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4)

為國犧牲,激起來人人皆能,冷下去人人皆不能,救國火候最要緊。為國犧牲決心抗日,在戰場上慷慨為之,中人即能。在家屋中從容決定,上人且不易,況中人乎。輕以此許人信人者,未加深思之也。

六月二十三日

已過之日月,不能為集中之功用,反成過錯之事跡,實為人生莫大之憾事。

六月二十四日

為國全在未雨綢繆。但未雨綢繆甚難,皆為一般人所未見,即為一般人所反對,非無上大權者有決心有方法,不易成功。

六月二十五日

不見而知,不聞而知,智者謂之先覺,愚者謂之疑心。

六月二十六日

智者千裏咫尺,愚者咫尺千裏。

六月二十七日

不離開現實方是漸變,漸變不已,才能突變。故唱高調是欺人之談,非成功之道。

六月二十八日

在飛龍在天之位,要存潛龍勿用之心,或魚躍在淵之行。

六月二十九日

弱國如弱女,遇難,非有最後之決心,更無法轉移對方之暴行。

六月三十日

中國人之精神身體與物質落後太多,非有傑出之領導者相繼努力數十年,不易趕上。

七月一日

世界無王道,國際國內事事皆係惡勢力占優勝,如有霸者亦可稍為挽回。

七月二日

節製私人資本,必須發達公共資本,化私為公,成光明社會固人類之幸福,但人心私包公,尤須變為公包私,公共事業方能發達。欲化私為公,必須在一般教育上求根基,在村縣省國上分別求建設,方能有成。

七月三日

欲得善果,須種善因,故處理人事,要在善其因。善因第一要審動念,第二在不循錯。

七月四日

隻有時時存心使所知見於行,是真實的進步。

七月五日

真實的鍛煉是悔過自新,生時是鍛煉時期,為時甚短,故不可一時放鬆,不可一時務外。

七月六日

時時發奮自強就是不息,不息必有成就。

七月七日太原

恨敵驕

已過九一八(日本侵占東三省),今日盧溝橋(日本進攻盧溝橋)。我未現代化,國中任敵驕。

七月八日太原

以逃亡考核軍隊,易出匿而不報之病。

七月九日太原

應當星期日娛樂,以期娛樂中發生力量。現在星期日多係消耗力量之娛樂,國家民族事業力量損失太大,即國家富強文明損失太大。

七月十日

與識見不夠的人處,其事理即是咫尺千裏。故不願與常人說道理,即不欲咫尺千裏,願讀古人書,即欲千裏咫尺也。

七月十一日

中國當負起中道文化之責,守成己成人之道,立己利世,聯合同道之國家,消除侵略主義者,以進世界於大同。

七月十二日

發生之繼續在節製,若無節製,發生則難繼續。故保持發生之繼續,須有適當的節製。

七月十三日

集思廣益與築室道謀是一樣的存心,但善為之是集思廣益,不善為之是築室道謀。

七月十四日

凡部分之利、全體之害者,總結算全體受害,世之抱侵略主義者亦然。短時期內部分之利,總結算時全部之害,自己亦在受害之中。希望世界學者合力打擊之。

七月十五日

有用的身心不可作無益的消耗。

七月十六日

有粘著即不脫利,不脫利即不能自主。

七月十七日

助人如己智難能,嗔人不如己智僨事。

七月十八日

謀國而不能預防災禍,即莫大之咎。一年所得必須留三分之一作災害疾病之預備,生活始能保險。

七月十九日

讀“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之句,深愧不逮。

七月二十日

人不聰明是生成的,與不聰明的人遇事,尤要反求諸己,此理甚明。餘臥病而犯之,反受人勸,真恥也。

七月二十一日

各種動物的性能有千萬等,人的智識亦有千萬等,皆不能強其所不能。

九一八

師旅饑饉需三載,蘇俄計劃成五年。

九一八來更七七,愧我依然弱如前。

七月二十三日

定礎(柯璜)送畫譜,當複一函雲:希望照下書形景代畫一紙,茂林深山之中,清泉灣曲而流,溝溪寬闊之處,向陽有躬耕農廬,四周山坡有牛羊雞免放牧,溝溪中有禾稼園藝,山頂上坐一閑人。

七月二十四日

徒悔過而不能自新,仍是罔然。

七月二十五日

嗜欲到極端處,與生命不並存。但嗜欲喧賓奪主之後,寧犧牲生命,不欲犧牲嗜欲。

七月二十六日

中和中的嚴厲,才是真嚴厲。嚴厲中的中和,才是真中和。

七月二十七日

知非易而改非難,今日不能知昨日之非,今年不能補去年之過,後半輩不能雪前半輩之恥,是無進步的人。

七月二十八日

飛遍地球往下看,為爭生存各自忙。

七月二十九日

難與易

做事知難行若易,做人知易行卻難。

毋論做人與做事,尋著難處易其難。

七月三十日

不知說了多少廢話,想了多少廢思,做了多少廢事。何為不廢,話說的當,思想的中,事做的對。

七月三十一日

輕與則傷惠,輕怒則損威。

八月一日

決複電飛京

病體未痊國難來,輕身為國理當該。

扶病南行參國計,但求此去不空回。

八月二日六時乘機飛京

飛京途中

扶病再飛京,願不虛此行。

愧我無特識,何堪策太平。

八月三日南京

提倡工廠

一宅一工廠,工廠比宅強。

今後要提倡,少宅多工廠。

八月四日南京

當國誤國

國家事太大,誤下補救難。

卅年當國者,罪尤實難寬。

八月五日南京

會議席上

財政解決易,人事調整難。

多少欲言事,停留在舌端。

八月六日南京

我驕奢淫逸,消耗數十年。日本則勵精圖治,積蓄數十年。我不得已而抗戰,何能說有無把握。

八月七日南京

作戰為手段,統製為目的,今欲打破敵人統製之目的,必須改作戰方式變武力戰為政略戰。

八月八日十二時離南京,十六時飛抵太原

決計易,定策難。

八月九日太原

未雨綢繆

謀國允宜未雨綢,臨渴掘井效何收。

欲圖抗戰改政略,民族革命勝可求。

八月十日

勿畏難

年來忍痛複吞酸,國難何容學掛冠。

千言萬言說不盡,多少心事留舌端。

八月十一日

《詩》雲:“徹彼桑土,綢繆牖戶。今女下民,或敢侮予。”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國家,誰敢侮之。”九一八後曾書此掛食堂以自警。謀國未雨綢繆,如饑需食,寒需衣,為唯一有效之方,舍此亦別無他法。

