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新德國、新形勢、新課題

1990年10月3日對德意誌民族來說是一個新的開始,一個伴隨著屈辱和痛楚的噩夢終於像一頁泛黃的曆史,被永久地翻了過去。

統一後的德國版圖達到36萬平方公裏,人口超過8000萬,居歐洲聯盟之首,它的國民生產總值幾乎相當於英法兩國之和,成為歐洲乃至世界舉足輕重的大國。統一後的德國麵臨著諸多新情況與新課題,正如一句話所言: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嶄新的德國正帶著機遇與挑戰步入21世紀。一)統一後的磨合期“統一”雖然是許多德國人的夢想,但短短一年之內,德國奇跡般地實現了統一,缺乏準備的德國人特別是原來的民主德國的民眾一時間還無法適應統一後的諸多新問題。統一前的兩個德國擁有著不同的社會製度、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的生活方式,自德國正式統一的那一刻起,這些問題便毫無預兆地進入了德國東部人們的視野。民主德國“在毫無喘息時間、毫無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被生拉硬扯地捆綁到一個經濟效能高、但其哲學尚遠遠沒有為德意誌民主共和國老百姓所了解的市場經濟體製上了”因而,德國東部人民的生活遭遇了巨大的衝擊,社會問題自然接踵而至。在私有化過程,東部地區大量工廠倒閉,失業率劇增,當地民眾不滿情緒增加,社會治安一度惡化,而西部地區民眾也不滿於政府對東部地區的重建工作耗費大量的資金,減少了以往的社會福利開支。但這些問題終究是民主德國轉軌不得不付出的代價,整體上看,東部地區的轉軌成績還是顯著的。1991年,科爾政府製定了名為《共同促進東部地區發展的計劃》的“振興東部”戰略,在政治司法領域,對民主德國的行政機構和司法部門進行了徹底的改造,在經濟領域對原來的國有企業進行了大規模的私有化,到1994年12月,一共有1.4萬家企業實現了私有化,同時對東部地位的基礎設施進行了全麵的革新改造,東部地區的鐵路、公路網絡得到大幅度的擴展,電信通訊設施也煥然一新。在此背景下,東部地區的經濟狀況漸漸走出低穀,到1995年,東部的生產總值平均增長率達到8%,大大超過西部地區,成為歐洲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東部地區的勞動力與自然資源優勢與西部地區強大的工業基礎相結合,大大增強了德國的綜合國力,到20世紀末,德國的經濟規模已經相當於日本的80%,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後的第三號經濟強國。

(二)邁向政治大國

隨著德國經濟統一後經濟實力的躍升,德國在歐洲與國家舞台上的政治地位不斷得到提高,德國正一步步向政治大國邁進。

在歐洲聯盟的發展建設中,德國起到了主要作用,為此,德國在繼續保持“法德軸心”的同時,更多地顯示德國在處理歐洲問題上的主動性和主導地位。在德國的推動下,1991年12月11日,歐洲共同體12個成員國政府首腦簽署了關於建立歐洲政治經濟聯盟的《馬斯特裏赫特條約》該條約在1992年12月2日獲得了德國聯邦議院的正式批準。在德國的努力下,條約於1993年1月1日正式生效,新的歐洲聯盟正式誕生,1999年1月1日,歐洲的統一貨幣歐元正式誕生,德國馬克與法國法郎一樣,退出了流通領域。在國際關係上,德國逐漸改變了在外交上全麵依附於美國的形象,表現出越來越強的獨立性,它推行全方位的大國外交,爭取與其經濟實力相當的政治大國地位。在1991年南斯德國統一總理赫爾穆特·科爾·拉夫內戰期間,德國不顧美國與俄羅斯的反對,率先承認斯洛文尼亞與克羅地亞獨立,表明德國已經開始根據自己的國家利益製定推行獨立的外交政策,向國際社會顯示了統一後的德國的地位與力量。

在處理與原來的蘇東國家關係上,德國也是抱著積極友好的態度,向俄羅斯和其他東歐國家提供了大量財政與經濟援助。除此之外,德國對東歐地區擴大直接投資,從1989年到1995年,德國對東歐地區的投資總額占其外來投資總額的23%。與此同時,德國還通過與一些東歐國家簽訂雙邊條約解決重要的曆史遺留問題,如1991年6月,德國和波蘭簽署了《德波睦鄰與友好合作條約》確定了兩國邊境。三)左右共治的政治格局1998年9月,德國舉行了統一後第二次聯邦大選,當時科爾政府正麵臨著國內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到1998年初,全國失業率達12.6%,接近500萬人,創二戰以來最高紀錄。嚴重的失業率、沉重的社會保障支出、高額的政府債務,使得科爾政府的號召力和威信正在一點點地消失,無奈的科爾也逐漸失去了“統一總理”的光環,變成了人們口中的“失業總理”結果在9月27日的大選中,科爾領導的基督教民主聯盟敗給了社會民主黨。社會民主黨通過和綠黨結盟取得了議會的相對多數。10月27日,聯邦議會選舉社會民主黨領袖施羅德為總理,科爾時代就此結束。施羅德施羅德一上台,就將科爾政府殘留的解決失業和社會福利政策改革等問題視為新政府的首要目標。他製定了名為2010議程的改革項目,包括調整社會福利係統支出,降低稅率和改善勞工雇傭製度,受到民眾的支持,因此在2002年的大選中,社會民主黨的聯合政府再次獲勝,施羅德保持連任。但施羅德在位期間,德國經濟仍無法走出低穀,社會保障體係不堪重負,失業率屢屢上升,使得德國的“福利國家”形象受損。在2005年9月18日舉行的提前大選中,施羅德雖然領導社會民主黨相當成功地挽留和扭轉了一部分選民的支持,連續追回民意率,但最後獲得的選票仍然不足以達到多數而繼續執政。在之後的多方組閣磋商中,社會民主黨逐漸喪失主動,最終不得已與主要競爭者基督教民主聯盟結成大聯盟,由對方選舉人默克爾擔任總理,德國破天荒地實現了左右兩大政黨聯盟攜手共治的局麵。

綠黨是提出保護環境的非政府組織發展而來的政黨,綠黨提出“生態優先”非暴力、基層民主、反核原則等政治主張,積極參政議政,開展環境保護活動,對全球的環境保護運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西歐是綠黨發展的中心。而德國綠黨是全世界綠黨的典範。

1980年1月,德國綠黨在卡爾斯魯厄成立。它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的德國生態與民主運動,在80年代德國和平運動的匯合中得到新發展。

1983年,德國綠黨在全國大選中獲勝,首次進入聯邦議會,成為議會中的第四大黨。

1984年6月,德國綠黨參加歐洲議會選舉,首次進入歐洲議會。

1993年,德國西部綠黨與東部綠黨正式合並,簡稱綠黨。

1998年,聯邦議院大選,綠黨與社會民主黨組成紅綠聯盟聯合執掌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