會議,沒有經過什麽辯論,就草草地決定了。

本來在監委開會以後,蔣介石就要白崇禧開始動手的。但由於汪精衛於四月一日從歐洲返抵上海,蔣介石要爭取與汪精衛合作,從而把這一政治風暴的發動日期推遲了。

與汪精衛在上海會晤以後,蔣介石即於四月三日以總司令名義發出下麵的擁汪通電:

南京何總指揮(應欽),南京漢口探送程總指揮(頌雲),漢口唐總指揮(生智)、九江宋總指揮、陳總指揮(宋鶴庚、陳調元)並轉各軍長師長鈞鑒:我軍勢力日益進展,東南已告底定,江北頻傳捷音,河南敵勢不振。當此革命大業功虧一簣之際,如能統一黨權,有全黨信賴之人,指導督促,疏解糾紛,排除障礙,國民革命即可告成。汪主席病假逾年,不特全國民眾渴望仰慕,黨國要政亦蒙受重大影響。中正曾經迭電促駕,今幸翩然出山,恍如大旱之望甘霖,莫名欣慰。汪主席為本黨最忠實同誌,亦中正平日最敬愛之師友,關於黨國大計,業與懇談,中正深信汪主席複職後,必能貫徹意旨,鞏固黨基,集中黨權,完成革命,以竟總理之遺誌。今後黨政主持有人,後顧無憂,中正得專心軍旅,掃蕩軍閥,恪盡革命天職。凡我將士,自今以往,所有軍民財政外交事務,皆須在汪主席指導之下,完全統一於中央,中正統率全軍而服從之。至於軍政軍令,各有專屬,軍政大計應歸中央統籌,中正唯司軍令,以明責任。各軍長務遵此意,對汪主席絕對服從,誠意擁護,使汪主席得以完全自由行使職權,真正黨權集中,達成本黨革命任務,以促進三民主義之實現。特此電達,即希查照。

蔣介石還將此電就近抄送白崇禧轉李濟深、李宗仁、黃紹竑一閱。

通電見報的第二天(四月五日)午前十時,汪精衛、蔣介石、蔡元培、吳稚暉、李石曾、李濟深、黃紹竑、李宗仁、白崇禧、古應芬、柏文蔚(1876—1947,近代資產階級革命者。1905年秘密加入同盟會。1914年參加中華革命黨。1929年3月與汪精衛、陳公博、顧孟餘、何香凝等聯名發表《關於最近黨務政治宣言》,反對南京政府,被撤職。1945年5月在國民黨“六大”上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1947年4月病逝於上海。)、宋子文、甘乃光等約集在上海道尹公署樓上舉行談話會,本來準備商量黨內團結問題,可是由於上海各報刊登了汪精衛、陳獨秀在當天發表的聯合宣言,就把會場空氣搞混了。

吳稚暉揚著刊載汪、陳宣言的報紙問汪精衛道:“今日各報刊載國共兩黨首領宣言,外界引起很多誤會,難道中國從此即由兩黨共同統治了嗎?”

汪精衛大笑,說:“這是讀新聞的文理欠通,全篇宣言隻是說兩黨不可發生誤會,並無兩黨共同統治中國的話。”

吳稚暉又說:“本黨總理之所謂聯俄,和汪同誌之所謂聯共,皆有其不可逾越的界說。‘聯共’兩字在國民黨的文獻中並無所聞,去年五月在廣州雖有國共聯席會議,但其意旨僅在疏解雙方的誤會,決談不上‘聯共’。”

吳稚暉這些話,語氣淩厲,不留餘地,使汪精衛十分難堪。汪氏以為是蔣介石授意要他說的。談話會最後決定於四月十五日在南京召開中央執監委員聯席會議,以和平方法,解決黨內糾紛。會前決定采取下列四種暫行辦法:

一、由汪精衛通知陳獨秀,暫行停止的過激行動;

二、武漢中央黨部與國民政府命令,凡屬窒礙難行者暫緩實施;

三、各級黨部、軍隊與民眾團體內,如有叛亂分子陰謀搗亂,由各該負責黨局自行糾正;

四、工人糾察隊以及其他民眾武裝,均須服從革命軍總司令指揮,否則以反革命論,嚴加取締。

上麵這些辦法,是蔣介石以己意強加於人的,汪精衛在孤掌難鳴的情況下,不得不表示同意。汪深深感到,蔣氏還是像去年炮製“中山艦事件”獨斷專行,絕難同他攜手合作。因此到了四月六日,他便離開前往武漢了。這是寧漢分裂的開端。

