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開壇散道
三日後,天界天涯大陸天空還是一片淺藍,顏色很淺。轉眼間天邊出現了一道紅霞,慢慢地在擴大它的範圍,加強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陽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不轉眼地望著那裏。果然過了一會兒,在那個地方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真紅,卻沒有亮光。這個太陽好像負著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後,終於衝破了雲霞,完全跳出了海麵,顏色紅得非常可愛。一刹那間,這個深紅的圓東西,忽然發出了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痛,它旁邊的雲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如今林凡打算在今日開壇散道,把自己多日來的心得傳授給這所有的人。為的就是樂善好施,以後自己的天道教在這天涯大陸能有一席之地。加上宣布一下天道教的建成和掌門人。
陸續的,人都斷斷續續的到來了山頂之上。林凡也在三日內布了一個講道的高坐和一些地下所做的浮塵。現在,從四麵八方趕來的妖獸,修仙之人都綿綿不絕。
林凡看到來人那麽早,自然也是十分高興。在天界,很少有高修為的人開壇散道。別說散道了,就是平日給講解一下都很困難,誰會把自己多年來的心得告知他人呢?
過了一個上午,底下已經坐滿了將近一萬多個人。林凡一望腳底下都是人,心中並沒有半絲的慌張。反而有點小小的興奮,這是林凡第一次開始散道。
林凡清了清嗓音,運用無上法音對著底下的人說道:“各位道友來聽貧道講述獨自心得,先行謝謝www。qb5200。Com!貧道瞬間說一句,本天道大教一年後可成。到時本教收人,各位道友皆可來!”
此時底下的人都齊聲大聲說道:“如此多謝掌門了!”
“今日講道!不在時間,我自醒為自止。現在講道,開始!”林凡說罷,就盤膝而作。雙手放於胸前。二眼望了望底下期盼的人,笑了笑開始講說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正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林凡講的這乃是老子一文中的。
林凡清了清嗓音,又繼續講述著道的意思:“道是過程。這是道的第一層含義。道不僅是對萬事萬物的係統性、整體性的概括,而且是對萬事萬物發展過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道不是一種靜態的形而上實體,而是一個過程。道的過程性表現為道生萬物的過程,即老子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說,道轉化為一,一轉化為二,二轉化為三,三轉化為萬物。在這一過程中,道循環往複,“周行而不殆”,它的運動周期是“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它逐漸的離開,離開得越來越遠,遠到一定程度又返回來。萬物又複歸於道。道的過程性是由隻能用混沌理論說明的各種關係構成的,因此,道也是關係。”
“道是本原。這是道的第二層含義。道是天地萬物之母,無和有都來自道,是道的不同角度的名稱。這是最為玄妙和深奧的。道是萬物的本體和來源。天地萬物都是由道演化而來。道作為本原,是混然一體的東西。老子指出,“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就是說,道是天下萬物的本原,這裏“始”、“母”、“根”、“門”等等都含有本原的意思,但是,它們有層次的區別。作為本原,它具有唯一性,它無前無後,無上無下,“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它象是在天帝的前邊,然而在它之前卻沒有什麽存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在沒有天地之前,它就存在了。作為本原,它是物質的東西,“道之為物,惟恍惟忽,其中有物,其中有精,”
“道是規律。這是道的第三層含義。道是物質運動的規律,道是天地萬物變化的終極原因。老子指出,“道者萬物之奧”,就是說,道是萬事萬物運動的規律。道是普遍存在的,“大道泛兮”,道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貫穿於一切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萬物從道起源,又回歸於道,“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複命曰常”,返回本性是事物發展的永恒規律。作為規律的道,是看不見,聽不著,摸之不得的。所謂“夷、希、微”,它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但是一切都受到它的支配和製約。道的規律是不可抗拒的,不能違反的。隻有遵循道的規律,堅持“無為”的原則,才能把事情辦好。否則,“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違背了規律要受到規律的懲罰,下場是極其可悲的。”
