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誌衝雲天

金山自從應招歸國,就立下了雄心壯誌,一定要把億邦打造成為中國第一的證券公司。億邦取得營業執照和經營金融業務許可證後,金山被任命為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同時,由於億邦證券公司是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發起人兼會員,而金山的資曆無人能敵,因此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聘任金山出任常務理事。金山還被剛剛成立的中國證券業協會聘任為常務理事。

短短幾年時間,金山率領的億邦證券深得上海市證券主管部門青睞,大權在握,聲名遠播。金山就像一個馬力十足的火車頭,駛入中國改革開放的快車道,帶領著億邦證券在這條全新的道路上狂奔。

億邦證券和經發證券在同一年成立,隻是億邦證券公司注冊資本隻有區區3500萬元。然而在它成立後的短短六年的時間就發展成資產規模上百億元的綜合性證券公司,這是金山留給中國證券業的一大奇跡,人們至今仍記得這一串令人瞠目的閃耀著光芒的業績:

億邦證券成立不到兩個月,爭取到為意大利國民勞動銀行新加坡分行在倫敦發行歐洲日元債券的承銷商,成為中國在國際金融市場從事同類業務的第一家證券公司;

1992年,億邦證券與中創公司及香港長江實業集團聯手,收購香港上市公司“大眾國際”51%的股權,開創了國內證券公司第一次在香港收購上市公司的先河;

1993年,億邦證券在首批券商信用評級中成為唯一獲得國內最高信用等級“AAA”級的證券公司;

1994年全年,億邦證券A股交易量占上交所總成交量的22%,B股占比更高達50%,在上交所會員中首屈一指。當年上市的上海12隻B股中有8隻是由億邦證券擔任主承銷商。而此時的經發證券,在B股業務上才剛剛起步,難以望其項背。

金山發現,在這個新興的市場上,可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中國的證券市場規模還很小,相應的法律法規也不健全,有些地方的監管根本就是一片空白。金山敏銳地意識到,這正是施展自己的雄才大略、一顯身手的大好時機。這不像在美國或是歐洲那種成熟的金融、證券、資本市場上,你一舉手一投足,都會受到各種各樣的法律法規的羈絆,讓你完全沒有空間施展拳腳。成熟市場上的違法成本太高,以至於幾乎沒有人敢明目張膽地碰撞法律紅線。在那種市場上要想獲得超額利潤,隻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開展“金融創新”,因為隻有金融創新業務才會在多如牛毛的法律法規之中,找到一條通往暴利的縫隙。

在中國,根本就用不著費那種腦筋。任何你想做的事情,你做就是了,先不用管它法律不法律。一般情況下,即使有法律禁止,你做了,也是民不舉官不究,更何況那些根本就沒有法律管轄的地帶,或者是法律覆蓋的邊緣地帶,打“擦邊球”的感覺真是好極了。就算是有人舉報你違法了,而且法律也認定你有違法或犯罪的行為,但在定罪量刑上也極具彈性,有非常大的操作空間,隻要不被殺頭,你即使把天捅下來,也可以不用坐穿牢底,上麵有人罩著,外麵有人打點,很快就能出來,走走過場而已。隻要有人,一切都能成為可能。這正好應了那個年代的人們都熟知的一句話:“中國人民有誌氣,有能力。隻要有了人,一切人間奇跡都可以造出來。”金山把它應用在金融、證券市場操作中,屢試不爽。

偉人就是偉人,真正是一句頂一萬句啊!隻不過這裏的“有人”,是指那些有權的人、有錢的人,而不是普通的平頭百姓,普通老百姓隻配稱為“民”,千百年留傳下來的習慣,現在盡管不再這樣稱呼,但實質並沒有多少改變。金山回國6年,從開始對這些略知一二但不屑一顧,再到見慣不怪,直到最後深諳這套潛規則、利用這套潛規則,其間經曆了不少的心理掙紮,走過了一段不短的曲曲折折的心路曆程。

