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因信即可得救——馬丁·路德與宗教改革

2004年10月,德國考古學家在位於柏林西南維登堡的馬丁·路德住宅遺址中,偶然發現了一個石頭建造物。學者們確認,它就是馬丁·路德當年使用的“馬桶”他們甚至斷定,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靈感就是在這個“馬桶”上產生的。《九十五條論綱》的策源地,是否真的是這個“馬桶”我們不得而知,但由馬丁·路德所領導的全民族宗教改革運動,卻是德國曆史甚至歐洲曆史上絕對不可忽視的一頁。一)貪婪的教廷自大空位時代起,德意誌就陷入諸侯林立、四分五裂的局麵之中。政局的混亂,令百姓長期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然而,禍不單行,14世紀上半葉,德意誌又遭遇了異常恐怖的自然災害。

1315年爆發了長達三年之久的大饑荒,20年後,德意誌南部的蝗蟲災害吞噬了絕大部分的穀物,此外,地震頻發也令人們惶惶不可終日。其中,最可怕的是瘟疫。14世紀中期,德意誌各地流傳的黑死病,奪走了德意誌約三分之一的人口,再加上緊隨其後的瘟疫和饑荒,使德意誌人口銳減,直到16世紀才逐漸恢複到瘟疫爆發前的水平。麵對如此巨大的災難,人們不知該如何應對,唯有將其視為上帝對世人的懲罰。為獲得寬恕,人們陷入瘋狂狀態之中。天主教士們趁機在德意誌境內大肆販賣各種偽造的聖物,以騙取百姓的錢財。

到16世紀初,羅馬教廷更是將德意誌看作是擠不盡的“奶牛”任意擴大什一稅的征收範圍,出賣教職,橫征暴斂。擁有全德三分之黑死病1348年,一種被稱為“黑死薑”山”的瘟疫開始在歐洲各地擴散。在1348~1350年間,歐洲共有2500萬人死於黑死病,接近當時歐洲人口的三分之一,因而黑死病被視為人類曆史上最嚴重的瘟疫之一。天主教會出售贖罪券一土地的教皇,每年從德意誌搜刮到的財富比國王的所得竟然多出二十幾倍。如此裸的斂財行徑,引發德意誌人民的強烈不滿。更為可惡的是,15世紀時,教會甚至宣布教徒可以通過購買“贖罪券”Indulgence)減輕自己的罪孽。他們宣稱贖罪券能縮短購買者洗滌罪孽所需的時間,或者是死者遭受煉獄之火灼燒的時間,隻要肯花錢購買,即便不是真心懺悔,也能免受一切責罰。1517年,沉醉於重建羅馬宏偉計劃中無法自拔的教皇利奧十世,突發奇想要重修聖彼得大教堂,為了解決資金的問題,他提出以這一年為“大赦年”之名,派出數以百計的教士前往各地兜售贖罪券。這一次,贖罪券的功能又增加了,它既可以贖過去的罪,也可以贖未來可能犯的罪;既可以贖自己的罪,也可以贖已經去世之人的罪;既可以贖自私、貪婪之罪,也可以贖殺人越貨之罪……用當時教會的話來說,就是“上帝是最仁慈的,不論什麽罪人,隻要掏錢購買贖罪券,把錢扔到錢櫃裏,叮當’一聲響,他那得救的靈魂立即就會應聲飛入天堂”在天主教會的慫恿下,許多百姓紛紛購買贖罪券以求贖罪,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此持懷疑態度,視其為教會敲詐德意誌民眾的伎倆。憤怒不已的人們都期盼著盡快結束這場噩夢,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宗教改革運動在德意誌爆發了,領導者就是馬丁·路德(MartinLuther)

(二)宗教改革先驅馬丁·路德

1483年,馬丁·路德出生於德意誌東部薩克森一個農民家庭,父親經營礦業,母親出身於市民家庭。自幼便接受天主教教義、教規、禱文等教育的馬丁·路德,大學畢業後,在父母親朋詫異的目光中“遁入空門”——進入雷爾福特聖奧古斯丁修道院當修士,學習神學。1508年他成為維登堡大學的神學教授。他親眼目睹了教會的,憤怒地斥責羅馬為“肮髒的城”路德否認教士的神聖作用,不認為聖事是取得恩寵的渠道,反對僧侶集團、教皇和聖事儀式。他希望通過自己信念的力量,改變個人與上帝的精神關係。