“道是法則。這是道的第四層含義。老子把道視為必須遵循的法則,他說,“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他要求人們要堅持,遵循道的法則。又說,“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意思是要遵循古代的法則,駕馭現實的實有,以認識曆史的規律,這就是遵循道的法則的具體表現。廢棄了這一原則,有了仁義,“大道廢,有仁義”老子主張“唯道是從”,“貴食母”,即是要堅持道的法則,按道的法則做事。道也是觀察事物的永恒法則。“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就是說老子自己就是用道的法則觀察萬事萬物的,給人們作出了榜樣。老子認為,人們對道的法則的態度是有區別的。“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上等人能夠堅持道的原則,而且身體力行。至於其他人,肯定是相形見絀了。“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堅持道的原則的人,才能把自己有餘的奉獻給社會。是否按道的原則辦事,結果是不一樣的。“天下有道,卻走馬亦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堅持道的原則,天下和平安定,放棄道的原則,則會陷於兵荒馬亂之中。按道的法則去作,道會成全你的,“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最後,道的原則是最高原則,而且有很高的價值,“天之道,利而不害”。
林凡講到這,基本上把“道”這個字給解釋的明明白白,底下聽的人雖然是一頭霧水。但是似乎也有所頓悟,聽林凡的一席話,都好像是勝讀十年書一樣。
林凡之所以能把這些道理給解釋的清清楚楚,皆因為林凡得到了自己原先的記憶。上古時期,到處有各種修為高超之人開壇散道。這一段乃是老子當年開壇散道時所解釋的。
“道是普遍存在的,“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道象泛濫的江河,到處流淌,上下左右,四麵八方,都有道的存在。道無時不在,“自古及今,其名不去”,道是永恒存在的。道的普遍性決定了它的巨大的包容性和蘊含性。“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它把大江大海都能包容,可見它的普遍性與無限性。“上善若水”,“水幾於道”。水是普遍存在的,當然道也是普遍存在的了。”
“是一個複雜矛盾的統一,最大的矛盾莫過於陰與陽的矛盾,這類似於黑格爾的肯定與否定的矛盾。“萬物負陰而抱陽”,“一陰一陽謂之道”。陰與陽是道的功能和屬性,而道是二者的統一。與此相聯係的是“無”與“有”的矛盾,這二者是道的別名,道的化身。它們是相輔相成,相互轉化的。沒有“無”就沒有“有”,沒有“有”,就沒有“無”。此外,還有一係列矛盾關係,諸如,難易、禍福、強弱、剛柔、美惡、善與不善等等。老子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辯證法大師。他的論述中,包含著豐富的辯證法思想。”
“道虛是道的狀態,它無形無象,無處不在,沒有邊際。它又無時不在,無始無終。它是最大的虛空,它產生出萬物,是萬物的宗主;裝載著萬物,永遠也裝不滿。它的作用無窮無盡,道虛的作用就是無的作用。它能化解萬物的矛盾,協調萬物的關係,與萬物混而為一。”
林凡說到現在也有些累了,當下就對底下的人說道:“吾說道及現在,可想各位道友一定有不明之處。各位道友講解出來,貧道必當一一解答!”
其中一個蛤蟆臉的妖獸,站起來,打了一個道家稽首,恭敬的問道:“不知掌門可否講解下道的根本是什麽!我們天生修道,卻不知道什麽是道?”
林凡笑了笑,又繼續說道:“簡,道之根。易,經之本。道,事物之行徑。經,事物之步法。無簡之道則曲,無易之經則荒。簡生道,道法於自然,失道無恒,循道而長!”
“道,無形無象,無聲無嗅,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但卻是產生天地萬物,主宰天地萬物的總能源。”林凡一氣嗬成,把道的根本講述的幹淨利落。
那蛤蟆臉的妖獸,聽到了似乎有些領悟。當下就盤膝而坐,腦海中林凡的話飛轉著。
林凡看到那蛤蟆頓悟,點頭一笑,又對著底下的人說道:“還有人有疑惑?”
“掌門,我們都修行乃仙,其實還是道!那道到底是什麽衍化而成的呢?”其中一個道士上前問道。
“道,就像水一樣,無聲無息無為而養萬物,此道之力,人不可及。唯有無為而尋道方可及道,另行他路必自損道行。天地開辟經曆洪元、混元、太初、太始、太素、混噸、九宮、元皇等階段,人類社會亦經曆三皇五帝及夏商周三王統治。老君曆世皆變化下降,傳經授法,治理天下。其中盤古功不可沒,鴻鈞合道有功!”林凡說到這,心中再無說下去的心情。
此時“咚”鍾聲一響,意識著林凡傳道的結束。
“我通寶山靈氣異常,不如各位道友就在此修行吧!等日後有時間,我必定再行布道!”林凡笑著說罷,一個轉身就消失在了各位的異常。
此時真武和紫薇也躲在人群中,聽到林凡口中說出的道,真是驚訝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