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天生我才必有用
曾幾何時,大詩人李白呼出了:“天生我才必有用”,如果拋開詩句在詩中的含義來分析它,其中所包含的積極意義應該讓所有讀詩的人精神為之一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是及時行樂者的歡呼。
“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生能有幾回搏”,這是不甘平庸者的豪言。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追求人生永恒價值者的呐喊。
人生,充滿了豐富深邃的內涵:人生,閃爍著斑斕陸離的色彩。每個人的一生經曆雖然不盡相同,有的如柏油馬路平坦筆直,有的如盤山小道九曲回腸;有的如錢塘江潮洶湧澎湃,有的如西子湖水波光瀲灩。但都恰如一本厚重的大書,值得思索,值得玩味。
選擇怎樣的人生之路,譜寫怎樣的人生篇章,完全取決於你自己。而對自己人生目標的規劃,又來源於對自我的正確評估,正確地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培養良好的自我意識,對一個人的青年期,以至人的一生的發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自我意識是意識的形式之一,是區別於社會意識的人類意識形成的一種特殊形式。是指人類對於自身與周圍的人和物以及與環境的因果美係的一種認識。包括自我觀察、評價體驗監督教育控製等形式。給自己一個正確的評價,才能在社會中找到自己正確的定位。而一經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感興趣的職業,就要全心全意地投入進去,傾注自己的全部熱忱,努力做出成績來。
任何人在其成長的道路上,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總免不了要經受各種困難的考驗。否則,他就成不了才。正如中國有句古話所說的:“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正惟其如此,自古以來,人們都把一個人能吃苦看做是其成才的一個基本前提條件。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孟子就說過:“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為祖國爭得榮譽均體育健兒,沒有一個不是經過多年的摔打錘煉,賽前的刻苦拚搏,吃盡苦頭,流盡汗水才取得來之不易的成就。古語講得好:“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此話雖有些極端片麵之處,但是不無道理,對一個人的成長不無借鑒意義。鄧亞萍這個名字在我國可謂家喻戶曉,不僅如此,有的人在談及她時還繪聲繪色地將其描繪一番:矮矮的個兒,胖胖的臉,打起乒乓球來簡直像隻出山的小猛虎,出手快捷,攻勢淩厲,左推右擋,勇不可擋,往往隻幾板就把對方製服住了。
的確,鄧亞萍在我國乒壇,乃至世界乒壇上已是名聲大噪,堪稱“大姐大”。自她1986年13歲那年拿到第一個全國乒乓球錦標賽的冠軍開始,到1997年5月的第四十四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在短短的11年間,她一共在各種全國性和世界性乒乓球大賽中拿到153個冠軍,其中尤其從1989年入選國家隊到1997年的第十屆乒乓球錦標賽這9年的曆史最為輝煌,僅在世界級別最高的奧運會、世界杯賽和世界錦標賽這三大比賽中,就獨自一人獲得18塊含金量特高的金牌,並且還是國際體壇上惟一一個曾三次接受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為其親自授獎的運動員。這不但在中國乒壇,而且在世界乒壇史上都寫下了光彩的一頁。
以鄧亞萍的成長之路來說,坎坎坷坷,曆盡磨難。她4歲多時便表現出了一個“鐵娃”的本色,平時拚拚打打從不哭鬧,並且玩什麽都格外專注。這被在河南鄭州市體委任乒乓球教練的父親看在眼裏,喜在心頭,認定這是一塊搞體育的好料。於是,父親便“就地取材”,精心地培養自己的愛女。
一晃5年過去了,鄧亞萍在父親的調教下,乒乓球技術已達到上乘水平。為使她能得到更多的培養,父親將她送到河南省乒乓球隊去深造。然而,去後不久,便被退了回來,其理由是個兒矮,手臂短,沒有發展前途。這在少年的鄧亞萍的心靈上第一次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傷痕。令人欣慰的是,在父親的鼓勵下,倔強的鄧亞萍並未因此一蹶不振,相反卻練得更加刻苦,並發誓有朝一日一定要拚出個人樣來。
機遇終於來了。1986年是鄧亞萍人生上出現重大轉折的一年。那一年,年僅13歲的她,臨時頂替河南省代表隊一名生病的運動員參加全國乒乓球錦標賽。賽前教練們對她並不抱有什麽期望,要她頂替上場純粹是為了不使該隊“棄權”。出人意料的是,這個名不見經傳的矮個姑娘竟然接連擊敗了耿麗娟、陳靜等在內的當時很有名氣的國手。一舉登上了冠軍寶座,爆出了此屆兵乓球賽的最大冷門,成為一匹引人注目的“黑馬”。
賽後,這位被判為“無發展前途”死刑的小姑娘,成了當時國家乒乓球隊副教練、女隊主教練張燮林手下的又一位女弟子。從此,鄧亞萍在中國體壇的聖殿裏將其那股在逆境中練就的“鐵娃”本性表現得淋漓盡致,其運動水平大大提高,經過各次大賽的曆練,最終登上國際乒壇女霸主的寶座。
從鄧亞萍人生發展的崎嶇道路我們可以看出:對絕大多數人來講,成才之路都是崎嶇坎坷布滿荊棘棘的。雖然有成功的光環在前方召喚,但追求成功的過程卻是艱難的。好比在波濤中前行的航船,前方雖有光明的燈塔,但通往燈塔之路卻隨時會出現漩渦、暗礁”,會有拋錨停船也會有船翻人落水的危險,但既然已認定目標,認為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就隻能勇往直前,絲毫不能退縮、動搖。
麵對命運的挑戰,隻有選擇做生活的強者,才能緊緊扼住命運的喉嚨,在立誌成才的道路上披荊斬棘,一往無前,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尋找自己的位置。
鄧亞萍有一段描述自己心理感受的話感人肺腑。她說:“我並不相信命。每個人的命運都掌握在自己手裏。有人說我命好,為世界乒壇創造出了一個“常勝將軍”的奇跡。我覺得,我可能天生就是打乒乓球的命,但上帝不會將冠軍的桂冠戴在一個未真誠付出汗水、淚水、心血和智慧的運動員身上,我自己滿身的傷病就是證明。體育運動之所以魅力無窮,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充分展示了人類不屈服命運,永不停息向命運挑戰的精神。”鄧亞萍熟悉乒乓球事業,認定自己就是“打乒乓球的命”,自己的興趣、自己的未來就在這小小銀球上,所以她堅韌不拔地去追尋,去拚搏,終於成就了輝煌的人生。
請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放下包袱,打消顧慮,一往無前地去拚、去闖,找到屬於自我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