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3)

第3章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3)

講解:心下痞,兼有陽虛則惡寒,汗出,非是表證,故以瀉心湯治痞,加附子補虛溫陽。附子為亢進機能之藥,何處機能陳衰皆可用之,如小便失禁,心衰等,均可用附子興奮機能,使之恢複原狀。

156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講解:本條言心下痞由水飲而成者。下之後成心下痞,服瀉心湯而痞不除,說明非瀉心湯證,因小便不利,陳水不去,結於心下而為痞,新水不入,組織缺水則渴而口燥煩,正是五苓散證。

本條說明心下痞不是一味使用瀉心湯就可治療,臨床上應仔細辨證,其他疾病亦是如此。

157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幹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

【生薑瀉心湯】

生薑(切)四兩,甘草(炙)三兩,人參三兩,幹薑一兩,黃芩三兩,半夏(洗)半升,黃連一兩,大棗(擘)十二枚。

右八味,以水一鬥,煮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講解:傷寒當發汗,汗出表證已解,但病人素有胃病,平日不顯,於表邪去除後胃部症狀表現出來:胃中不和,心下痞鞭,水穀不化而噯氣中夾有食物氣味,脅下即心下部有水氣,水走腸間而腸鳴,雷鳴言其聲音響亮,並有下利,生薑瀉心湯主之。

本方為半夏瀉心湯減幹薑用量而增加一味生薑以健胃止其噯逆,臨床上見幹噫食臭症狀,用半夏瀉心湯難以治愈,必加生薑,病方可除。但應注意,服本方後可能出現瞑眩狀態而吐利加重,因本方生薑、半夏、幹薑均溫中祛飲,祛水力強,水飲自胃腸間出入,而作上吐下瀉,為欲愈之兆。

158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幹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複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主之。

【甘草瀉心湯】

甘草(炙)四兩,黃芩三兩,半夏(洗)半升,大棗(擘)十二枚,黃連一兩,幹薑三兩。

右六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講解:此條不僅言甘草瀉心湯方證,更是對上文心下痞成因的解說。無論傷寒、中風依法全應以汗解之,不可下。若下之則為逆,邪熱內陷,則為協熱利,下利日數十行,由於下利太頻,水穀不得消化,裏虛而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下後胃氣不和則幹嘔心煩不得安。醫者見心下痞硬,謂內仍有實邪,繼續瀉下,但越瀉下其痞越重,因此病非是熱結裏實,乃是胃氣虛弱,邪熱客氣入內,內生水飲亦逆於上,所以出現心下痞硬,甘草瀉心湯主之。

甘草瀉心湯特別針對“心煩不得安”這一神經症狀,增加甘草的用量,緩其急迫。本方在《金匱要略·狐惑病》篇中用治“惑”病,即相當於口腔潰瘍這類疾患,口舌幹燥可以加大甘草用量,或加用生石膏,煩熱特甚則加入生地黃,而去熱時多用生甘草代替炙甘草。

159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複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複不止者,當利其小便。

【赤石脂禹餘糧湯】

赤石脂(碎)一斤,太一禹餘糧(碎)一斤。

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講解:本為太陽傷寒,誤下後下利不止,胃虛則心下痞硬,服瀉心湯而病已,即病愈,此時再服瀉藥,複又下利不止,則非瀉心湯可治。醫者與服理中湯,下利更甚,因一再猛攻,大腸滑脫,而非中焦虛寒之理中湯證,應與赤石脂禹餘糧湯固澀止利,若仍下利不止,為水穀不別,應利小便,隨證選方。本條說明攻下之後下利不止而病在下焦者,有兩種情況,一是大腸滑而不收,用收澀的赤石脂禹餘糧湯治之,另一種是病在前陰,小便不利,水穀不別,應利小便以實大便。

