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毛澤東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的形成和發展(2)

馬克思和恩格斯還認為未來社會中,社會主義製度將為社會建設提供條件和保障。“一個集體的,以生產資料公有製為基礎的社會。”生產資料公有製的確立決定了其他社會關係的性質和內容,馬克思、恩格斯認為未來社會將是生產力發達和巨大增長的社會,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社會主義社會是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這種優越的社會製度,將大力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為社會建設提供條件和保障。馬克思、恩格斯還強調大力發展生產力,認為如果沒有生產力的充分發展,就隻會有貧窮、極端貧困的普遍化,而在極端貧困的情況下,必然重新開始爭奪必需品的鬥爭,“全部陳腐汙濁的東西又要死灰複燃”。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在未來社會中社會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無產階級追求的公平,是要消滅、消除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最終是要實現“各盡所能,按需分配”。

馬克思和恩格斯還提出未來理想社會中,社會主義應該也能夠為社會提供充分的社會保障。包括社會救濟、社會風險、社會福利等等,並指出社會保障對於社會經濟運行和社會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作為一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在描繪新社會的藍圖和領導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實踐時遵循了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提出了一係列社會建設的理論思想,從而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社會建設理論。

(三)列寧的社會建設思想

馬克思、恩格斯由於曆史的原因,並沒有經曆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他們對未來社會的描述,隻是推論,指明了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方向,而列寧則領導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把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轉變為實踐,並且領導了俄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雖然時間很短,但留下了許多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建設和管理的新理論和新思想,大大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更具有指導和借鑒作用。

列寧指出,是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領導核心。隻有社會主義才可能廣泛推行和真正根據科學原則進行產品的社會生產和分配。的領導是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勝利的根本政治保證。

在俄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列寧從俄國經濟文化落後的具體實際出發,提出並完善了國家資本主義的理論,通過國家資本主義引導廣大農民、私人資本主義走社會主義道路。列寧還提出,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之後必須學會管理國家,人民群眾是社會主義建設和管理的主體,生氣勃勃的創造性的社會主義是由人民群眾自己創立的。他指出:“隻有比先前多十倍百倍的群眾親自參加國家建設、新經濟生活建設的時候,社會主義才能建成。”列寧還特別強調是要以農民對個人利益的關心為基礎。他提出應該幫助農民,消除城鄉對立,采取合作社的組織形式,讓農民走社會主義,把農民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結合起來。

列寧強調,社會建設必須反對官僚主義,發揚民主精神,改革國家機關,精簡機構,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列寧反複強調,“沒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會主義。”列寧重視加強黨和人民群眾的聯係,“對來說,最嚴重最可怕的危險之一,就是脫離群眾。”

列寧領導了第一個社會主義社會的創立,並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提出了許多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思想,對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建設思想做出了巨大貢獻。

三、民主革命時期的社會建設思想

任何思想、理論的形成都是一個過程,都有其產生、發展的曆史。的社會建設思想同樣如此。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革命和建設中產生、發展起來的社會建設思想,是從實踐中得來的,1964年,在講到自己時說:“我原來是個封建主義者和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社會推動我轉入革命”。的社會建設思想從“過程”的視角看,大體經曆了對理想社會建設的探索、馬克思主義理想社會觀的形成、對中國式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過程中逐步形成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的過程。

(一)對理想社會模式的探索

1920年之前。作為一個無產階級的理想主義革命家,他在民主革命時期的社會建設理論表現為對理想社會的探索和追求。1920年前,在日本的新村主義、俄國的無政府、泛勞動主義以及歐美的工讀主義的影響下,頭腦中逐漸形成一種無政府主義與空想社會主義相混合的“大雜燴”式的理想社會模式。新村主義與工讀主義,是一種空想社會主義,它們的觀點曾流行在五四時期,反映了在當時黑暗的社會背景下,廣大知識分子對美好理想社會的追求。當時受到了這一思潮的深刻影響,並想通過親身的實踐來達到對理想社會模式的探索。

1918年6月,從第一師範畢業後,曾在嶽麓山與朋友共同學習生活,受當時流行的社會改良主義思想影響,他先是提倡人人做工、人人讀書、人人平等的工讀同誌會,後又醉心於人人平等、個個自由、共同勞動、共同生活的新村主義,並且試圖在嶽麓山試驗這種理想社會新生活。在嶽麓山,製定了“半耕半讀”的村莊計劃。邊學習,邊勞動,過了一段自給自足的生活。

1919年12月,從北京回到湖南後,他寫了《學生之工作》一文,參考俄國的民粹主義、日本的“新村”、美國和菲律賓的“工讀主義”,提出了在嶽麓山建設“以新家庭新學校及新社會連成一塊的根本理想”的新村設想。在那裏學生一邊進行農業勞動一邊學習,學生創造新家庭,新家庭聚集而成為新社會,並建設公共的育兒院、學校、圖書館、銀行、農場、工廠、劇院、病院、公園、博物館等等。這個對理論社會的具體描繪,成為晚年對理想社會建設思想實踐的一次思想上的準備。

這個建設新村的夢想還沒有來得及嚐試付諸實施,就被現實生活中極其緊迫的驅逐張敬堯的鬥爭打斷了。戰爭暴力結束了和平無血的理想。實踐證明,熱衷的“新村”理想,同五四運動前後許多小資產階級空想社會主義者所作的嚐試一樣,都不免歸於失敗。認識到,這一切都是“理論上說得好聽,事實上是做不到的”。通過社會實踐,特別是當他接受與掌握馬克思主義以後,也逐漸認識到要想在現實社會的條件下來試驗“新村”生活,是根本辦不到的。“要改造社會,須從根本上謀全體的改造,枝枝節節地一部分改造是不中用的。”經曆了種種嚐試的失敗之後,最終從眾多主義、學說中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人生信仰。

