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京城第一畫師
吳水墨怡然自得地坐在太師椅上,正在把玩著手中一件新淘得的奇珍異寶,忽聞下人來報,說門口有個名叫馬禿筆的歪嘴畫師求見。
若是在平時,他對這些下九流的街頭畫師,根本就不屑一顧。但今天他心情非常好,也很奇怪怎麽會有個小畫師來找自己,不由得來了興致,便破天荒地讓人將他帶進來。
馬禿筆誠惶誠恐地跟在那名門衛身後,一路看到大畫師府這些氣派非常的大房子,心中雖是知道憑自己這麽點微末本事,這輩子恐怕是享不了這樣的福了,但還是忍不住地大大地羨慕了一陣。
兩人來到正廳的一處大門前,門衛讓他在廊下等候,自己上前去稟報道:“稟告大畫師,人已帶到。”
“進來吧!”門內傳來一個懶洋洋地聲音。
“是!”那門衛領命,回轉身來,朝著馬禿筆使了個眼色,小聲地吩咐他道:“大畫師讓你進去,你進去以後,可要小心地說話。”
馬禿筆連忙稱是,那門衛也折身而回。
馬禿筆還是第一次與這樣級別高的同行打交道,不免有些緊張,他調整了一下心情,清了清嗓門,低聲咳嗽了一聲,便緩緩地推開了那進緊閉的房門。
此時正值盛夏,外邊雖是很熱,屋內卻不知是因為放了冰塊還是什麽原因,十分清涼。馬禿筆推門而進時,被這涼風指過,全身上下都有一種非常舒爽的感覺。
屋內,一個身穿青衫,麵容清瘦,留著三絡長須,看上去十分文氣的中年文士,正靜靜地坐在太師椅上,目光如電般地落在了進屋來的馬禿筆身上。
馬禿筆一看眼前之人全身上下所透露出來的氣質,便知道他一定就是譽名大楚的第一畫師吳水墨。不敢怠慢,趕緊上前作輯行禮道:“晚輩馬禿筆,拜見大畫師。”
若是論起實際年齡,馬禿筆已經是個四十多歲的半老頭子了。而吳水墨,才不過是個三十出頭的中年人。馬禿筆竟然見麵第一句便自己稱晚輩,乍聽之下還頗令人感到咋舌。
然而,學術之道,從來都是以高低而論。不管你年紀多大,隻要你技不如人,都要低人一等。
馬禿筆自然清醒地明白這一點,再加上吳水墨的確很有名望,自己在他麵前示弱,一是為了遵守道上的規矩。其二,便是要借些拍吳水墨的馬屁,好與他套上關係,隻要攀上吳水墨這棵大樹,自己以後的日子,也許就不會這樣難堪了。
然而,這也不過是他自以為是的想法,吳水墨可不因為他這一句不花錢的奉承,便會對之另眼相看。
吳水墨看了他一陣,便對馬禿筆這種醜容陋貌失了興趣,懶洋洋地問道:“你來找我,有什麽事嗎?”
“吳大師的大名,在京城誰人不知誰人不曉……”馬禿筆本想再說幾句奉承地開場白來搏取吳水墨的好感,沒想到吳水墨天天都在聽這樣的話,雙耳都快磨出螢來了。趕緊朝他彈了彈手,滿麵不耐地打斷他的說話:“你有什麽事就快說吧,我給你的時間並不多!”
馬禿筆一下子吃了憋,就似突然間喉嚨裏吞下個大鴨蛋進去了一般,表情極為尷尬,愣了半響之後,才說道:“不知道大師可曾聽說,西市這幾天出了個專畫炭畫的外地人,?”
“炭畫?!——”吳水墨若有所思地想了想,這才撫須道:“你說的這個人,便是被人稱著‘炭畫神手’的舒烽?”
“正是。”馬禿筆回答的時候,還在一邊觀察吳水墨的表情,看他麵上那略有所動的漣漪,他能夠感覺得出,眼前的這個吳大畫師,一定也是對舒烽的炭畫有所耳聞的。甚至於同自己一樣,還親眼看到過舒烽的作品。
而僅從吳水墨的反應上,他便可覺察出,自己這趟並沒有白來。而且,還是來得非常及時和正確。
馬禿筆見吳水墨顯然對舒烽很有興趣,便見縫插針地說道:“這個舒烽雖是初來乍到,但他的一手炭畫技藝,卻是已經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這幾天西市裏有很多人在排隊買他的畫。甚至已有人說,他的炭畫水平,已經完全超出了傳統水墨畫,大家風範隱現其中,就算是京城第一大畫師吳水墨水出手,也不過如此。”
他這句話就是為了故意刺激吳水墨,他知道,吳水墨被尊為大楚第一畫師,自然時時擔心有人會超越自己。他故意將名不見經傳的街小畫匠舒烽,同他吳水墨相提並論。吳水墨自視極高,一聽之下,必然會大發雷霆……
果然,吳水墨見馬禿筆竟然拿舒烽跟自己比,極為惱火,目中射出一絲不屑地神色,冷哼道:“不過是個投機取巧的街頭賣畫的而已,安敢如此托大!他用那些玩藝兒哄哄無知的百姓尚可,根本就不登大雅之堂!”
“我也是這樣想的啊。”馬禿筆見他雖是說得輕鬆,但語意中卻隱含著一種極不舒服的意味,知道自己的話已經起了作用。便順著他的話風,隨聲附和道:“吳大師,在這壽春城,甚至是整個大楚帝國,又有誰的畫技能夠比得上您呢?他舒烽也不過是會點旁門左道而已,隻能騙騙那些泥腿子,根本就一文不足。”
吳水墨雖然明知他有拍馬屁之賺,但這些話卻恰恰說到了他心坎之上,聽來無比受用。便點了點頭,讚賞地看了馬禿筆一眼,說道:“馬兄,還是你慧眼如炬,不似那些愚昧的小民,被一些新奇的異術就可以迷惑心眼。不過也沒什麽,在我看來,這舒烽的炭筆畫,也不過是趕些偏鋒邪道,我們隻管安心鑽研畫藝,不與他一般見識就行了。”
馬禿筆被他一陣讚揚,心中頗感痛快,但見他並沒有對付舒烽的意思,立即有些坐不住了。他還得趕緊下猛藥,引得吳水墨與舒烽兩人水火不容才好。
他眼珠子一轉,又一條計策又迅速地湧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