赤石脂禹餘糧湯即赤石脂、禹餘糧二藥組成,二藥均有很強固澀力,用於純虛無實之久利滑脫證,若痢疾內有邪氣,切不可以用此二藥,以留邪在裏。

160傷寒吐下後,發汗,虛煩,脈甚微,日心下痞硬,脅下痛,氣上衝咽喉,眩冒,經脈動惕者,久而成痿。

講解:本條承接第67條苓桂術甘湯證而來,但第67條為發汗之前,本條為發汗之後,故第67條脈沉緊,本條脈甚微。先看第67條:傷寒誤吐誤下後,裏虛水飲上犯則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治應在發汗的同時而治水,與苓桂術甘湯。若單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本條言不應發汗而發汗,吐下虛其裏,發汗虛其外,裏外俱虛,表證未罷故虛煩。脈甚微,主亡失津液,日後,胃虛極水飲客之,而心下痞硬,水飲牽引而脅下亦痛。衝氣及水飲上逆,衝於咽喉,影響腦係,眩暈頭沉。本條所有症狀均重於第67條所述,經脈跳動不寧,則多為肌肉痿軟不用。可見水飲危害相當嚴重,治之不當,預後不良。

本證若未陷入純陰證,則可使用苓桂術甘湯,如果陷於陰證,則可使用真武湯。

161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覆代赭湯主之。

【旋覆代赭湯】

旋覆花三兩,人參二兩,生薑五兩,代赭一兩,甘草(炙)三兩,半夏(洗)半升,大棗(擘)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講解:太陽傷寒,法當發汗,發汗後依據病情或吐或下,病已解,但遺留下因吐下傷胃所致的心下痞硬、噫氣不除症狀,旋覆代赭湯主之。

旋覆代赭湯與半夏瀉心湯、生薑瀉心湯、甘草瀉心湯大有相似之處,都有大棗、生薑、半夏、甘草、人參健胃止逆,另加下氣去結之旋覆花,收斂健胃之代赭石。後世言代赭石重鎮,多用亦傷胃氣,故用量不宜過大。

本方應用以“噫氣不除,大便不利反幹”之證,若兼有胃痛反酸,可加烏賊骨治之,若大便偏稀,可換用茯苓飲。

162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

講解:下之後表不解,一般應服桂枝湯,但若是表不解而作喘,裏有熱而汗出,則不可更服桂枝湯及桂枝加厚樸杏子湯,故以麻黃湯去桂枝之辛溫而治喘,加石膏清裏熱而止汗,且石膏兼有下氣定喘之功。陽明病為大熱,則麻杏石甘湯不可用之,但此時並沒有蒸蒸發熱,未到承氣湯證程度,故雲“無大熱”。

本方臨床可治肺炎等病,但因其為發汗解表之劑而不可長用。非但汗出而喘可用此方,無汗而喘者隻需加大麻黃用量亦可用之。

我的兒子四歲時,發熱出疹,誤服安宮牛黃丸後,疹回熱稍降,但旋即無汗而喘,胸悶短氣,顏麵脹紅,大有轉為肺炎之勢,與服麻杏石甘湯加大麻黃用量,即轉危為安。

163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裏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

【桂枝人參湯】

桂枝(別切)四兩,甘草(炙)四兩,白術三兩,人參三兩,幹薑三兩。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內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講解:太陽病外證未除,應服桂枝湯而反數下之,使邪熱協同瀉藥入裏而為協熱利,下利不止傷其胃氣,胃虛則為心下痞,而表亦未解,故雲“表裏不解”,桂枝人參湯主之。

桂枝人參湯,即理中湯加入桂枝而成。方中以理中湯補虛安胃,以桂枝甘草湯解外。此處即可看出人參可以通過補胃虛而達到治療心下痞的目的。

164傷寒大下後,複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講解:傷寒,應發汗解表,若誤下後,表仍未解,應用桂枝湯,醫者見其病未愈,而再以麻黃湯類發其汗,表必不解。一方麵因瀉下虛裏而為心下痞,另一方麵由於誤治仍惡寒而表不解。表不解而有心下痞,應當先解外而後攻痞,故雲“不可攻痞”,表證已解才可攻痞,此為定法。故以桂枝湯解表安中養液,大黃黃連瀉心湯攻痞。

165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講解:本條“心中”應改為“心下”,論中“心中”多指心髒,“心下”指胃。形似傷寒發熱,但不惡寒,故汗出不解,發生心下痞硬,此痞硬非人參證之痞,為實證痞硬,心下堅滿,乃大柴胡湯證“心下急”的重證,同時嘔吐、下利,此與急性痢疾發作時十分類似,與大柴胡湯。若口舌幹燥,可與大柴胡加石膏湯。本病若惡寒,則確有太陽表證未解。表虛者宜桂枝湯,表實者宜葛根湯。

