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心境決定處境(1)

別隻發掘天賦,還要造就天賦

經常看到一些苦情的電視劇中,女兒痛哭流涕地向母親訴說自己的不幸,母親聽得老淚縱橫,用手撫摸著女兒的頭說:“孩子呀,這就是命啊,人不能跟命爭。”

抬眼看看身邊的人和事,感覺好像也的確是這樣,謀事在人,成事卻在天。有些人不學無術,純粹是酒囊飯袋之徒,一點兒本事也沒有,卻能夠事事一帆風順,混得風生水起;還有一些人兢兢業業,勤學苦幹,卻處處碰壁,趕不對時機,仿佛老天專門和他作對。

難道真的是一切都是命定,人生之路冥冥中早已有了安排,任你怎麽努力,怎麽掙紮,也逃脫不出?

其實,所謂的命運是被自己的思想束縛之下的產物,中國的古人早就說過:“命乃天生,運乃後育。”也就是說,在對神明頂禮膜拜的古時,人們也不認為運氣的好壞全都是與生俱來的,它還是可以通過後天的積累孕育。所以,我們不能一遇到挫折,就馬上閃現聽天由命的思想,天賦不隻是發掘出來的,當它半路夭折的時候,你還可以造就新的天賦。當你遭受黴運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通過努力,讓事情否極泰來。

傑克本來是個健康活潑的小夥子,喜愛運動,棒球尤其打得好。就在他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器,22歲的他遭遇了一場車禍。他駕駛著裝滿樹枝的小卡車走在路上,忽然一根樹枝滑到車下,被引擎卡住了,車子一個急轉彎就衝出了公路,他被甩到路旁的一棵樹上,脊椎嚴重受傷,雙腿也麻痹了,從此再也沒有站起來。

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齡,失去了行走的能力,這是一個讓人生不如死的噩夢。開始的時候,傑克不能夠接受這個事實,內心充滿了憤懣,整日狂躁不安。後來,日子一天天過去,他發現即使自己歇斯底裏地發泄,也無法讓自己的內心稍感輕鬆,反而讓周圍的人日益痛苦。

終於,他意識到,生命既然沒有終止,自己就有義務讓它好好的繼續,為自己,更為身邊愛自己的人們。走過最初的恐懼和悔恨,傑克開始了自己新的人生,他不停地讀書,對文學產生了很大的興趣。14年裏,他至少閱讀了1400多本書,書帶他走進新的境界,他的生活也因此豐富起來。他也開始聽優美的音樂,以前在他看來非常煩悶的交響曲,現在則令他十分感動,最大的改變是,現在他有了足夠的時間思考。他說:“我第一次發現,我能仔細地打量世界了,也有了真正的價值觀。我懂得了,以前我追求的很多東西,大部分都是沒價值的。”

閱讀也讓他對政治產生了興趣。他開始研究公眾關心的問題,然後坐著輪椅四處演講,還認識了很多人,人們也逐漸了解了他。雖然現在他仍然坐在輪椅上,但已經是州政府的秘書長了。

威廉·波裏索曾說過:“人生中最重要的不是將收入當作資本,傻子都會這樣做的,重要的是從損失中獲益,這可是需要聰明的才智,也正是智者和傻瓜的區別。”所有的成功者都會遇到困難,但是這不會成為他們前進的障礙,反而是加倍努力地動力,這就是他們成功的原因之一。

一次音樂會上,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歐利·布爾正沉浸在忘我的演奏中,小提琴的一根弦突然斷掉了,但是他居然隻用另外三根弦堅持演奏,最終完成了演出。

其實生活也是如此,總有許多的出人意料,如果一根弦斷了,我們就要創造一種方法讓三根弦也可演奏。這不僅僅是生活,而且是比生活更有意的事情:這就是生命的勝利!

環境不是理由,改變從心開始

快樂或是痛苦,喜悅或是哀愁,決定這些的並不是周圍的環境。雖然環境的確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最終決定權還是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內心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失樂園》的作者,英國詩人彌爾頓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心,乃是你活動的天地,你可以把地獄變成天國,也可以把天國變成地獄。”

誰都不希望各種災難或是不幸落到自己的頭上,但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天災的產生不是我們能夠左右的。當這些落到我們頭上的時候,千萬不要失去鬥誌,這會讓我們從內到外地感到力不從心。一定要相信精神的力量是無比巨大的,隻要我們的精神不倒,我們就能夠從容地麵對任何災難。

人生起伏,無論是還是低潮,布斯·塔金頓都經曆過,而且從來都沒有任何一刻失去生活的信心。他說:“無論命運為我安排了什麽,我都能夠坦然接受,隻有一樣不行,那就是失明,我想我接受不了失去光明,陷入黑暗。”

