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與目標管理

)第一節1958年中國確定目標研製核潛艇

如果真正定記了我黨的趁路線和總政策,我們將是一個盲目的不完全的不清醒的革命者,在我們執沂具體工作路線和具體政策的時候,就會迷夫方向,就會左右搖擺,就會貽誤我們的工作。

中國首艘核潛艇從1968年開工建造,到1974年交付海軍使用僅用了6年時間,以速度創造了世界核潛艇發展史上的奇跡。從青少年時代就立誌要改造中國和世界,到他創造一個全新的國家,一個全新的政黨,一支全新的軍隊,他的思想造就了一批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家,他的思想漂洋過海極大地影響了世界人民的革命鬥爭。這就是圍繞核心目標堅持不懈地努力、不斷地克服各種困難、不斷地尋找方法的必然結果。因此,製定明確的目標並緊緊圍繞目標持之以恒地努力是實現理想的根本保證。

1958年是中國研製核潛艇的起始之年,這是我國繼導彈、原子彈之後又一複雜的工程。新中國成立伊始,我國常規動力潛艇的研製也是剛剛起步,在世界範圍內還隻有美國於1954年研製出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1958年新中國領導人做出決策:要在抓緊常規動力潛艇研製的同時,上馬核動力潛艇項目,不能不說是一個大膽的、果斷的超前之舉。連常規潛艇都沒有研製出來的中國,研製發射魚雷、導彈的核動力潛艇,從技術和工藝角度講,其難度可想而知。當時,我國政府迫切希望蘇聯像轉讓常規潛艇技術一樣,也轉讓、提供核潛艇技術。但對於核潛艇技術,蘇聯卻格外保守、保密、封鎖,“三緘其口”。

1959年9月,周恩來在與來訪的赫魯曉夫會談中再次提出核潛艇的技術援助問題,赫魯曉夫卻以核潛艇技術過於複雜、耗資太多、中國搞不出來為由,提出蘇中可以組建“聯合艦隊”並說:蘇聯有核潛艇,你們中國也就有了。這一侵犯中國主權的建議遭到中國政府的斷然拒絕。在赫魯曉夫眼裏,中國擁有核潛艇實在是“多餘”、中國要想自己研製核潛艇更是“異想天開”。對於蘇聯人在核潛艇項目上對中國的刻意封鎖與輕蔑,憤然表示: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1960年至1962年,國家財政困難,中央軍委決定暫停核潛艇研製。工程雖然下馬,但事關工程的基礎性的、關鍵性的工作沒有下馬。艦艇研究院院長劉華清、政委戴潤生經向聶榮臻元帥建議,保留了一個由50多人組成的核動力研究室,彭湃之子、核潛艇工程首任總設計師彭士祿組織進行理論研究和探討。兩年後國家經濟狀況有了一點起色,1965年8月,一度停頓的中國核潛艇研製工程再度上馬。

1969年10月,中央批準成立了核潛艇工程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和調度,全國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1個部院,2000多個廠所院校,上萬名科技人員陸續投入到這項規模浩大的造艇工程項目中來。基建施工力量不足,、周恩來親自簽發電報抽調軍隊參加建設;運力緊張,周恩來下令從陸海空軍各單位派汽車、艦船、飛機參加運輸;科研力量需要充實,又是周恩來指令高教部三年內將1500名高校畢業生分配到相關科研部門。

“文革”中為使工程不受幹擾,劉華清簽字呈送聶榮臻元帥簽發、經中央軍委批準的一封“特別公函”下發到參加工程的各個單位、部門。公函指出,核潛艇工程是主席親自批準的一項國防尖端工程,所有參與工程的各單位、各部門不得以任何借口停工、停產,不得以任何理由幹擾衝擊研製項目,必須大力協同,必須當做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保證質量、保證進度、按期完成。

1970年12月26日,采用水滴線型、裝備聲呐自導魚雷的我國第一艘反潛魚雷核動力潛艇下水。1971年8月15日,該艇首次駛向試驗海區,並通過了檢驗性航行試驗,1974年8月1日交付海軍使用,中國成為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首艘核潛艇從1968年開工建造到1974年交付海軍使用,僅用了6年時間,這樣快的速度在世界核潛艇發展史上是少見的。目標明確,意誌統一才創造了讓世界驚訝的又一奇跡。

)第二節把改造中國和世界作為他終身奮鬥的目標

1921年元月1日至3日在長沙市潮宗街文化書社舉行新民學會的新年大會。在討論成立學會的目的時,有人主張“改造中國與世界”,有人主張“改造世界”,有人主張“改造東亞”,有人不主張用“改造”二字,認為宜用“促社會進化”。發言說:“改良是補綴辦法,應主張大規模改造。至於‘改造東亞’,不如用‘改造中國與世界’。”到會者18人中有14人讚成以“改造中國及世界”為共同目的,也就是在青少年時代樹立的遠大理想。