汪精衛一到武漢,即接任中央黨政主席職務,大呼“革命的向左來,不革命的滾開去”。並以國府下令給蔣介石即日離開上海,到南京去指揮軍事。對於他於五日在上海座談會上所承諾的事一概置之不理。

蔣介石見事已至此,隻得將四月二日上海八個中央監察委員會議所決定的應付時局方針,付諸實施。四月九日,鄧澤如、吳稚暉、黃紹竑、李石曾、蔡元培、古應芬、張靜江、陳果夫等以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名義通電給汪精衛及全國黨員,斥責武漢自成立中央聯席會議以來的種種謬舉和不法措施,這是蔣介石為“清黨”發出的第一個信號。

也就在四月九日,蔣介石偕李宗仁、黃紹竑去南京,臨行正式宣布上海戒嚴,委白崇禧、周鳳歧為上海戒嚴正副司令。白崇禧偵悉上海商務印書館的印刷廠,為上海工人糾察隊的總指揮部,他的首要任務,是把那裏的工人糾察隊包圍繳械。白崇禧派人去同上海幫會頭目黃金榮、杜月笙接洽,在他們那裏借得工會會員的符號和製服,於是精選一批武裝突擊隊,化裝成糾察隊員帶著手槍混進商務印書館印刷廠去。

與此同時,白崇禧鑒於派部隊去商務印書館,必須通過法租界,這是一條捷徑。因此他派去同法國駐滬領事商量,對過法界的軍隊予以方便,這位領事最初期期以為不可。後來經白崇禧曉以利害,他才同意了。

白崇禧原以為“清黨”工作要三天到七天完成,後來實際上並不需要這麽長的時間,上海隻需一天時間便把它辦妥了。這主要是靠上海幫會的幫忙。

當時實際負責“清黨”工作的是蔣介石的總部特務處長楊虎(1889—1966,曆任江蘇軍總司令、廣州非常大總統府參軍、上海警備司令和中國國民黨4~6屆中央監察委員。授陸軍中將。曾受邀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受任政務院顧問。1959年9月,最高法院以叛國通敵罪判處其死刑緩期二年執行。1966年3月在北京複興醫院病故。)與東路軍前敵總指揮部(後改為淞滬警備司令部)政治部主任陳群(1890—1945,國民黨元老。汪精衛在南京成立偽國民政府時,曆任“內政部長”等職,多次參與簽訂出賣中國主權的條約和協定。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畏罪自殺。)。楊、陳通知杜月笙,要他動員上海流氓參加“清黨”。杜最先征得張嘯林(1877—1940,中華民國時期上海青幫頭目之一。浙江慈溪人,移居上海後加入青幫,成為頭領,與黃金榮、杜月笙並稱為“上海三大亨”。1939年日軍攻陷上海,公開投敵,籌建偽浙江省政府,並擬出任偽省長。1940年,被貼身保鏢林懷部暗殺於上海華格臬路張公館。)同意,黃金榮是最後一個被說服。

四月十二日清晨四時,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分別集合他們的門徒,杜月笙的爪牙由顧嘉棠率領;黃的門徒由唐嘉鵬、顧竹軒率領;楊虎特務處的特務由彭伯威率領。他們一律佩戴工字臂章,攜帶武器,分股從租界衝向商務印書館印刷廠、南市和閘北糾察隊址及電車工會、三山會館、湖州會館、申新工廠等處集結,他們乘工人糾察隊尚在夢中時,繳了守衛的槍支,然後與部隊采取配合的行動。

與此同時,事前約好了的第二十六軍周鳳歧部參謀長祝紹周指揮該軍第一師伍文淵部和第二師斯烈部四個團,分別將糾察隊包圍,向糾察隊進攻。有的地方當時發生激烈衝突,工人們倉忙應戰;有的地方部隊假稱調解兩派工人雙方爭端,趁機繳走了糾察隊的武器。在衝突中,糾察隊被打死一百多人,打傷幾百人,總工會委員長汪壽華(1901—1927,1923年加入中國,是五卅反帝愛國鬥爭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926年10月至1927年3月,先後參與指揮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1927年4月11日犧牲在上海,是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犧牲的第一位革命烈士。)被殺害。

次日(十三日),上海總工會為糾察隊繳械事件,命令全埠工人舉行總同盟罷工。同時罷工工人集會追悼被暗殺的委員長汪壽華和繳械時戰死的工人,會後遊行到閘北寶山路口仁善女校第二十六軍第二師司令部,要求發還武器,與軍隊發生衝突,死傷遊行工人百餘名,被捕的亦近百人。