但無情地命運也許是要和他開個玩笑,或是試探一下他的承受能力,在布斯·塔金頓60歲的時候,他最不想接受的事情偏偏發生了。他的視力不斷地下降,終於有一天,他的眼前一片模糊,連地毯上的花紋都看不清了。他去了醫院,經過一係列的檢查,眼科專家告訴他,他的一隻眼睛已經接近失明,另外一隻也在惡化。

布斯·塔金頓的一輩子是不是就這樣完了,畢竟他曾經說過,失明是他最不能接受的不幸。但是,連他本人都沒有料到,原來看不清東西也沒有什麽了不起的。隻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照樣能夠快快樂樂地過日子。眼前浮動的黑斑居然成了他說話的對象,當它在眼前出現時,布斯·塔金頓隻是愉快地打起招呼:“哈!老黑斑爺爺又來了。今天天氣不錯,它想去哪裏呢·”

甚至在兩隻眼睛全部失明後,布斯·塔金頓也平靜如常的生活。他說:“我發現自己完全能夠忍受沒有視力的情況,就像承受別的任何事情一樣。所以,即使我的其他感覺器官也不能用了,我相信自己還是能好好繼續我的思想。隻要我的思想還能夠‘看’,我還是一樣能很好地生活的。”

布斯·塔金頓的經曆告訴我們,任何環境都不應當是我們沮喪痛苦的理由,隻要心中充滿了光明,人生依舊可以多姿多彩。不隻是失明,任何事情都一樣,事情本身並不是我們難過悲痛的理由,最為難過的是我們不能接受事情的發生。如果我們一直處於對事情的沉痛緬懷或者恐懼悲傷之中,我們永遠無法改變這些事實,我們隻有改變自己,讓自己的心來承受這些不幸,我們才能夠不被打垮。

不要讓不幸的經曆影響到其他開心的事情。記住,逆境並不可怕,它教會我們成長。所以在遇到困難和受到挫折時,我們不要抱怨,再苦的時候也要笑一笑,因為痛苦過後說不定就會有一個屬於你的豔陽天。

蠶是被自己的絲裹住的

畢淑敏在一篇文章中說道:“蠶是被自己的絲裹住的,這是一個真理,每一個養過蠶的人和沒有養過蠶的人,都知道這件事,蠶絲是一寸一寸吐出來的,在吐的時候,蠶昂著頭,很快樂很專注的樣子,蠶並沒有意識到,正是自己的努力勞動,才將自己的身體束縛得緊緊的,直到被人一股腦丟進開水鍋裏,煮死,然後那些美麗的絲,成了沒有生命的嫁衣。這是蠶的悲劇。”

我們很多時候都是相信命運的,特別是在遭受挫折的時候,往往將罪責一股腦地歸結到“命運”身上,說穿了,人們所指的命運,其實就是人們自己給自己編織的一個蠶繭,命運就是你自己的思維方式與習慣,你的創造能力和你的分析能力及決斷力,還有你的意誌、膽識和處世方式等。很多時候,我們自己創造了自己的命運,而不是被命運所創造。千百年來,人們一直自欺欺人地認為是命運創造了人生,並把自己的愚蠢行為統統地歸罪於命運,這是一個誤區。

蠶是被自己的絲裹住的,人是被自己的內心束縛的。你的思維方式和行事的慣性,它讓你圍繞它打轉,永遠走不出生活的困頓。在命運麵前,不敢越雷池半步的人,無疑將會徹徹底底被命運所降服,永遠一事無成。每想做一件事之前總有至少十條虛擬的可怕後果在嚇自己,使你不得不縮回頭去。這些後果就像是可怕的暗礁,讓你放棄了行船。所以,你的命運就是原地打轉。

莎拉·班哈特是一名演員,在她從藝的50多年來,她一直都是四大州劇院裏皇後級的影星,深受觀眾的喜愛,可謂是風光無限。

但在她7l歲那年,她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一次橫渡大西洋的旅途中,她遭遇到了暴風雨,劇烈的顛簸讓她跌倒在甲板上,腿因此受到重傷,後來又感染了靜脈炎和腿**。醫生覺得她不應該再忍受這種劇烈的痛苦了,建議把腿鋸掉。

無論對誰來說,這都是個非常可怕的消息,更何況是作為演員的莎拉·班哈特。大家都擔心她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沒想到當醫生告訴她這件事情之後,她冷靜地說:“要是非這樣做不可的話,那就按你說的做吧。”當這位勇敢的演員被推進手術室的時候,她的兒子禁不住哭了,她朝兒子揮揮手說:“不要擔心,我一會兒就回來了。”

手術前,莎拉大聲背誦了一場戲中的台詞。有人問:“你這樣做是不是在緩解自己的恐懼·”她回答道:“當然不是的,我這是在為醫生和護士們緩解壓力。”