(二)馬克思主義理想社會觀的形成

1920年,在確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後,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逐步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的理想社會觀,這就是為社會主義和而奮鬥。

畢生為之奮鬥的社會理想目標就是“砸碎一個舊世界,建立一個新世界”。在革命戰爭年代,就一直把建立一個政治民主、經濟繁榮、文化發達的新中國,作為革命的一個根本目標。早在1938年7月,他在接見英、美、加拿大的世界學生協會代表團的學生代表時的談話中就說過:“抗日勝利後中國的主要任務是,在自由和平等的原則的基礎上建立一個共和國。在這個共和國裏,經濟、農業、工業和商業都將大踏步地發展,一切企業由政府和人民所有,將實行八小時工作製,農民將得到自己的土地,一切稅收按累進製繳納,對外貿易將大大發展,並將簽訂互利的協定。”在這裏,他指出了要建立一個共和國的理想。

隨後,根據當時社會情況,對中國社會的發展,進行了精心描畫、構思和實踐。他設想了理想社會應分三步來實現:建立新民主主義的新社會和新國家——建立社會主義社會——過渡到社會,並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義論》中對新社會有了很好的闡述。他強調,在新民主主義社會,當然要由工人階級領導,隻有才能領導中國革命達到勝利,但實現社會主義也應有一個過程,要分兩步走:“隻有經過民主主義,才能到達社會主義,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天經地義。”指出了在中國,為民主主義奮鬥是個長期的過程,並指出在中國要建設一個新民主主義的聯合統一的國家,使新民主義的經濟和文化得到發展,替社會主義創造前提,並在領導下基礎上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廢墟上建立起社會主義國家。

還在科學分析近代中國社會的性質和主要矛盾的基礎上,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目標是:取消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特權,消滅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的剝削和壓迫,改變買辦的、封建的生產關係,以及改變建立在這種經濟基礎之上的腐朽的政治上層建築,確立人民民主專政為核心的新的政治上層建築,從根本上解放被束縛的生產力。他提出新民主主義的經濟綱領,在土地問題上,主張耕者有其田,經濟上,重視工業的發展。與經濟綱領相配套,還提出了建立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政權的政治綱領和文化綱領,他們共同成為了一個比較係統完整的中國現代化綱領。在馬克思主義基礎上的對一個新社會的設想,說明了新的理想社會觀的形成。

1945年4月在黨的七大上所作的《論聯合政府》的報告中,指出:“中國現階段的曆史將形成中國現階段的製度,在一個長時期中,將產生一個對於我們是完全必要和完全合理同時又區別於俄國製度的特殊形態,即幾個民主階級聯盟的新民主主義的國家形態和政權形態。”這樣,對新民主主義的共和國就有了更全麵準確的思想,即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民主集中製的共和國。在《論聯合政府》中,強調建設現代化的中國,工業化是現代化的核心,重視中國工業化的進程,並已經基本形成了關於中國工業化的思想。他以鴉片戰爭以來的105年的曆史告誡全黨:“沒有工業,便沒有鞏固的國防,便沒有人民的福利,便沒有國家的富強”。因而“在新民主主義的政治條件獲得之後,中國人民及其政府必須采取切實的步驟,在若幹年內逐步地建立重工業和輕工業,使中國由農業國變為工業國。”1947年12月在《目前的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報告中,他說:“中國人民的任務,是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帝國主義被打倒以後,在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完成新民主主義的改革,實現國家的統一和獨立,由農業國變成工業國。”對一個新政府性質、目標、任務的確定,使社會建設的思想更進了一步。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誌著理想社會的第一步目標已經實現,隨後開始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事業。

四、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進入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實踐中,緊密結合中國國情,創造性地運用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取得了理論和實踐上豐碩的成果,主要體現在《論十大關係》、《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及《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等標誌性著作中。

(一)《論十大關係》中的社會建設理論

1949年,新中國的誕生標誌著中國社會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轉變為一個嶄新的社會,這個新社會是具有過渡性質的社會(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1956年底生產資料私有製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稱為新民主主義社會。在這一時期,初步實踐了新民主義主義的建國大綱,提出了完整的過渡時期總路線:“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根據這一總路線,對生產資料私有製的社會主義改造全麵展開。到1956年底,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建立起社會主義的經濟製度,實現了最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進行奠定了良好基礎。

新中國建立後,經過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製度,我國的社會管理和經濟建設借鑒了蘇聯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取得的成績是十分巨大的。但是,很快就暴露出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製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高度集權的社會管理模式的弊端,最主要的是與我國基本國情不相適應,限製了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領導我黨開始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1956年3.4月,和中央政治局召集34個經濟部門負責人來匯報工作、討論問題,為八大召開做準備。在聽取各部門情況後,認真分析思考,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針對各部門的意見及在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初步形成了《論十大關係》這篇重要論文,並於4月25日和5月2日先後向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和最高國務會議做了報告。這是中國執政後,探索中國式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包括社會主義建設問題的重大理論成果。

《論十大關係》中提出了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許多重要思想和理論,對當時社會主義建設起了重要的理論指導作用。

1.確立了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基本方針

在建國初,就提出了“不要四麵出擊”的策略,他要求必須處理好各階級、政黨、民族各方麵的關係,以便孤立和打擊當前的主要敵人,而不應四麵出擊,樹敵太多,造成全國緊張的不利局麵。在《論十大關係》中總結社會建設中的經驗,確立了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基本方針,就是要把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調動起來,激發全社會的創造活力,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並且圍繞這個基本方針講了正確處理十個方麵的關係,即十種矛盾。

2.提出了正確處理我國社會重大關係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