八月十二日

自身的饑餓,不能靠別人吃飯替我解決。國家的危亡,不能靠他國自強替我解救。

八月十三日

剜肉補瘡

敵人專意取華北,我則一心保江南。

急其所緩緩其急,何異補瘡把肉剜。

八月十四日

認識了需要可以謀國,把握住現實可以為政。

八月十五日

百年大計

非常時需非常策,非常策需非常人。

百年大計前未定,更須今人大經綸。

八月十六日

使國家退步的國識,是使國家進步最大的阻力。

八月十七日

強國用力,大國用眾,吾國今日對敵方策在用眾。

八月十八日

事前的精密考慮與臨時的倉惶失措,有天淵之別。

八月十九日

不知弱,不恥弱,不會自強。不知辱,不恥辱,不會自重。知弱恥弱是自強的動力,知落後恥落後是趕人的動力。

八月二十日

日不暇給的自新,仍恐死時還是汙舊很多。

八月二十一日

強國以武力為後盾,弱國以決心為後盾。

八月二十二日

寡過為日不足入上進之途,為善為日不足得人生之路。

八月二十三日

謀國須未雨綢繆,有百年大計,依之產生數十年國策,根據國策定若幹年計劃,然後專責成,嚴考核,實功過,當賞罰,國必強。反之必弱。

八月二十四日

獻戰略

三路攻燕計非奇,電達中樞得複宜。

平漢津浦取守勢,致敵傾兵攻平綏。

八月二十五日

政略移戰略

攻當三路齊向燕,守則二區撤雁綏。

攻守兩皆失依據,政略常將戰略移。

用攻略牽掣戰略為作戰之大不利,因政略在保土,戰略在戰勝。

八月二十六日

女子非不怕窮不怕死,不能堅絕拒人戲,當國者亦然。拖泥帶水自誤誤國,均由有所怕而來。

事初無決心易上人當,上當後,誤國誤人誤自己。

八月二十七日

守南口

中樞決策守南口,張垣當局不同情。

原謀不戰全斯土,致使張垣等空城。

八月二十八日二十一時離太原,翌日五時到太和嶺口

移防嶺口督戰

張垣失守雁綏危,無何嶺口把防移。

兵不主動難為策,千裏布防更欠宜。

八月三十日太和嶺口

事前求幸免者,臨時難有決心。事前說強話者,多有幸免之心。

八月三十一日太和嶺口

奇計奇人才能用,向常人獻奇計,非特難以接受,且遭嘲疑。

九月一日太和嶺口

謀國要憂深思遠,施政要知易行簡。

九月二日太和嶺口

多少中始能完全一器,多少對始能完成一事。

九月三日太和嶺口

必須能知人之長,始能補人之短。

九月四日太和嶺口

做無結果的事,終落個無結果。謀始不可不圖終,國事甚大,尤當審慎。

九月五日太和嶺口

陷入出不易,且每愈陷愈深。險的事當有自主力以處之。

九月六日太和嶺口

與多數共事,須合上常人的是非。

九月七日太和嶺口

端不可開,嗜好要在開端處費力擺脫。中不可斷,功業當到中途時努力繼續。

九月八日太和嶺口

未雨綢繆

未雨綢繆忌諱多,禍已臨頭阻礙多。

臨渴掘井費力多,晉省人民受害多。

雲能遮日月,不能損日月。政敵能鼓惑是非,不能變更是非。

九月九日太和嶺口

遺呈

竊以此次對日抗戰,必須走上民族革命途徑,使此次戰爭成為民族革命戰爭,方能搏得最後之勝利。所謂民族革命戰爭者,在使敵人雖以武力戰勝之後,但亦不能以開科取士之舊方式,一紙告示遂爾統製我國家。欲達到此目的,必須集合全國愛國誌士,喚起民眾,組織民眾,訓練民眾,武裝民眾,使全體民眾有明確的認識,堅決的決心,一致的行動,保有經續作戰的能力,最後勝利始能有把握。日本今日本身之武力不足以統製中國,我果能走上民族革命之途徑,在軍事上無論如何失敗,但持至最後國家亦能存在。否則單憑武力成為弱國對強國之戰爭,軍事一旦失敗,民眾勢將沙散,敵人傳檄而定,我即無以立國矣。

謹呈

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執行委員會

九月十日太和嶺口

責人所不能,連能亦不為。

九月十一日太和嶺口

管住自己是大勇,了解自己是大智。

九月十二日太和嶺口

棄雁綏工事

(一)

國防大計定當先,臨時決策事難全。

工事費款千餘萬,放棄全由南口牽。

(二)

南口之役失權衡,準備毫無守何成。

八師精兵損半數,致使雁綏枉經營。

大同撤兵

大同撤兵製機先,敵入雁門師難全。

勾注陣線五百裏,處處薄弱敢辭愆。

九月十三日太和嶺口

觀人處己均當努力於事前。

九月十四日太和嶺口