為了這個理想奮鬥一生,在實現自己人生理想的過程中,始終堅持這一明確目標。1910年,離家去東山高等小學堂讀書,行前他改寫了日本詩人西鄉隆盛的一首詩示父,表達一心向學、誌在四方的決心:“孩兒立誌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在長沙一師學習時,又寫下“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裏”的豪言壯語,顯示出不同凡響的宏偉氣概。同時,他還經常與同窗好友“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他和他的家庭付出了極大的犧牲。他一家曾有六口人(結發愛妻楊開慧,大弟毛澤民,小弟毛澤覃,長子毛岸英,堂妹毛澤建和侄子毛楚雄)為革命事業獻出了生命。以天下為己任,從創立到創立和建設新中國,他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奉獻給了中國和中國人民。當人們談起這些,卻說,要奮鬥就會有犧牲。但是我們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數人民的痛苦,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死得其所。至晚年他重病纏身,還是念念不忘青少年時代立下的誌向。

為了這個理想注重身心鍛煉。青少年時代就主張“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以此作為實現自己理想的基礎。他在進行艱苦持久的體育鍛煉中,特別注意對意誌和耐力的磨煉。在鑄就一副強健體魄的同時,也鍛煉了一種堅忍不拔、百折不撓的毅力。就行軍來說,走遍了大半個中國。青少年時期,他兩上北京,三下上海,足跡遍及三湘兩湖;為了創建根據地,為了粉碎敵人對根據地的“圍剿”,率領紅軍在中央蘇區湘贛閩數省的崇山溝壑中進行南北轉戰;長征,縱橫十一個省,長驅兩萬五千裏,上有敵機轟炸,下有敵軍圍堵,和普通紅軍一樣,硬是憑著自己的一雙腳走了下來。

說起長征,我們就會想起雪山草地的艱苦,大渡河的驚險,除去自己像普通紅軍戰士一樣,克服這些艱難險阻,還要考慮如何指揮全軍闖過這一道道險關。每到宿營地,的第一項任務就是要求警衛員把辦公的地方準備好,他顧不上休息就攤開了地圖,思考著下一步的行動,常常忙個通宵。敵人的飛機、炸彈,也並沒有因為他是而放過他。過草地時,敵人飛機投下的炸彈就落在他的身邊,虧得他的警衛班長胡章保奮不顧身撲在他身上掩護了他。早已將生死榮辱置之度外,因而能愈挫愈奮,在滄海橫流中顯示其英雄本色。多少人因饑餓倒下了,再也沒有爬起來;又有多少人死於疾病和疲憊;雪山峰頂稀薄的空氣,使多少英雄氣絕而亡,漫無邊際的草地又使多少人精力耗盡……一般人不敢想象的奇跡,被領導下的紅軍戰士創造了。

作為中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是紅軍當中驕傲的一員,同時也是引導紅軍創造這一人間奇跡的領路人,他的功勳可謂彪炳千秋。是堅定不移的“改造中國和世界”的遠大理想時刻激勵著這位偉人不畏艱險、勇往直前,譜寫出中華民族最偉大的曆史篇章。

)第三節市場解讀

現在擁有核潛艇的國家隻有美、中、俄、英、法五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否擁有戰略性核潛艇在一定程度上成為能否真正躋身大國俱樂部的通行證。中國首艘核潛艇從1968年開工建造到1974年交付海軍使用,僅用了6年時間,這樣快的速度在世界核潛艇發展史上是少見的。沒有明確的目標,就很難戰勝自然災害、經濟困難等天災的幹擾;有了明確的目標,我們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許多當代成功的企業家正是咬定“目標”不放鬆,並且采取科學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一、馬雲:全世界的“阿裏巴巴”

全世界都知道“阿裏巴巴,芝麻開門”,阿裏巴巴意味著什麽?意味著運氣、財富和善良。善良的阿裏喊了芝麻開門,發現財富後是分給大家的。馬雲的阿裏巴巴像它的名字一樣,立誌要“將互聯網作為一個窗口,讓數以千萬計的中國中小公司從這裏出發,與世界對接”,讓更多的人分享互聯網帶來的財富。為了這個目標,馬雲和他的團隊創造了中國互聯網商務眾多第一,是“中國人要做世界上最好的站點”和最獨創的商業模式的理想者和實幹家。在他的領域豐富了全球和中國商人的商業內容和行為,阿裏巴巴通過堅實的每一步,終於成為全球電子商務知名品牌。

成立之初,阿裏巴巴就確立了“建設中國一個商業發展神話故事”的目標,要達到這個目標,馬雲心目中的阿裏巴巴網站必須是全球性的,如果隻做國內就變成沒有買家的賣家。而且阿裏巴巴必須迅速覆蓋全球,否則,對阿裏巴巴來說,失去第一就失去意義。阿裏巴巴要做成中國人的全球性網站。

