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神聖羅馬帝國的建立

經曆幾代的更替,法蘭克王國落入了有“捕鳥者”之稱的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手中,薩克森王朝就此開始。亨利一生致力於維持德意誌各公國間的同盟,抵禦匈牙利人的入侵,並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軍隊。在他的努力下,王朝政局穩定,這才有了德意誌曆史上著名的“祖國之父”奧托一世及其建立的神聖羅馬帝國,真正屬於德意誌的曆史也由此開始。

(一)薩克森王國的興起正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查理戎馬一生,機智敏銳,但在王位繼承問題上卻犯下了嚴重的錯誤。他在去世前將帝國分給他的三個兒子,並認為這樣做是避免戰爭的一劑靈丹妙藥。然而不料他的兩個兒子先走一步,結果當查理814年在亞琛去世時,他的三子“虔誠者”路易接管了查理的整個帝國。路易在繼位問題上最初同樣希望三個兒子羅退爾、查理與路易平分帝國,但後來改變主意,想把帝國的大部分留給第二個妻子所生的兒子查理,於是遭到羅退爾與路易的強烈反對,並導致兄弟三人常年的混戰。

843年,三兄弟終於決定平息戰火,簽署了《凡爾登條約》根據條約規定:路易得到萊茵河右岸地區和巴伐利亞,稱東法蘭克王國,後來演變為德意誌國家。查理所得地區大致與今天的法國相合,稱西法蘭克王國,後發展為法蘭西國家。羅退爾得到意大利中部、北部及路易、查理所占之間的狹長地帶,稱中法蘭克王國,後發展為意大利國家。羅退爾保留皇帝稱號,路易和查理擁有國王稱號。當時的東法蘭克王國中,出現了薩克森、法蘭克尼亞、士瓦本、《凡爾登條約》簽訂有何重大曆史意義?該條約奠定了後來法國、意大利、德國的雛形,也是造成近代德法領土糾紛的根源。亨利一世捕鳥圖巴伐利亞和洛林五大公國相互對峙的局麵。他們名義上仍是加洛林王朝的公爵,實力卻已遠遠超過中央。他們在對抗外族入侵的過程中,不斷擴張勢力,同時也不斷壯大自己的軍事力量。隨著加洛林王朝的逐漸衰落,五大公國開始將爭奪的目標轉向王國的領導權。

當時的薩克森是東法蘭克王國中實力最雄厚的公國,所以當公元911年,東法蘭克王國的最後一位君主“孩童”路易辭世之時,薩克森公國公爵康拉德(Konrad)被推舉為國王。自此,加洛林王朝的統治宣告終結。康拉德在位之時,王國內的政局尚未穩定下來,****時有發生。

或許是由於能力有限,亦或許是因為操勞過度,康拉德在即位之後的第八年便撒手人寰。臨死前,他舉薦曾多次發動叛亂且擁有強大實力的亨利為王位繼承人。公元919年,五大公國的貴族代表會議上,亨利被推選掌管東法蘭克王國的統治權。據說得知這一消息時,他正在捕鳥,故而得名“捕鳥者”亨利一世(HeinrichIderVogler)為了彰顯獨立,亨利一世在加冕時拒絕了應由美因茨大主教主持的任何宗教儀式,所以從宗教角度上講,亨利一世並非合法的國王。但從王權行使的角度來說,亨利一世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他建立了薩克森王朝,並在即位的第二年把東法蘭克王國改為德意誌王國,德意誌曆史就此真正開始。登上王位之後,亨利一世為了鞏固中央集權,大力訓練王國騎兵,還建立了強大的防禦城堡。他先後使士瓦本屈服,令巴伐利亞稱臣,吞並洛林,重建丹麥邊區。

為了維護新建立的德意誌王國的統一,亨利一世改變了法蘭克王國長期以來沿襲的由眾王子分享繼承權的傳統,於公元929年選定了德意誌王國下一任繼承人——自己的長子奧托。從此,這種選定唯一繼承人的製度成為法蘭克王國王位繼承的法則。亨利一世為王國的統一做出了極大的努力,到公元936年他因心髒病去世時,留給兒子奧托的,是一個基本··穩定的王國,奧托需要做的就是將其引向輝煌。

(二)“祖國之父”奧托一世根據亨利一世的詔令,奧托於公元936年8月7日加冕稱帝,是為奧托一世(OttoI)貴族教士威杜金德對這一儀式曾作過詳細記述:在舉行加冕儀式的教堂內外,到處都擠滿了宣誓效忠奧托的人,美因茨大主教希德伯特將奧托領到眾人麵前說:看哪,我把奧托王帶來了。他是上帝所選中的、亨利大王所指定的、所有親王一致推選的君主!如果你們對這一選擇感到滿意,那麽向天舉起你們的右手!眾人立即舉手以最熱烈的歡呼聲表達了對奧托的臣服。

