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跋:歲月讓人從批判走向了建設(2)

一直到老曾與李鴻章這一代,閉著眼睛過不去了,他們身在一線,戰爭是真刀實槍,割地是真金白銀,切膚之痛,知道靠“聖言”救不了世,李鴻章的一句話,足以把儒學從底部掀翻:“孔子不會打洋槍”。

打槍不分君子小人,隻靠詳盡“這物那物”的道理。

有了求實一念,人才會從道德製高點上下來,腳踏實地,不激不隨。

鹹豐皇帝即位之初,曾讓大家就“用人行政”發表意見,倭仁與曾國藩都上書。倭仁大談“君子小人之辨”,鹹豐倒也不糊塗,批了一個“名雖甚善,而實有難行”。

老曾比較實,寫得很具體,認為用人之事“大抵有轉移之道,有培養之方,有考察之法,三者不可廢一”,鹹豐批“剴切明辯,切中情事”。

老曾也是理學之徒,理學好以道德分善惡,但他說他看人並不以君子、小人為分,強調他的標準是“曉事”,也就是明白事理。

“不曉事,則挾私固謬秉公亦謬,小人固謬君子亦謬,鄉願固謬狂狷亦謬。”

他這話說很挺狠,有**之快。

我們做記者的,幾年下來,有個變化,以前采訪時總覺得對麵是好人壞人,現在覺得隻有好事壞事,像老曾說的“天下無一成不變之君子,無一成不變之小人,今日能知人能曉事,則為君子,明日不知人不曉事,即為小人,寅刻公正光明,則為君子,卯刻偏私曖,即時為小人”。

有這樣的立場,才能以事實與證據為準繩,不輕取人,不輕毀人,獨立無懼,確乎不拔。

他說:“故群譽群毀之所在,下走常穆然深念,不敢附和。”

老曾常被人批評“儒緩”,同時期任職的英國人赫德認為他虛得大名,“優柔寡斷”,他也自承“愚”。其實他的本來性情並非如此,是一個“好下斷語”的人。由此及彼,是自我修正的結果。雖然愚也有弱點,左思量,右考慮,甚至有時錯過決斷的最好時機,但自認“愚”也就意味著知道認識事物並不容易,不會對自己不全然了解的事輕易判斷,他看書常常有疑義,寫在卷首眉稍,日久甚至成書。加上他帶兵治事,他看兵書與曆史時,常與現實對應質疑,不拘古人,不泥成法。

加上年事漸長,挺身入局之後,漸漸看到事物本身的複雜性,他曾痛恨“不黑不白”之風氣,強分善惡,但此時就像王小波嘲諷“明是非”者一樣諷刺自己身上的文人習氣,“強分黑白,遇事激揚者,文人輕薄之習也。不察而效之,動輒區分善惡,品第高下,使優者未必加勸,而劣者幾無以自處”。

曾國藩在舊有體係中成長,但他能夠讚賞西方文明優異之處,“所以卓越古今者,由其每治一事,處心積慮,不達目的決不止”。

他平生以不懂天文算學為三恥之一,不過他有樸素而近科學的“曉事”方式,“一是剖析,二是簡要,三是綜核”。

剖析者,如治骨角者之切,如治玉石者之琢。每一事來,先須剖成兩片,由兩片而剖成四片,四片而剖成八片,愈剖愈懸絕,愈剖愈細密,如紀昌之視虱如輪,如庖丁之批隙導,總不使有一處之顢頇,一絲之含混。

這就是他“試圖尋找事物原由”的推理線索,事物的認識越細密,拆解得越精微,精確就是除邪,這也是科學精神的源頭。

這種精神本來就是一種不安的精神,它並不確信現有的答案,不服從於表麵的統一,在同質的體係中,一旦遇到障礙,會迅速提出問題,並且試圖得到更新的答案。

老曾沒有推翻舊有體係的願望,隻是從內部硬硬地另生一枝,讓新的力量盡快生長起來。他在義理、考據、詞章的孔學三門之外,又加上了“經濟”一門,“天下之大事宜考究者凡十四宗:曰官製、曰財用、曰鹽政、曰漕務、曰錢法、曰冠禮、曰昏禮、曰喪禮、曰祭禮、曰兵製、曰兵法、曰刑律、曰地輿、曰河渠。”

這些多是現實政治的治理科學。

可以看到,這個深嵌在體製核心中的職業官員,要以一種窮根究底的笨拙憨態,紮硬寨,打死仗,從皇家文化中解放出來,從道德誡命中解放出來,開始鬆綁掙脫,使這一階層開始擁有自己的獨立身份。

曾國藩能成為曾國藩,靠的不是道德勇氣,而是精神上不斷地自我更新,“前世所襲誤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創之”。

宏傑寫曾國藩的笨,他確實不算天分多高明,但也是少年成名,雄心很大,這樣的心誌,往往難以耐住瑣屑,做事不能精細如發。

他轉學朱子,“立乎大者,如果沒有輔以朱子銖積寸累工夫,則下梢全無把握”。

對朱子,胡適有過一個評價,說朱子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十五六歲時就研究禪學,中年以後才改邪歸正。”他說的改邪歸正,是從追求靈光乍現的絕對智慧,轉向“寧詳勿略,寧近勿遠,寧下勿高,寧拙勿巧”的世俗學問。