目標定下了,然而創業艱難。阿裏巴巴的一位元老說:“1999年,中國申請加入WTO失敗的時候,正是我們在杭州湖畔花園創業的時候,消息傳來,對我們的打擊都很大,雖然還沒有看到未來的贏利可能會在哪裏,但是以我們這群人對外貿熟悉的程度和從阿裏巴巴上最活躍的商人群落都是外貿企業來看,這樣的消息無疑不是一個好消息。”

但是馬雲仍然很樂觀,他相信中國入世隻不過是一個時間問題,就像阿裏巴巴的成長也不過是個時間問題一樣。

當時的情況是,中國工廠還未形成氣候,商業模式中所有成功的關鍵因素都集中在海外:像沃爾瑪、家樂福這樣的“超級買家”在西方,互聯網的核心技術和核心企業在西方,互聯網的主流資金也都在西方。

馬雲利用一切可以找到的機會“搞定”外國人。除了推出英文網站外,很長一段時間裏,到歐美名校講學也是馬雲做傳播的重要手段,他認為“沃頓、哈佛的MBA5年後就是大公司的高層,在他們腦子裏播下阿裏巴巴的種子,5年後就發芽長大了”。

馬雲可能是應邀在國外的大學做演講最多的中國企業家之一。多年以後,有些人開始感慨,還是外國人有眼光,能夠在馬雲“貧寒”的時候挖掘出他的價值,提前給了他那麽多的榮譽。但是本質上,這也是馬雲商業策略的一個組成部分。

事實證明,馬雲的分析是正確的,中國是一個大市場,世界需要中國,中國也需要世界。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2002年後,國內傳播的重要性逐步取代了海外傳播的重要性。這一年,馬雲提出了3個“B2C”(BacktoChina、BacktoCoast、BacktoCenter)的概念,因為那時,阿裏巴巴在西方世界的商譽已基本形成。

阿裏巴巴帶領全球生意人跨入了網商時代,傑出的成績使阿裏巴巴受到全球各界人士的關注。WTO首任總幹事薩瑟蘭出任阿裏巴巴顧問,美國商務部、日本經濟產業省、歐洲中小企業聯合會等政府和民間機構均向本地企業推薦阿裏巴巴。阿裏巴巴還多次被相關機構評為全球最受歡迎的B2B網站、中國商務類優秀網站、中國百家優秀網站、中國最佳貿易網,被國內外媒體、矽穀和國外風險投資家譽為與雅虎、亞馬孫、eBay、美國在線比肩的五大互聯網商務流派代表之一。

二、蒙牛:內蒙牛、中國牛、世界牛

“匯聚全球智慧,建設世界乳都”,這是蒙牛乳業在2007年內蒙古首屆國際乳業節的一份宣言。事實上,從“內蒙牛”到“中國牛”,再到“世界牛”,牛根生的設想正在一點點實現。8年時間,蒙牛成了目前全球成長速度最快的乳製品企業,成為液態奶銷量全球第一的乳製品企業。

截止到2008年4月,作為中國出口量最大、出口國家最多的乳品企業,蒙牛乳業已經進軍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等10多個海外市場,並占據了港澳地區常溫液態奶市場的半壁江山。同時,蒙牛以超過市場份額25%的總銷量穩占國內乳製品市場冠軍;並先後成為迪士尼、NBA、星巴克和肯德基等國際頂級品牌的指定乳品供應商。2007年蒙牛主營收入213.18億元,較上年增幅為21.04%。業界人士估算,照此速度,蒙牛“世界牛”的目標將提前實現。

與每個想使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中國企業家一樣,蒙牛的國際化是縈繞在牛根生腦海裏的一個重要問題,蒙牛要做“世界牛”,這是他的目標。把蒙牛打造成一個世界級的百年企業,永葆基業長青,是深藏在牛根生心中的一個追求。

牛根生說,全世界最容易出現乳業冠軍的地方是我們中國,因為我們的“胃”最多,擁有全世界22%的人口。隻要國家富裕的方向、富裕的速度不會變化,最終能成為全世界的消費大國,在全世界人口和消費大國裏,做食品的一般都是按人均算賬,所以我想世界的乳品冠軍一定會在中國誕生,世界的奶業,牛奶也好,奶牛也好,最大的占有量應該在中國,絕對不會在歐美,這一點我是相信的。

隨著中國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國內消費需求的增長,中國乳業迎來了難得的曆史機遇,並進入一個高速增長的時期。根據2007年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目前的年產奶量已經達到3650萬噸,超過俄羅斯和巴基斯坦,成為全球第三大產奶國和最大的新興乳品市場。毫無疑問,中國乳品市場不斷擴大並趨於成熟,正在成為全球最大的乳製品消費市場之一。