痢疾初起無補法,當以通為貴,除可與大柴胡加石膏湯,亦有應用小柴胡加石膏湯之機。

166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衝喉咽不得息者,此為胸有寒也,當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散】

瓜蒂(熬黃)一分,赤小豆一分。

右二味,各別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合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瓜蒂散。

講解:病如桂枝證,但既不頭痛,也不項背強,即言出現桂枝湯之氣上衝證,脈浮主病在上,此皆與桂枝湯證相似,但病實在胸中,痞硬言其憋悶感很強,加之氣上衝咽喉,以至於呼吸都很困難。本病由下向上,欲吐而不得吐,故當有“溫溫欲吐”之症狀。此為胸有寒也,寒指水飲,當因勢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苦寒,湧吐、去水,亦治浮腫。赤小豆去濕,與苦寒藥同用,則兼有養正之功。二藥搗篩為散,和勻,將解煩之豆豉煮成稀粥狀,去滓,以豆豉汁調瓜蒂散,溫時頓服,若不吐,則少少加量瓜蒂散,得快吐而止。因吐劑傷正,故亡血家、虛家慎用。

後世注家即根據此處方後注而言豆豉有湧吐作用,故梔子豉湯服後可吐,實誤也,方後注中言“不吐者,少少加”,即指湧吐者在於瓜蒂散,不在豆豉。

167病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此名藏結,死。

講解:病人平素脅下就有痞塊,乃“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也”之“痞”,而非大黃黃連瀉心湯之氣痞,痞塊發於脅下,即肝、脾、胰腺之所在,素有痞,說明非因近日瀉下而致,當為肝、脾、胰腺等部之癌腫。痞塊向下連於臍旁,少腹疼痛,甚則累及前陰,此為藏結,死。論中但論結胸治法,而未有論治藏結者,說明此病難治而預後不良。

168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裏,表裏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幹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講解:太陽傷寒,誤吐、誤下皆屬誤治,吐下虛其裏,熱邪趁勢結於裏,裏熱盛,必蒸於外,而表裏俱熱。熱則時時惡風,盛極而熱傷津液,則口渴,舌上幹燥而煩,欲飲水數升,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本方在白虎湯解熱除煩的基礎上,再加補益胃氣之人參,胃氣不虛,則津液化生有源,此與後世見渴輒加麥冬、生地黃之法相去甚遠,合觀《傷寒論》、《金匱要略》二書,凡白虎湯僅言其口舌幹燥,一見渴,必加人參,可以於臨床中參考。

169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講解:太陽傷寒,無汗,“無大熱”指表無大熱,實則裏熱已盛,故口燥渴、心煩。胃中熱,當胃之處即背部則稍稍惡寒,若胃中有停水,則“背寒冷如掌大”,二者如何鑒別?有熱口燥渴,有寒口中和,可資鑒別。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170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講解:前兩條提到“時時惡風”,“背微惡寒”,後世注家多以此為表不解之征,言“石膏辛寒,可以解表”,此大誤,本條特別解釋這一觀點。傷寒,發熱、無汗、脈浮,為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故前兩條中不含“表不解”的情況,惡風、惡寒者,均是由於內外溫度差異而造成的感覺,實為緣於熱盛。熱盛傷津,渴欲飲水,無表證,則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171太陽少陽並病,心下硬,頸項強而眩者,當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講解:太陽病未罷傳入少陽,發為並病,心下硬,即是痞硬,乃人參證、小柴胡湯證,脖子兩側為頸,脖子後麵為項,頸強為少陽證,項強為太陽證,目眩為少陽證,太、少症狀俱見,故雲“太陽少陽並病”,可刺大椎、肺俞、肝俞,以去胸腹之間邪熱。二陽皆忌下,切勿一見心下硬,不論寒熱虛實,一概下之。

172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黃芩湯】

黃芩三兩,芍藥二兩,甘草(炙)二兩,大棗(擘)十二枚。

右四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黃芩三兩,芍藥三兩,甘草(炙)三兩,大棗(擘)十二枚,半夏(洗)半升,生薑(切)一兩(一方三兩)。

右六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