這就是胡說的“有絕頂聰明而肯做笨功夫的人才有大成就”。

老曾對“笨”字有種言若有憾,實則喜之的看法,“吾輩讀書人,大約失之笨拙,即當自安於拙,而以勤補之,以慎出之,不可弄巧賣智,而所誤更甚”。

他一輩子強調勤與恒。說天下事,無論什麽,要做成樣子,必須有兩樣,一是規模,一是精熟,兩樣都從勤與恒中來。

這兩個字我小時候一聽就要打瞌睡,上學後天天都得抄類似的格言交作業,到後來很多年都討厭別人的道德教訓,覺得頭巾氣重。

因為在我當時理解裏,勤與恒無非是一種外界加諸於身的教訓,要磨掉一個人所有趣味的規範。

後來才理解沒什麽靈心一動,當下了悟的真理,甚至在藝術上,也是費裏尼所說,“為了逾越常規,才需要嚴格的秩序”。

這個秩序都從勤與恒中來。

但我一開始看老曾給的通道,實在是覺得沒勁,他說過高的道理都近於矯或偽。所以要想勤與恒,就從兩點做起,“不譏笑人,不晚起”,這兩點真是平實近於迂。

他說一輩子從這兩句中受益良多,可去一切驕慢虛妄。這話誰都懂,覺得也不怎麽高明,後來才覺得,他的厲害之處在於踐行終身。

學英文時,老師說過一句話,什麽是天才,天才就是持久不斷地忍耐,當時大家笑,看老曾談他運筆之道,才理解人的心性必須這樣如磋如磨,像粗糙之米,再舂則粗糠全去,三舂四舂則精白絕倫。

往年苦思力索,幾於困心橫慮,但胸中有字,手下無字,近年在軍中不甚思索,但每日筆不停揮,除寫字及辦公事外,寫字一張,不甚至間裝飾,從結構上用心,而筆意筆力,與之俱進,十年前胸中之字,今竟能達於腕下。

我和宏傑兩年間也常常以“恒”相勉,一起學這個學那個,想著能像老曾說的,朋友之間互相箴規彼此挾持,甚至開個專門的學習博客相互監督,一上來都很興奮,恨不得大步往前,到現在相當一部分都放棄了,這個字是真難,難怪老曾說:“用功所以無恒者,皆助長之念害之也,此事絕不是疲軟人所能勝,須是剛猛,用血戰功夫,斷不可弱。”

沒有這個,靠強烈的目的性,靠一時興起,很快就放棄了。

慚愧中理解老曾說的,決定成敗的,不在高處,在窪處,不在隆處,在平處。全看人能不能在棘手之處,耐得住煩。

除此無他途。

看完宏傑的書稿,我問他:“你想過嗎?為什麽你從朱元璋寫到了曾國藩?”

他想想說:“沒有。”

我說:“也許歲月讓人從批判走向了建設。”

一旦走上這條道路,路就永遠沒有盡頭,在這條路上,種下的每一棵樹,也許深深植下,卻被連根拔起,但是也沒有別的辦法,就像老曾一直說人想要有所樹立,必須從不妄求人知開始,“但問耕耘,莫問收獲”,至於結果如何,他寫信給好友郭嵩燾,說:我曾經把功業之成敗,名譽之優劣,文章之工拙,都放在“運氣”這一“囊”之中,久而彌信。

這也算是命吧,以至於他半玩笑半認真地讓人在他死後,在墓前刻上“不信書,信運氣”。

這話裏有無限心酸。

老曾當年是好名之人,把自己的清譽放在性命之上,愛惜之極,後來明白“大抵任事之人,斷不能有譽而無毀,有恩而無怨”。

體製內的改良者,大都經曆這樣的處境,像蔡元培說的鍋裏的小魚,“兩邊煎”,政府覺得你不忠誠,老百姓覺得你是走狗,保守者覺得你動搖根基,激進者覺得你遲滯迂緩,總是兩邊都罵你,什麽好也落不著。

臨終前兩年,處理天津教案,原本以他為榮的湖南同鄉,視他為奇恥大辱。在北京的湖南會館,不僅他的“官爵匾額……悉被擊毀”,就連他的名籍也被削去。一個舉子寫了一副對聯:“殺賊功高,百戰餘生真福將;和戎罪大,早死三年是完人。”

老曾隻能橫下一條心:“但令大局不致從此決裂,即為厚幸;一身叢毀,實由智淺不能兩全,亦遂不複置辯。”

百年來,對他的毀譽都很極端,他被認為是完人,也被認為是賣國賊,被認為是聖徒,也被認為是劊子手。

真與偽是大敵,真卻永遠兩拳空空,無所依恃。

但這個湖南人明知不可,仍以一身霸蠻之氣而為之。“吾輩自盡之道,則與‘運氣’血戰一博,賭乾坤於俄頃,校殿最於錙銖。終不令‘囊’獨勝而吾獨敗”。

老頭兒長相樸拙如農夫,一輩子儉苦無已,隨手一隻青藤箱子,身上的長袍上有油漬,沒有任何精英麵目,視之甚至讓時人輕賤。但就靠一根窮骨頭,養活的這一點春意思,卻能在中國大地上漸流漸廣,代代都有中國人,如梁啟超那樣,從他身上得到建設之力,“為之不已,將有可時,若其不為,則天下事固無一可也”。

曾國藩形容過這種力量,“風之為物”,試圖把握它時,像是空無一物,試圖鉗製它時,像是很容易衰落,但是“及其既成,發大木,拔大屋,一動而萬裏應,窮天下之力而莫之能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