牛根生,一頭堅定的老“牛”,帶著他的蒙牛,走出內蒙,走出中國,走在邁向“世界牛”的征程上。

三、惠普:三個“靶子”

1995年,惠普總部在信息總監兼副總裁BobWalker的倡導下嚐試開展知識管理,總部在安永谘詢公司的輔導下,采用IT手段開展了基於網絡論壇的共享觀念和共同推進知識管理的文化建設。主要包括:基於培訓師網上討論庫的產品知識匯總與及時傳播管理;基於專家地圖網絡的專家頭腦隱性知識管理;基於工藝流程技術和管理方法全球網上共享的生產機構管理;以及基於自動化用戶谘詢的交易服務知識管理等。這些知識管理活動效果立竿見影,有力支持了企業的經營發展。

中國惠普在2001年9月成立了知識管理委員會,並設有首席知識官,負責中國惠普知識管理的建設。知識管理目標明確:“一是提高組織智商。二是減少重複勞動。三是避免組織失憶。”其知識管理實踐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最有特色的實踐集中體現在共享知識的文化、學習型組織的建設和人力資源管理上。

惠普的核心價值觀“惠普之道”與知識管理有機融合在一起,倡導“鼓勵知識共享,鼓勵相互學習”,長期開展的實踐活動包括:知識文檔寫下來活動、經驗知識“師帶徒”活動、事務流程“規範化”活動、基礎知識“讀書會”活動、知識貢獻業績評估與激勵,與之相應的管理方式有走動式管理、目標管理、敞開式管理。總之,這些傳統的共享活動、管理方式對挖掘員工隱性知識,促進員工之間隱性知識的傳遞,使顯性知識內化為員工知識貯備,整合文檔等顯性知識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惠普公司的知識管理是一種高度和諧、融洽的管理,其管理對象是知識,管理重點是人才,管理基礎是分權的組織結構。理性的目標,紮實的工作,科學的安排,使目標最終成為現實。

四、馬獅公司:眼睛向下的服裝“專業戶”

英國馬獅公司的前身是建於1884年的一元便利店,專門銷售價格為一個便士的商品。到1915年它已發展成為一家零售連鎖店。今天它已經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百貨公司之一。回顧它的發展曆程會發現,公司總裁將其主要目標確定為社會革命服務,為社會下層人士提供物美價廉的衣物,由此造就了馬獅公司的增長奇跡。

所謂社會革命是和英國當時的社會現實緊密相連的,人的階級屬性從穿著就可以區分。上流社會的人穿著時髦而且精致,而下層人士則衣衫襤褸。馬獅公司決定靠給下層人士提供物美價廉的衣物來突破社會的階級壁壘,拉近社會階層的區分。公司采取了此項戰略決定後,就將全部精力都集中在這個唯一的目標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在營銷領域的目標是:將客戶定位為工人和低級職員,並進一步去了解他們的偏好,好惡以及在服裝方麵的購買力。

在產品設計領域的目標是:開發新的織物和漂染原料,提供有吸引力的廉價服裝。

在人力組織領域的目標是:它們委派女性經理人來管理它們的女性雇員的商店,使員工的士氣十分高昂,女售貨員工作愉快。

在物質和財務資源方麵的目標是:給產品選定合適的品牌,確定商店的地理位置和布局。商品擺放要求有條不紊,幹淨和整潔。

在利潤要求目標上是:公司按照顧客的需要提供價格適中的產品,購買力的增長,自然就會帶動利潤源源而來,進而形成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利潤率。

完善的目標體係,詳細周密的計劃,成為實現總體目標的階梯。

【鏈接參考】

始終如一將“改造中國和世界”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他上下求索革命的真理,精心設計革命行動的每一個細節,在一係列有準備有計劃的努力下終於使自己的理想成為現實,締造了一個世界矚目的新中國。一個企業、一個項目、一件事情要想成功,就必須有明確的目標和一係列實現目標的方法與步驟。目標明確與否,是否有實現目標的具體行動計劃關係到企業的興衰。目標管理的概念是管理專家彼得·德魯克於1954年在《管理實踐》中最先提出的,目標管理提出以後,便在美國迅速流傳,時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經濟由恢複轉向迅速發展的時期,企業急需采用新的方法調動員工積極性以提高競爭能力,目標管理的出現可謂應運而生,遂被廣泛應用,並很快被日本、西歐國家的企業所仿效,它針對一種程序或過程,使組織中的上級和下級一起協商,根據組織的使命確定一定時期內組織的總目標,由此決定上、下級的責任和分目標,並把這些目標作為經營、評估和獎勵每個單位和個人貢獻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