億邦證券公司籌建完成後,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還沒有成立。金山根據國外經驗,敏銳地意識到,股份製改革,如果沒有一個股票交易市場,這場改革注定要失敗。金山為此向上海市委、市政府建議,盡快鼓動國務院在上海設立一家證券交易所。美國有七家證券交易所,交易量巨大,吸引了全球40%的有價證券交易,大量資本的流入,才導致了美國經濟長盛不衰。很快,上海市委、市政府就接受了金山的建議,大大加快了申請設立證券交易所的步伐。在籌組上海證券交易所的過程中,金山力主由億邦控股,但由於需要平衡多方麵的力量,金山的這個願望並未實現,然而億邦最終也在交易所拿到了較大份額的出資,這為金山順利進入證券交易所擔任常務理事奠定了法律和經濟的基礎,也為今後金山的大規模證券投資活動搭建了一個非常有利的平台,這種平台是其他公司夢寐以求而不能得的。

由於沒有證券交易所,國庫券和股票的交易都是在私下進行的。當時已經形成了上海、深圳、成都、武漢、沈陽、哈爾濱等幾個具有相當規模的國庫券和股票地攤交易市場。在億邦參與之前,基本上以個人交易居多。當時有些國有信托投資機構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機,但不恥於或不屑於去做這種偷雞摸狗、雞零狗碎的買賣,因此億邦在地攤市場上拔得了頭籌,收益頗豐。而且,由於都是以個人名義操作的,因此一直不太為外界關注。

金山隨後發現,此前的許多公司發行股票都是自辦發行,由於擬設公司一般知名度都不高,影響力在本省或本市之外非常小,因此股票發行風險較大,常常有募集資金達不到法定要求而無法順利注冊的事情發生。這在國外成熟市場看來是一件非常幼稚可笑的事情。國外的證券發行全部是通過投資銀行也就是中國稱之為證券公司或信托投資公司之類的機構代辦的,一個擬設股份製公司欲通過募集方式設立,就必須對外公開發行股票,整個發行過程全部交由投資銀行操作。投資銀行有大量的人脈關係和營銷渠道,一般情況下,很容易就能將股票銷售出去。這種效率,不是一般的股份公司能做得到的。金山覺得這裏麵大有商機。在金山的主持下,億邦證券公司設立了全中國第一家投資銀行部,專司股票承銷業務。億邦的股票承銷業務在證券交易所設立後的前兩三年時間裏,一直處於全國領先地位,個別年份曾一度占到全國股票承銷總額的60%。

金山還發現:受股票市場發展速度的製約,僅僅依賴股票承銷業務不足以養活一家超級證券公司;股票經紀業務受交易量的製約,也不足以支撐起一家大型證券公司的開銷,更談不上贏利了。金山研究發現,中國的法律並沒有限製證券公司炒作股票,而在新興市場上,二級市場潛藏著巨大的機會。都說風險與收益並存,可在經曆過華爾街洗禮的金山眼裏,對大資金而言,新興市場上風險與收益是絕對不對等的,隻要有膽量,收益將會遠遠大於風險,隻有在那種非常發達和成熟的證券市場上,風險和收益才基本趨於平衡。於是金山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設立起了自營業務部,專司公司的二級市場自營業務。不僅經營股票,而且經營國庫券,因為當時國庫券的地區差異也非常大,跨市套利早在華爾街上就操作過,這對金山可是駕輕就熟的事情,盡管當時絕大多數證券公司還都懵懵懂懂、渾渾噩噩。在金山的直接指揮下,億邦證券公司的二級市場業務曾經一度占到全國國庫券業務總份額的40%。

那幾年,可真是億邦的黃金時期,億邦也因此賺得盆滿缽滿,名聲大噪,似乎上海灘上除了億邦,就不再有其他證券公司了。億邦因為規模和業績,1991年、1992年、1993年連續三年被美國、英國的權威機構評定為中國第一大證券公司。

億邦證券使金山一舉成名。

1993年年初,金山隨同上海市和交易所聯合組織的證券業觀摩考察團赴美考察觀摩,期間應美國CNN廣播電視公司邀請,作為中國證券界第一人,到CNN總部直播中心用英語向全球介紹上海證券市場,介紹上海的也是中國的將來也將會是世界的億邦證券。金山喊出了“億邦證券,證券王國”的口號,在全世界麵前誇下海口,發誓要將億邦打造成為中國的野村、美林、摩根士丹利、高盛,在公元2000年躋身世界十大券商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