有一天在研讀《聖經》時,路德看到“義人必因信得生”頓時恍然大悟,原來信徒得救隻是因為他對上帝的信仰以及上帝的恩賜,隻要誠信懺悔,不買贖罪券也能得救。信徒和上帝,猶如兩個相愛的戀人,他們之間不需要第三者了。因而,他以“因信稱義”的主張為基礎,指責教皇兜售贖罪券的行為是違背基督教原理的,並強烈要求利奧十世停止在德意誌兜售贖罪券的惡行。然而,早已迷失於財富之中的教皇和教士們仍然一意孤行。

1517年,又一波贖罪券的兜售開始了。為了喚醒世人,路德於10月31日把用拉丁文寫就的《關於贖罪券效能的辯論》即《九十五條論綱》貼在了維登堡教堂的大門上。《論綱》中,路德對教會的行為提出了質疑:作為“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教皇為何不自己出錢修建教堂,贖罪券為何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出售。對此,路德給出了答案,他認為:當金幣投入錢櫃叮當作響的時候,增加的隻是利欲和貪心!指出基督徒隻要懺悔,不買贖罪券也能得救。

頓時,綱領的含義點燃了人們的怒火,強烈的民族情緒開始在德意誌人的心靈中翻騰。路德的文章迅速被譯成德國,散布到易北河、萊茵河、多瑙河,甚至歐洲各個角落。兩周內,九十五條綱領》傳遍德意誌,1月內,傳遍整個基督教世界。德意誌沸騰了,教會和教皇的權威受到嚴重威脅,於是教皇命路德於1518年8月到羅馬受審,但在選帝侯弗裏德裏希和其他德意誌諸侯的幹預下,最終未能成行。麵對教廷,路德毫不畏懼,又連續撰寫了《致德意誌貴族公開書》教會被擄巴比倫》和《基督徒的自由》等小冊子,公開指責教皇。他指出:教皇須讓我國不再受他們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須歸還我們的自由、權利、財產、榮譽、身體和靈魂,教皇須讓皇權成為名副其實的皇權。

為了推翻傳統僧侶生活,路德立誌娶妻成家。他對朋友說:我不願在我身上留下一點羅馬教的遺毒。”

但1525年6月11日,他與凱塞琳·波拉(CatherineBora)結婚。那時他正42歲。凱塞琳非常愛他,在他沮喪時,常用言語安慰他,免除他負擔家庭一切瑣碎的事。當他空閑時,她坐在旁邊陪伴他。路德的家庭生活,使他後半生發生了劇烈的改變,大大影響了他的性格和作品。明確提出教皇無權幹預世俗政權。怒火中燒的利奧十世於1520年6月頒布“主!請起!的詔”諭,限路德在60天內改過自新,否則將開除其教籍。當教會的詔諭送到路德手中時,為表示輕視,路德在維登堡大學的教堂內當著全體學生的麵燒毀了教皇詔諭。路德的舉動不但得到廣大群眾的支持,而且也得到薩克森選侯的保護。但是剛剛加冕的來自哈布斯堡家族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並不支持路德,因為他需要依靠天主教來維護自己在德意誌的皇帝地位。1521年4月,查理五世在沃爾姆斯召集帝國議會,以便討論如何處理路德的問題。皇帝的代表在會上宣讀教皇頒布的關於開除路德教籍的敕令,並且要求帝國議會宣布把路德置於法律保護之外。但是議會並沒有照辦,而是召喚路德本人出席議會,以便由議會聽取他自己的申訴。路德擔心出席議會吉凶難卜,但他還是勇敢地應召赴會,當他進入沃爾姆斯市時,受到了全市居民的熱烈歡迎。沃爾姆斯形成了一種反對教皇而同情路德的氣氛,甚至連議會也受到感染。教皇代理人在寫給教皇的信裏也證實了這一點,他寫道:每一塊石頭和每一棵樹都喊出‘路德’的名字。路德在議會席上義正辭嚴地為自己申辯,拒絕認錯。查理五世想逮捕他,但路德在群眾的保護下安然離開了會場。在對羅馬教廷不滿的薩克森選侯以及北德一些諸侯的保護下,遭通緝的路德被送往瓦特堡(Wartburg)居住。三)敵視農民起義隱居期間,路德開始了一項比宗教改革更為偉大的工作,那就是《聖經》德譯本的翻譯工作。在《聖經》翻譯中,他匯聚豐富的德語詞匯,盡可能排除方言土語的影響,切實可行地樹立了一種統一、普遍而穩定的通行全德的民族共同書寫語言,為日後現代德語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條件。馬丁·路德也因此被稱為偉大的翻譯家。宗教改革與普魯士崛起就在路德致力於《聖經》的翻譯工作之時,由他掀起的宗教改革運動卻已經發展成燎原之勢:反教權發展為反王權,局部地區的鬥爭擴展為全民族的運動,宗教革命與社會革命緊密聯係在了一起。