四月十四日,白崇禧的司令部派兵查抄原來的上海市府和工會,並取消總工會和工界聯合會,派人組織“工會統一組織委員會”,辦理工會事務。白崇禧在上海進行的“清黨”工作至此宣告結束。

七、肅清江北之役

白崇禧於四月十四日傍晚抵南京,住前清總督衙門,蔣介石的總司令部就設在那裏。當晚白崇禧向蔣介石報告上海方麵“清黨”的情況。蔣介石沒有料想到白氏進行得如此順利,對他頗為嘉許。

次日,蔣介石邀白崇禧列席中央執監委員聯席會議,但到的人不多,隻有改開預備會,改定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從此寧漢正式分裂。

四月十六日,蔣介石在他的總部召開軍事會議,何應欽、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陳調元等均參加,由總部參謀長朱紹良(1891—1963,國民黨高級將領。1910年加入中國同盟會,參加武昌起義,討袁戰爭,北伐戰爭。隨蔣介石參加蔣馮閻戰爭。之後,率部參加對中央蘇區的第一、二、三“圍剿”。1933年任甘肅省政府主席兼駐甘綏靖主任。1937年“七七”盧溝橋抗戰爆發後,率部參加淞滬會戰,任中央軍總司令兼第9集團軍總司令。1939年任第八戰區司令長官。1946年後任軍事委員會副參謀總長、重慶行轅主任等職。1949年8月去台灣。)報告江北敵軍動態。朱紹良說:“張宗昌、褚玉璞(1887—1929,1926年被張宗昌任命為直隸省軍務督辦。1928年國民革命軍第二次北伐,直魯聯軍被擊潰,褚化裝逃往大連。1929年在牟平縣被槍決。)的直魯軍,已用白俄兵駕駛鐵甲車做先鋒衝到了浦口,不時以大炮轟擊南京。我獅子山炮台也開炮還擊,孫傳芳亦同時南下,與鎮江、常熟一帶的我軍隔江對峙伺隙南渡。直魯軍更以渤海艦隊攻擊吳淞,企圖衝入長江以掩護江北陸軍渡江。”會上蔣介石指出:“當前以成立政府為要圖,軍事暫取守勢。俟下月部署就緒,再行北伐。”

四月十七日,汪精衛以國民政府主席名義,下令撤去蔣介石的革命軍總司令職務。汪氏又電胡漢民、蔡元培、吳稚暉、張靜江、李石曾、李宗仁、白崇禧等,謂“黨事應由黨自行解決,不得為局部個人,及以武力為爭衡”。

四月十八日,南京國民政府正式成立。由蔡元培受印,胡漢民受印。同時,蔣介石以中央政治會議主席的名義發表遷都南京宣言。這當然是不合法的,因為三月在武漢舉行的三中全會以後,他這個頭銜已經不存在了。

因此,蔣介石就得一個合法基礎。四月二十四日,蔣介石召集一個海陸軍事會議,白崇禧也應邀參加。會後,由海軍總司令楊樹莊(1882—1934年,1924年北京政府授予海軍副總司令、海軍中將、勝威將軍。第二次奉直戰爭段祺瑞上台,任海軍總司令。蔣介石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任國民政府委員、海軍總司令兼福建省政府主席、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海軍特別黨部主任委員。1933年病逝於上海,國民政府在其病逝後通令全國海軍下半旗誌哀三日。)領銜發表通電,李宗仁、白崇禧聯署,表示:一、擁護南京中央黨部、國民政府;二、擁護中央監察委員四月二日建議;三、否認武漢第三次執行委員會全體會議決案,及所產生的機關與一切命令;四、歡迎各地純粹中央執監委員來南京;五、陸海軍一致完成北伐。

五月初,南京召開一次軍事會議,決定三路北伐計劃,其內容如下:

一、何應欽任第一路總指揮,率第十四、第十七兩軍和第一、第二十六軍的一部由鎮江常熟渡江北進,肅清江北,直取海州;

二、蔣介石自任第二路總指揮,由白崇禧代理,以陳調元為前敵總指揮,率第一軍的第一、第三兩師,第四十、第三十七兩軍,第六軍楊傑(1889—1949,著名愛國將領,戰略軍事家。在日本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中將加上將銜。1948年1月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執行委員,後參與策動國民黨高級將領起義。1949年9月受中國的邀請準備參加第一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1949年9月19日下午四時許,在香港被國民黨特務暗殺。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為烈士。)的第十七師,由浦口渡江北上,任津浦路正麵作戰;