雖說奧托登上王位順理成章,但他的異母兄弟塔克馬爾卻並不這麽認為。在奧托即位的第二年,塔克馬爾便率領一班薩克森貴族首先發動了叛亂。緊接著,對國王強化君主集權深感不安的洛林、法蘭克尼亞、巴伐利亞等公爵也紛紛加入叛亂的行列,組成反國王聯盟,企圖從叛亂中分得一杯羹。麵對叛亂,奧托顯示出了出眾的才智和驚人的領導才能。通過收買薩克森的中等貴族,他成功地瓦解了所謂的反國王聯盟,並把法蘭克尼亞和洛林納入自己的管轄範圍,收回了巴伐利亞公爵的相當一部分權力,內戰就此塵埃落定。塔克馬爾見成功無望,自殺身亡。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反對派的公爵們相繼撒手人寰,為了更有力地控製其他公國,奧托任命弟弟亨利為巴伐利亞公爵、兒子柳道爾夫為士瓦本公爵、女婿康拉德為洛林公爵,而薩克森和法蘭克尼亞則由奧托親自管理。如此一來,奧托便控製了德意誌的大部分地區。

在解決國內危機的同時,奧托也不忘向境外擴張勢力。和許多先前的君王一樣,奧托也將目光投向了富饒的意大利,並通過與意大利國王的遺孀阿黛拉德結婚而獲得了“倫巴德國王”的稱號。

對外戰爭中,真正令奧托大帝聲名大振的,是與東歐擴張過程中的心腹大患匈牙利人的戰鬥。9世紀時,匈牙利人受到其他遊牧民族的壓迫,向西遷徙,進入蒂薩河與多瑙河中遊一帶平原,查理大帝與奧托大帝的比較人們喜歡將查理和奧托大帝相提並論,這兩人確實有諸多共同之處。他們都是神聖羅馬帝國早期的皇帝;他們都有一個能幹的父親,為他們的事業打下堅實的基礎;他們都通過一係列的征戰,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他們都扶助過羅馬教皇,並被教皇加冕為皇帝。但相比起來,奧托的帝國不包含法國,疆域不如查理的大;查理不但武功赫赫,而且也是一個偉大的立法者和文藝讚助者,奧托的功業則主要來源於馬背上。總的來說,奧托大帝對曆史的影響還是要略遜色於查理。▲奧托大帝與妻子的石雕並逐漸定居下來。匈牙利人初到蒂薩河時,仍保持遊牧遺習,為了得到足夠的生活資料,仍不時向西歐劫掠。從9世紀末到10世紀中期,他們的騎兵到過德國、法國中部和東部以及意大利等地。匈牙利騎兵以快速機動聞名,他們避開設防堅固的城市,洗劫鄉村,得到大批財物後,又退回原來的駐地。公元954年,匈牙利人入侵德意誌王國,次年,奧托率領德意誌和波希米亞聯軍禦駕親征,在萊希費爾德幾乎全殲匈牙利騎兵,從此解除了匈牙利人的威脅。經此一役,匈牙利人停止了對德意誌的侵擾,開始了他們的定居生活。這場戰役堪稱是公元10世紀最輝煌的一場戰鬥,奧托也因此次勝利被尊稱為“奧托大帝”“祖國之父”成為德國曆史上繼查理大帝之後第二位最強有力的君主。

(三)神聖羅馬帝國的建立在解決內憂外患之後,奧托意識到在權力問題上,即便是家族中人也未必可靠。於是,叛亂平息後,他開始尋求教會的支持,而像查理大帝一樣獲得教皇的加冕便成了他最大的目標。

機會終於來了,當初教皇向查理大帝求救的情景再次出現。公元961年,羅馬教皇約翰十二世麵對勢力強大的城市貴族,不得已向奧托大帝發出了求救信號。大喜過望的奧托立即率軍越過阿爾卑斯山,重返意大利。到達羅馬後,奧托迅速平息了城市貴族的叛亂,恢複了自己意大利國王的地位,也讓約翰十二世順利回到了教皇的寶座。和利奧三世一樣,感激涕零的約翰十二世為了報答奧托的“再”造之恩”於公元962年2月2日在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為奧托舉行了加冕儀式,把一頂金燦燦的皇冠戴在了奧托的頭上,並稱其為“奧”古斯都”奧托和查理一樣擁有了教皇加冕的皇冠,成了“羅馬人的皇帝”這就是“羅馬帝國”的起源,1155年,腓特烈一世加冕時,加上了“神聖”二字冠名。從奧托開始,此後的840多年裏,集合著羅馬帝國的傳統、天主教會的特權和法蘭克帝國的王權的德意誌王國,便稱為“德意誌民族神聖羅馬帝國”

神聖羅馬帝國又被稱為“德意誌第一帝國”它的範圍在奧托一世及其後代的努力下,不斷有地區納入、加盟其中,形成了一個從日耳曼平原北至波羅的海,東達今天的波蘭,南抵今天的瑞士、波希米亞、奧地利和意大利北部的廣闊帝國。其疆域最大時包括今天的德國、奧地▲奧托一世的皇冠利、捷克、瑞士、意大利北部和中部、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的一部分,幅員極為遼闊。德意誌曆史上的三個帝國在漫長的曆史中,德意誌民族曾經建立過三個帝國:德意誌第一帝國即神聖羅馬帝國,全稱為德意誌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或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自962年奧托加冕為皇帝開始至1806年在拿破侖的逼迫下最後一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退位為止;德意誌第二帝國通常又稱德意誌帝國,它是普魯士通過王朝戰爭實現統一後於1871年建立的,直到1918年霍亨索倫王朝最後一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德意誌第三帝國的正式國名為德意誌帝國和大德意誌帝國,又稱納粹德國,通常指1933年至1945年間處於阿道夫·希特勒的獨裁和國家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統治之下的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