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經動天下——唐太宗的取經夢
前文一再提到如來的“東擴計劃”。而取經就是為了這個“東擴計劃”而展開的。取經的真正動因是如來要搶奪市場份額,擴張勢力範圍,爭取信眾,獲取最大香火供奉(要知道神仙都是不事生產的,生活來源僅限於凡間百姓的供奉)。取經是表象,傳經才是實質。但是,傳經不是那麽容易的。老百姓到底信不信你?是個關係到生死存亡的根本性問題。也就是說你的真經到底有沒有市場?還得接受市場的檢驗。另外,跟玉帝搶飯碗爭領地,大領導能那麽輕易地任你胡為嗎?因此,取經路上的遭遇使得取經又演化為一場實實在在的仙佛高層的密室談判。
因此,取經大業可以分為兩個步驟來實施:一、創造取經需求。要做到這一點,必須直接麵向凡間信眾,讓他們真心實意地信佛供佛。並由此生出取經的需要,進而達到傳經的實質。而達成這一目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跟凡間的人王合作,這也是一場談判。二、搶奪消費市場。如來要進行他的“東擴計劃”,除了要麵對陌生的市場環境,還必須要直麵同行的打壓。而最大的同業競爭竟然是來自自己的大領導玉皇大帝,這不禁讓人為他捏了一把汗。如來憑借自己的強大實力,巧妙利用天庭的內部危機,終於把玉帝逼到了談判桌前。當然,其中還有更為根本性的一點就是如來利用了信眾分層理論,使得玉帝相信佛派信眾與道家信眾本質上存在差異,因此並不構成真正意義上的份額衝突。換句話來說,如來和玉帝之間的這一場博弈,並非“零和博弈”,而是存有增量的正向博弈。如來爭取來的大部分信眾,並非來自道家的客戶,而是來自被道家遺忘的角落。這一點正是如來“東擴計劃”構思的全部邏輯和事實起點。否則,這一場談判無論如何也沒辦法得以展開。這一分析,此處暫不詳論,權且放過。
因此,取經的第一步就是要創造取經需求,引導尚佛消費,這是目前的頭等大事。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開拓市場,打出品牌。隻要我們能夠創造出一種消費文化,一種生活模式,讓大家都有這樣一種感覺:真經=天堂,不信真經=地獄。人人都要去天堂,不打算去地獄,天堂的消費需求極高,因此真經的需求也節節攀升。這叫什麽?捆綁銷售。化妝品之所以如此暢銷,不就是因為它將美麗和那些精油乳膏捆在一起了嗎?
那麽,怎麽做才能達成這種捆綁銷售呢?廣告。怎麽做才能更好更快地達成這種捆綁銷售呢?名人廣告。不錯!觀音同誌是個極有能力的市場開拓者,她做大乘真經國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乘國際,股票代碼:9981)南贍部洲總裁,真是實至名歸啊。(如來就是知人善任!)作為新興市場開拓者、取經業務總負責人、大乘國際南贍部洲總裁兼大乘國際副總裁兼常務執行董事兼首席業務執行官的觀音菩薩是怎麽來做這個廣告的呢?簽約名人: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級別!),廣告設計:水陸大會(創意!),參演人數:成千上萬(排場!),廣告受眾:不計其數(效應!)。皇上他老人家都開口說要大乘真經了,誰還敢開口說出個不字來啊。
當然,水陸大會上李世民讓唐僧去西天取經,不僅僅是個廣告。準確來說,是一個極具廣告效應的簽約儀式。簽什麽約呢?太宗文皇帝要取經救亡脫苦,唐僧領命願往西天拜佛求經。書上說得明白,唐王【當時在寺中問曰:“誰肯領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經?”問不了,旁邊閃過法師,帝前施禮道:“貧僧不才,願效犬馬之勞,與陛下求取真經,祈保我王江山永固。”】看見沒?為什麽要取經?誰要取經?是唐太宗李世民要取經。唐僧不過是取經項目負責人罷了。不是唐僧要取經,這一點一定要搞清楚。
話說太宗皇帝怎麽就心血**、突發奇想要取大乘真經了呢?這一切還要從第九回《袁守誠妙算無私曲老龍王拙計犯天條》說起。第九回一開篇就開了一個天大玩笑,碰上了“貞觀十三年”這麽一個重大曆史難題。這個問題暫且放一放,到唐僧西出長安時再議。
涇河龍王因為和袁守誠賭鬥,克扣了落雨點數,犯下了天條,差人曹官魏徵處聽斬。之前袁守誠曾指點龍王向唐王求救,唐王也答應相救。但是,魏徵夢斬涇河龍王,唐王實是無奈。因此,龍王靈魂到了地府向閻王狀告李世民言而無信,於是地府拘傳唐王魂魄到地府三曹對案。乘此機會,讓唐王遍遊地府。而正是這次魂遊地府,讓唐王作出了開水陸法會【救亡脫苦】的決定。而水陸法會上,觀音菩薩點出小乘佛法不能【救亡脫苦】,必須大乘佛法【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並且留下了幾句頌子:【禮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萬八千裏,大乘進殷勤。此經回上國,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於是,唐王要求取大乘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