手術結束後,莎拉·班哈特逐漸恢複了健康。身體上的殘疾並沒有阻礙她環遊世界的腳步和對藝術的追求,在此後的7年時間裏她又站到了熟悉的舞台上。

如果莎拉·班哈特堅持不鋸掉壞死的腿,她肯定會一直處於病痛的折磨,即使保持了身體的完整,也會從此告別了熱愛的舞台。幸好,她能夠勇敢地衝出思想的局限,坦然麵對厄運。她用親身經曆告訴我們:無論你想擺脫一種什麽樣的命運所設下的羈絆,隻要鼓足勇氣,衝出裹住你的蠶繭,你就有了化蛹成蝶的期望。

當然,這個過程肯定會有痛苦,會讓你暫時失去一些東西。照惠特曼所說的去做吧,要像樹和動物一樣,勇敢去麵對黑暗、暴風雨、饑餓、愚弄、意外和挫折,從自己的繭中走出,迎接真正的屬於自己的美好未來。

口袋可以空,腦袋不能空

上海電視台《第一財經》頻道的一位主持人,在節目中經常說一句話:“一個人可以口袋空空,但決不能腦袋空空。”

這句話真的很有道理,空空的口袋不能絕對阻礙你的將來,空空的腦袋卻會讓你永無出頭之日。其實,很多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比我們多用了一些腦筋而已!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遊,不要抱怨天不夠高遠,也不要抱怨地不夠廣闊,首先問問你的心夠不夠高,你的眼界夠不夠寬。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很多事情,不是我們能不能的問題,而是我們想沒想過的原因。一個腦袋不空善於動腦子的人,他的收獲一定會很多,將來,他的事業也一定會碩果累累的。

李東生高中畢業之後,正趕上轟轟烈烈的上山下鄉運動,他和許多同齡人一樣,下鄉插隊成了一名知青。那時候,高考已經被取消了,知識在他們身上毫無用武之地,整日就是在田間地頭辛苦地勞作。

誰也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何時是一個盡頭,每天收工回來,這些無比茫然的年輕人就靠聊天打牌來消磨時光。日子一天天蹉跎,李東生覺得不能再這樣無所事事了。他重新拿起了書本,如饑似渴的閱讀。

同住在一起的知青都不理解,高考都取消了,讀書還有什麽用呢?還是過一天算一天吧。但是李東生並不理會別人疑惑的目光,依舊到處去找書讀,哪怕是教科書,他也找來一絲不苟地專注學習。就這樣李東生和夥伴們在農場住了幾年,其他人靠聚在一起玩兒排遣心中的苦悶,而李東生則沉浸在讀書的樂趣中找尋心靈的寧靜。

忽然,一個消息傳來,高考恢複了。大家開始爭先恐後地複習起來,可是荒廢了太多的時光,學習起來自然就很吃力,而幾年來李東生一直在讀書學習,所以複習起來得心應手。不出所料,他考入了華南工學院無線電係。

在眾人羨慕的眼光中,李東生踏入了大學。幾年後畢業,被分配到家鄉做了一個辦公室的科員,每天的日子過得非常輕鬆。很多同事都很享受這種喝茶看報的狀態,辦公室的待遇不錯,而且工作非常清閑,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地方,可李東生卻厭倦了。他知道,再這樣下去,他這一輩子就會在碌碌無為中混過去。

於是,李東生不顧家人的極力反對,從辦公室辭職,去了一家剛成立不久的小合資廠,做起了又苦又累的技術員。人們搖著頭歎息著他的莽撞決定,李東生卻樂此不疲,覺得工廠裏雖然非常苦,但他每天都能學到新東西,為自己積累了不少經驗。

李東生的頭腦總是走在眾人的前麵,這一次的選擇,為他帶來了無數的機遇。聰明肯幹的他不斷地被提拔,後來成為了TCL的企業負責人。他帶領著自己的團隊穩紮穩打,一路走來,最終,使TCL成了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家電品牌,連國外的同行對手也不敢小覷。

李東生成功了,他的成功得益於他的聰明智慧和過人的見識。古語有雲:“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人可以窮,可是誌不能窮,與其每天在抱怨中度過,還不如好好動動我們的腦子,立誌成功呢!

口袋空是暫時的,隻要腦袋不空,相信總有一天你也會成為成功人士,俯瞰這世界。

給自己信心,把成功寫在臉上

《時代雜誌》曾刊登這樣一篇報道:

一名戰士受傷了,他被碎彈片擊中了喉部,已經輸過七次血了。他給醫生寫了一張小紙條,問:“我還能活嗎·”醫生說:“能。”他又寫一張小紙條:“我還能說話嗎·”醫生又說:“能。”聽完醫生的回答,他在小紙條上寫道:“那我還擔心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