三、李宗仁任第三路總指揮,率第七、第十、第二十七、第四十四各軍和第十五軍一部由蕪湖渡江北上,斜截津浦路以攻浦口直魯軍側背,並北上解合肥、六安之圍,聯合馬祥斌、王金韜兩部進攻隴海路,截斷敵軍與河南奉軍的聯絡。

蔣介石以白崇禧代替他指揮第二路軍,這表明自“四一二”事件以後,蔣白關係更加密切了。白崇禧到南京進行兵力部署:以賀耀祖指揮其第四十軍為第一縱隊;以楊傑指揮其第六軍第十七師和第一、第三兩師為第二縱隊;陳調元指揮其第三十七軍為第三縱隊。

第二路渡江最先的是陳調元的第三縱隊,五月九日,由西梁山渡江。十一日,進占和縣,即與進駐含山的李宗仁第三路第一縱隊(葉開鑫)協力斜截浦口北方,以掩護後援部隊渡江。賀耀祖縱隊和楊傑縱隊得到海軍炮火的掩護,分別由慈湖與大勝關先後渡江。第二路渡江完畢後進展到江浦、陳家渡、官渡、大鎮集之線,候令進止。敵軍為魯軍聶裕祿部和張繼善部。

白崇禧於五月十五日下令進攻。十七日,賀耀祖的第一縱隊克浦鎮;楊傑的第二縱隊克界首,俘敵二千餘人;陳調元的第三縱隊亦克全椒。十八日,第二縱隊又克滁縣,白俄軍官指揮的鐵甲車兩列倉皇北逃;烏衣以南不費一彈而定。由此,至浦口全部肅清。

十九日,白崇禧在全椒奉令分兵東向,以協助何應欽的第一路軍渡江。白氏即以第四十軍和第一軍第一師東向進攻孫傳芳右翼軍所在地的,並向儀征追擊,逼使孫傳芳進攻鎮江的部隊退卻。二十二日,第一路軍乘勢渡江,逼使儀征、揚州一帶的敵軍,聞風乘夜逃向清江浦。

五月二十四日,白崇禧在接到蔣介石的一道命令:“我軍向山東進攻,第一路須肅清揚州、靖江以北殘敵;第二路以主力向台兒莊、一部出清江浦截擊孫(傳芳)軍殘敵;第三路沿津浦路及其以西地區向徐州及碭山截斷隴海路。”於是,白崇禧以賀耀祖第一縱隊由、滁縣直趨臨淮關;楊傑的第二縱隊由天長向淮安、清江浦;陳調元的第三縱隊由明光向宿遷、睢寧。二十九日,因賀耀祖的第一縱隊改隸第三路軍,而將第三路軍的葉開鑫部改隸第二路仍編為第一縱隊。六月一日第一縱隊攻克靈壁,敵逃徐州。六月二日,第三縱隊進占睢寧、高作,敵已先逃。六月四日,第一、第三縱隊同時到宿遷收編孫軍殘部。從四日到七日,又連續攻克泗陽、瑤灣和木榆灣沿運河一帶地區,敵軍逃往郯城、台兒莊。

白崇禧綜合當時所得的情報,了解到孫傳芳軍主力退集郯城,周蔭人、白寶山、馮紹閔各部已退海州,於是電請第一路總指揮何應欽速令所部由阜寧、大伊山鎮兼程向海州追擊,而他自己則以第二路的主力直向郯城,一部則向海州進發。六月八日,白崇禧將海州南麵之敵擊潰,敵入城據守,白軍即圍攻。九日晨,周蔭人突圍逃走,中午白部將其全部繳械。

六月十一日,白崇禧第二路軍第一縱隊進占青口、贛榆;第二縱隊攻占郯城;第三縱隊進占馬頭、重莊。孫傳芳殘部退往青島。至此,白崇禧忽接蔣介石電,著停止前進。並告知即去徐州候晤。白崇禧六月十四日到徐州見李宗仁,始知馮玉祥派李鳴鍾(1887—1949,行伍出身。1924年參加推翻曹錕的首都革命。次年,出任綏遠都統。1926年、1930年曾先後奉命赴蘇、英、日、美考察。)為代表到南京謁蔣,主張召開徐州會議。蔣介石通知李宗仁,要他與白崇禧在徐州候他到來麵談一切。

徐州會議的召開,標誌著寧、漢兩方與馮玉祥的三角關係發展到另一階段,它與蔣介石的進退以及蔣氏與白崇禧的離合也有密切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