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
在我認識的朋友當中,劉傑算得上是一位爺,所以我們稱他為“劉爺”。
我和劉爺的合作,是由根據他的長篇小說《混子》改編成電視劇《我們的快樂人生》開始的。開機的前一天,因為劇本裏的情節和人物我還把握得不是很準確,正在躊躇時,製片主任告訴我,作者已經到了劇組,於是就把他請到了我的房間,以便讓他能夠再把故事理順一些。初見劉爺,身上果真透著那麽股子“爺”的範兒:既有文人的睿智,也帶有商人的習性,同時還兼具從他眉宇間不經意地透露出的一股戾氣,不是特別好形容他這個人,總之,能對得起“劉爺”這個稱號。
通過拍攝這部作品,我算是和劉爺認識了,因為《混子》這本書,基本算是他的個人奮鬥史。在這部作品中,他能把一個個鮮活的人物都呈現在我們麵前,這就是一個作家的功力。某天,劉爺給我電話,說手裏有一本準備出版的長篇小說《中年危機》,在出版之前又專門改了劇本,問我有沒有興趣。
我這段時間剛好在休息,就分別看了他發過來的小說和劇本的電子版,這一看,竟然讓我再次感到了劉爺的不同之處。如果說《混子》(或者叫做《我們的快樂人生》)隻是講述了幾個年輕人在改革開放初期下海的故事的話,那麽,《中年危機》則是從另一個側麵,講述了已年屆不惑之人所麵臨的各種壓力。故事發生在因美國次貸危機而造成的國內金融風暴時代,已步入中年行列的高德明、紀建國、杜占舉和李素琴、李玉婷、文麗等人物,和我們一樣,都麵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考驗。他們苟活在重重危機的夾縫中,於金融危機的大框架內,還須麵對信仰危機、家庭危機、情感危機、社會危機、事業危機以及問題子女的青春期逆反等等,像一條一條沉重的鎖鏈把中年人給死死地枷在其中,讓他們很難衝出重圍。當這些危機撲麵而來的時候,他們該如何去麵對?
人到中年一直都是一個很大的題材,到了這個年齡的人,所要麵臨的困惑和承受的壓力往往會非常大,就像作品中的高德明,需要麵對的是罹患絕症的妻子,性格反叛的女兒,步履維艱的事業,還有形形色色的誘惑,這些都是值得讀者去反思的問題。在劉爺的筆下,無論故事還是人物,都表現得遊刃有餘非常到位:語言簡潔流暢,同時不失劉氏特有的幽默;故事情節發展自然,毫無刻意雕琢的痕跡,言簡意賅地捋出了幾條故事脈絡;通過簡單的品茶論道,就把幾個人物的社會屬性分門別類地給表現得淋漓盡致。比如高德明對情感的忠貞、紀建國對家庭的不負責任、杜占舉的老於世故、薑寶山的商人奸詐,還有李素琴的堅強、倪亞蘭的低調、李玉婷的無奈、高星的張揚、文麗的別有用心,在字裏行間都充滿了畫麵感,即便是對所謂的小三,也沒有做出過於嚴苛的斥責,而是平淡地把小三李戰也描寫成了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既有經濟上的需求,也有情感上的表露。這便是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同時也給了我們深度思考的空間。
文學作品首先講究的是人性,嚴格地說,《中年危機》是一部很接地氣的作品,它把日常生活中的人性一層一層剖析得很準確,所以非常值得一讀,尤其是中年人。作品中每一個人物身上所發生的故事,可能就在我們生活的周圍,看上去似曾所聞。讀完了這部作品後,可能會有讀者拍著腦袋在想,這不就是發生在那個誰身上的事嗎?那麽這部作品就是成立的。
說實話,拍了這麽多影視劇,我這還是第一次給作者的小說寫序,也不知道這樣寫行不行,隻要讀者能夠接受這部作品,那麽,就算我在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讀者也不會受到什麽幹擾了。預祝劉爺的這本具有中年地標性的作品能夠得到讀者的認可。
2012年9月12日淩晨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