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5)

其次,我們的戰術也不及人。當時在定遠船上的總炮手英人泰樂爾看見劉步蟾變更陣勢。知道形勢不好,他先吩咐炮手不要太遠就放炮,不要亂放炮,因為船上炮彈不多,必命中而後放。吩咐好了以後,他上望台,站在丁提督旁邊,預備幫丁提督指揮。但丁不懂英文,泰樂爾不懂中文,兩人隻好比手勢交談。不久炮手即開火,而第一炮就誤中自己的望台,丁受重傷,全戰不再指揮,泰樂爾亦受輕傷。日本炮彈的準確遠在我們的之上。結果,我海軍損失過重,不敢再在海上與日人交鋒。日人把握海權,陸軍輸送得行動自由,我方必須繞道山海關。其實海軍失敗以後,大事就去了,陸軍之敗更甚於海軍。

次年三月,李鴻章與伊藤訂《馬關和約》,中國承認高麗獨立。割台灣及遼東半島,賠款二萬萬兩。近代的戰爭固不是兒戲,不戰而求和當然要吃虧,這一次要吃虧的是高麗的共管。但戰敗以後而求和,吃虧之大遠過於不戰而和。同治、光緒年間的政治領袖如曾、左、李及恭親王、文祥諸人原想一麵避戰,一麵竭力以圖自強。不幸,時人不許他們,對自強事業則多方掣肘,對邦交則好輕舉妄動,結果就是誤國。

第五、李鴻章引狼入室

甲午戰爭未起以前及既起以後,李鴻章用各種外交方法,想得西洋各國的援助,但都失敗了。國際的關係不比私人間的關係,是不講理,不論情的。國家都是自私自利的,利害相同就結合為友,為聯盟;利害衝突就成為對敵。各國的外交家都是精於打算盤的。西洋各國原想在遠東大大的發展,但在甲午以前,沒有積極推動,一則因為他們忙於瓜分非洲;二則因為他們互相牽製,各不相下;三則因為在遠東尚有中國與日本兩個獨立國家,具有相當的抵抗能力。在中日戰爭進行的時候,李鴻章雖千方百計的請求他們的援助,他們總是抱隔岸觀火的態度,嚴守中立。他們覺得中國愈敗,愈需要他們的援助,而且愈願意出代價。同時他們又覺得日本雖打勝仗,戰爭總要削減日本的力量。在西洋人的眼光裏,中日戰爭無論誰敗,實是兩敗懼傷的,他們反可坐收漁人之利,所以他們不援助我們於未敗之前。

等到《馬關條約》一簽字,俄、德、法三國就聯合起來強迫日本退還遼東半島,包括旅順、大連在內。主動是俄國,德、法不過附和。當時俄國財政部長威特正趕修西比利亞鐵路,他發現東邊的一段,如繞黑龍江的北岸,路線太長,工程太困難;如橫過我們的東三省,路線可縮短,工程也容易的多。同時海參崴太偏北,冬季結冰,不便航行。如果俄國能得大連、旅順,俄國在遠東就能有完善的軍港和商港。完成西比利亞鐵路及得一個不冰凍的海口,這是威特想要乘機而達到的目的。法國當時聯俄以對德,俄要法幫忙,法不敢拒絕,何況法國也有野心想乘機向遠東發展呢?德國的算盤打得更精,他想附和俄國,一則可以使俄國知道德國是俄國的朋友,俄國不必聯絡法國;二則俄國如向遠東發展,在歐洲不會多事,德國正好順風推舟;三則德國也可以向我們索取援助的代價。這是三國幹涉《馬關條約》實在的動機。

俄、德、法三國的作法是十分冠冕堂皇的。《馬關條約》發表以後,他們就向我們表示同情,說條約太無理,他們願助中國挽回失地的一部分。在我們那時痛恨日本的情緒之下,這種友誼的表示是求之不得的。我們希望三國能把台灣及遼東都替我們收回來。同時三國給與所謂友誼的勸告,說日本之占領遼東半島不利於遠東和平。戰後之日本固不敢不依從三國的勸告,於是退還遼東,但加賠款三千萬兩。中國覺得遼東半島不止值三千萬兩,所以我們覺得應感激三國的援助。

《馬關條約》原定賠款二萬萬兩,現在又加三千萬兩,中國當然不能負擔。威特一口答應幫我從法、俄銀行借一萬萬兩,年息四厘。數目之大,利率之低,誠使我們受寵若驚,俄國真可算是我們的好朋友!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俄皇尼古拉二世行加冕典禮,帝俄政府向我表示:當中俄兩國特別要好的時候,中國應該派頭等大員去作代表,才算是給朋友麵子。中國乃派李鴻章為慶賀加冕大使,這位東方的俾斯麥於是到歐洲去了。威特深知中國的心理,所以他與李鴻章交涉的時候,首言日本之可惡可怕,這是李鴻章願意聽的話,也是全國人士願意聽的話。這種心理的進攻既然順利,威特乃進一步陳言俄國對我之援助如何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他說當中日戰爭之際,俄國本想參戰,但固交通不便,俄軍未到而中日戰爭就完了。以後中國如要俄國給與有力的援助,中國必須使俄國修條鐵路橫貫東三省。李鴻章並未駁辯威特的理論,但主張中國境內之鐵路段應由中國自修。威特告以中國人力財力不足,倘自修則十年尚不能成,將緩不濟急。威特最後說,如中國堅拒俄國的好意,俄國就不再助中國了。這一句話把李鴻章嚇服了,於是他與威特簽定密約,俄許援助中國抵抗日本,中許俄國建築中東鐵路。

光緒二十二年的《中俄密約》是李鴻章終身的大錯。甲午戰爭以後,日本並無於短期內再進攻中國的企圖。是時日本政府反轉過來想聯絡中國,因為西洋倘在中國勢力太大,是於日本不利的,威特的本意不是要援助中國,是要利用中東鐵路來侵略中國的。以後瓜分之禍及日俄戰爭,二十一條,九·一八,這些國難都是那個密約引出來的。

李鴻章離開俄國以後,路過德、法、比、英、美諸國。他在柏林的時候,德國政府試探向他要代索遼東的報酬,他沒有答應。德國公使以後又在北京試探,北京也沒有答應。光緒二十三年秋,山東曹州殺了兩個傳教士,德國乘機一麵占領青島,一麵要想租借膠州灣及青島及在山東修鐵路和開礦的權。中國於二十四年春答應了,山東就算是德國的勢力範圍。

俄國看見德國占了便宜,於是調兵船占旅順、大連。俄國說為維持華北的勢力均衡。並為助我的方便,他不能不有旅順、大連,並且還要修南滿鐵路,中國也隻好答應。我們費三千萬贖回來的遼東半島,這時俄國又奪去了。俄國還說,他是中國唯一的朋友!俄國的外交最陰險:他以助我之名,行侵我之實。以後他在東北既有了中東鐵路、南滿鐵路及大連、旅順,東三省就成了俄國的勢力範圍。

於是英國要求租借威海衛和九龍及長江流域的優越權利,法國要求租廣州灣及廣東、廣西、雲南的優越權利,日本要求福建的優越權利,意大利要求租浙江的三門灣。除意大利的要求以外,中國都答應了。這就是所謂瓜分。惟獨美國沒有提出要求,但他運用外交,使各國不完全割據各國所劃定的範圍,使各國承認各國在中國境內都有平等的通商權利,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門戶開放主義。

這種瓜分運動就是甲午的敗仗引起來的。在近代的世界,敗仗是千萬不能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