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不能與不為
對於移泰山和折樹枝的典故大概人們都清楚。孟子對此有精辟的解釋,他認為,我移不了泰山,是真話,因為沒有人能做得了這件事,這就叫“不能”;而我折不了樹枝,則是假話,因為基本上成年人都能做得了這件事,而是不願去做,這就叫“不為”。
當把“不能”與“不為”弄懂之後,就好辦了,“不能”固然不可能,但“不為”則可以為,隻是方法心態的問題。
我國漢代著名學者承宮出生在一個窮苦貧寒之家。父母一年辛勞忙碌,全家人隻能勉強糊口,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終日掙紮在溫飽線上。
承宮七歲那年,該讀書了,但他隻能眼巴巴望著左鄰右舍的孩子歡天喜地進學堂,而他卻不能,飯都吃不飽,父母哪來錢供他上學呢?
為這事,他不知偷偷哭過多少回。
不久,同村的學者徐子盛先生開辦了一所鄉村學堂。起初,他每次路過學堂,隻敢望幾眼學堂大門,豎起耳朵偷聽一會兒裏麵的讀書聲,然後就趕緊離開。漸漸地,承官在學堂附近停留的時間越來越長,最後競不由自主地來到學堂門口,偷聽先生講課,聽學童讀書。
終於有一天,正在講課的徐子盛先生發現了他。當得知事情原由後,將小承宮領進了學堂。
從此,承官就被收留在徐先生門下。他一邊幫老師做雜活,一邊隨課聽講,並抓緊一切空餘時間讀書。他的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數年後,承宮讀遍了先生的所有藏書,並寫得一手好文章,遠近聞名。
承宮最後成了一名在學術上有很深造詣的學者而名垂青史。
也許有人會說,承宮是小時候就發生了轉變,如果已經成年,那現在還管用嗎?有一句話叫“過去不等於未來”,其實,這句話是永恒的。—切都是重新做起,一切都還來得及。隻是為與不為的問題,隻要起步,永遠都不算晚!成語“三日不見,刮目相看”便是一例。
呂蒙是三國時東吳將領,英勇善戰。雖然深得周瑜、孫權器重,但呂蒙十五六歲即從軍打仗,沒讀過什麽書,也沒什麽學問。為此,魯肅很看不起他,認為呂蒙不過草莽之輩,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不足與謀事。呂蒙自認低人一等,也不愛讀書,不思進取。
有一次,孫權派呂蒙去鎮守一個重地,臨行前囑咐他說:
“你現在很年輕,應該多讀些史書、兵書,懂的知識多了,才能不斷進步。”
呂蒙一聽,忙說:
“我帶兵打仗忙得很,哪有時間學習呀!”
孫權聽了批評他說:“你這樣就不對了。我主管國家大事,比你忙得多,可仍然抽出時間讀書,收獲很大。漢光武帝帶兵打仗,在緊張艱苦的環境中,依然手不釋卷,你為什麽就不能刻苦讀書呢?”
呂蒙聽了孫權的話十分慚愧,從此後便開始發憤讀書,利用軍旅閑暇,遍讀詩、書、史及兵法戰策,如饑似渴。功夫不負苦心人,漸漸地,呂蒙官職不斷升高,當上了偏將軍,還做了尋陽令。“周瑜死後,魯肅代替周瑜駐防陸口。大軍路過呂蒙駐地時,一謀士建議魯肅說:
“呂將軍功名日高,您不應怠慢他,最好去看看。”
魯肅也想探個究竟,便去拜會呂蒙。
呂蒙設宴熱情款待魯肅。席間呂蒙請教魯肅說:
“大都督受朝廷重托,駐防陸口,與關羽為鄰,不知有何良謀以防不測,能否讓晚輩長點見識?”
魯肅隨口應道:“這事到時候再說嘛……”
呂蒙正色道:
“這樣恐怕不行。當今吳蜀雖已聯盟,但關羽如同熊虎,險惡異常,怎能沒有預謀,做好準備呢?對此,晚輩我倒有些考慮,願意奉獻給您作個參考。”
呂蒙於是獻上五條計策,見解獨到精妙,全麵深刻。
魯肅聽罷又驚又喜,立即起身走到呂蒙身旁,撫拍其背,讚歎道:
“真沒想到,你的才智進步如此之快……我以前隻知道你一介武夫,現在看來,你的學識也十分廣博啊,遠非昔日的“吳下阿蒙”了!”
呂蒙笑道: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從此,魯肅對呂蒙關愛有加,倆人成了好朋友。呂蒙通過努力學習和實戰,終成一代名將而享譽天下。
千百年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這句話,之所以成為一句成語,就說明人們對“過去不等於未來”的普遍認同,隻要去做就會成功。然而問題的關鍵在於,是否能把這一觀念真正用在自己身上。
“不能”與“不為”雖是一字之差,卻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不能”固然不可能,但“不為”則可以為,隻是方法心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