事實上,路德對於宗教改革一向持溫和態度,從未想過要把改革擴展到社會政治問題上。《九十五條論綱》中,他用委婉的言辭希望達到勸誡教會的目的,因此,《論綱》中對各邦君主和封建領主剝削製度隻字未提。然而民眾卻將其視為一份向教皇發出的挑戰書,並迅速使其成為團結民眾戰鬥的共同綱領。路德對這種轟轟烈烈的發展趨勢沒有任何思想準備,對自己突如其來的“眾望所歸”也無絲毫欣慰之情,他是被改革的巨浪推到時代前列的,正如著名曆史學家梅林所說:與其說是他(路德)推動了運動,不如說他是被運動所推動。隨著運動的深入,宗教改革運動出現了分裂,農民和城市平民堅決要求在消除教皇剝削的同時,也消除一些世俗剝削,特別是封建分裂割據統治。洶湧的變革之勢,已經遠遠超出了預期,路德愈發坐立不安。1522年3月,他不顧被通緝的身份,從瓦特堡返回維登堡,責備那些行動起來的擁護者“過分了”並一連在八次講道中“反對以暴力來改革教會”他在自己開創的改革道路上退卻了,掉轉“槍頭”開始攻擊群眾運動,他甚至宣稱:無論誰隻要力所能及,無論是暗地裏也好,公開的也好,都應該把它們戳碎、扼死、刺殺,就像必須打死瘋狗一樣!此時,路德針對的“它們”就是德意誌的農民戰爭。至此,路德徹底脫離了民眾,路德教在德國蛻變成了世俗諸侯的工具,恩格斯說“路德不僅把下層人民的運動,而且連市民階級”的運動也出賣給了諸侯”此後的日子裏,路德重新回到對宗教的研究中。1546年初,路德來到愛斯裏本城,雖然身患重病,仍堅持工作,直到2月17日辭世為止。路德一生功過參半,也許有人痛恨路德,有人敬仰路德,也許他有許多弱點,但無人可以忽視他的存在,是他所發起並領導的宗教改革運動席卷整個歐洲,永久性地結束了羅馬天主教會對於西歐路德戰勝了虔信造成的奴役製,是因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製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對權威的信仰,是因為他恢複了信仰的權威。他把僧侶變成了世俗人,是因為他把世俗人變成了僧侶。他把人從外在的宗教中解放出來,是因為他把宗教變成了人的內在世界。他把從鎖鏈中解放出來,但又給人的心靈套上了鎖鏈。——卡爾·馬克思以“解放”與“鎖鏈”評路德·的封建神權統治,是他將整個民族的嘴和心用德語這條線連在一起,是他通過與古登堡印刷術的結合,改變了德國的政治、文化狀況,使德國開始了艱難的近代化之路。正如後來亨利希·海涅對他的評價:路德不僅是我國曆史上最偉大的人物,同時也是一個最為德意誌式的人物;在他的性格中德國人所有的一切優點和缺點完完全全地統一在了一起,因而他這個人也就代表了不可思議的德國——

馬丁·路德與德語《聖經》

德語是德國、奧地利的官方語言,屬於印歐語係下日耳曼語族西日耳曼語支下的一門語言,與英語、荷蘭語有著相同的起源,即拉丁文。中世紀初期,德語這種“被”

“老百姓使用的語言”隻是許多地方方言的總稱,在成為標準的書麵共同語的發展過程中,馬丁·路德發揮了重大作用。馬丁·路德在其宗教思想中指出,每個人都應該直接閱讀《聖經》於是,在隱居期間,路德將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聖經》譯成了通俗易懂的德文,使任何識字的教徒都能親自學習,聖經》書寫用的標準德文就此誕生了,德語《聖經》促進了德意誌民族語言的統一。曾有學者指出:如果沒有馬丁·路德的《聖經》也許直到19世紀,德國依然因為各種各樣完全迥異的方言,都還不能擁有國家的自覺。馬丁·路德的德語,抑止了德國人語言上的分裂,促進了德國人的整合。確實,正是這一成就,令馬丁·路德躋身於德意誌民族文化偉人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